田明建94國慶槍殺32人 究竟是什麼原因

  田明建94國慶槍殺32人,究竟是什麼原因?1982年1月,天安門廣場曾發生一起駕車衝撞事件,致使5人死亡、19人受傷。

  慘案:廣場留下100多米血路

  1982年1月10日,星期日,天安門廣場上照相的人很多。11時,北京市出租汽車公司一廠動物園車隊23歲的女司機姚錦雲,駕駛一輛華沙牌出租車闖入天安門廣場。繞廣場一週後,她加大油門,從國旗杆西側照相攤位密集的遊人中穿過,衝向金水橋的中橋。在接連的碰撞聲與驚恐的尖叫聲中,汽車爆發出“咔嚓”一聲巨響,卡在金水橋的漢白玉橋欄上。“轎車在人民英雄紀念碑至金水橋之間,留下100多米的血路。”2003年發表在《人民公安》上的一篇文章寫道,“拼命追趕轎車的兩名交警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車前,車內的司機正用頭狠命地碰撞方向盤和車窗玻璃。”

  面部受輕傷的姚錦雲,被交警送往醫院。有5人因她的行為而慘別人世,19人受傷。很快公佈的事故原因,並沒有當時外國媒體所猜測的那樣複雜。這起最初在報紙上以“反革命”面目出現的事件,僅源於一次罰款後的溝通不暢——4天前,姚錦雲因未完成車隊調度任務被罰30。6元,相當於當時一個月生活費。

  探因:到天安門自殺製造影響

  據公開材料,1981年12月,姚錦雲只完成15次調度任務,距公司規定的52次差距甚大。車隊領導強調,如果姚錦雲下月能完成或基本完成調度任務,罰款可以不扣。

  姚錦雲對這個處理結果非常不滿,她的委屈在於:“今年1月份才定的新規定,為什麼要反過頭扣上月的?你們是存心整我,欺負我!”1月8日早上,隊長靳景義、副隊長孫堂一同找她談話,姚錦雲動怒,靳、孫二人當即決定暫不讓她出車。她在事後的口供中透露:“本來急於挽回損失,爭取下月不被扣工資,得知領導不讓出車後很生氣。”1月8日下午,車隊宣佈姚錦雲正式停班,此後的領導談話仍未能化解矛盾。

  10日,姚錦雲來到車隊要求出車,孫堂對她説:“等隊長回來再談,你帶着思想情緒開車不利於安全。”她雙手揪住孫堂的衣服前襟,被旁人拉開。10點多,一名司機駕駛華沙牌轎車回隊,把車鑰匙放在辦公室桌子上,姚錦雲抄起鑰匙就把車開走了。姚錦雲被捕後交代,她原本想到公司告狀,在想到當日是星期天不上班後,“沒地方説理去,乾脆不活了,到天安門廣場金水橋撞橋自殺算了!撞不死,掉到金水河裏也會淹死,而且可以製造影響,讓領導重視我的問題,追究車隊領導責任,我死了他們也好受不了!”

  結局:姚錦雲被執行死刑

  1982年1月30日,姚錦雲被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2月19日,她被執行死刑。此時,距案發40天,距她24歲生日僅3天。姚錦雲1958年出生於一個教師家庭,父親曾是馮玉祥的秘書,後到北京鐵路二中教書,母親是西直門第一小學的數學教師。

  “文革”期間,姚家經歷過多次抄家,姚錦雲同父異母的姐姐和嫂子分別自殺。姚錦雲11歲時,父母被送到鄉下,房子被沒收,她和哥哥另搬他處。父母回城後,不足8平方米的小屋裏擠了一家4口人。1977年,姚錦雲到順義縣趙全營公社紅銅營大隊下鄉插隊。1979年底,姚錦雲被調回北京,據説是姚父動用了關係,才使她可以提前回城。

  老鄰居周榮彥回憶,姚錦雲被捕後,姚家並沒有表現出異常,“一直很平靜”。當時周在煤廠上班,廠子裏讓他在家歇班幾天,“看着姚家,看都有什麼人來”。事後,周得知這是當時公安局的安排,“出這樣的事,政府很緊張,國外都盯着,剛開始以為是什麼政治事件”。周榮彥還記得,當時報紙上刊登的消息,將這一事件定性為“反革命行為”,“後來大概是姚錦雲父親動用了在司法系統的關係,第二次見報的時候抹去了反革命的字眼”。

  姚錦雲被槍決後沒多久,有人注意到廣場上豎起很多柵欄和隔離墩,“以前的廣場是沒有遮攔的,道路和廣場連成一片”。

  田明建:瘋狂槍殺32人

  事情發生在1994年9月。田明建是駐守通縣的北京衞戍區三師十二團中尉副連長,因往日工作中的矛盾,由對上級領導產生不滿情緒,發展到建國45週年國慶前屠殺戰友,到天安門廣場製造影響的地步。那天早上6時40分,趁部隊出操訓練的機會,他手持事先準備好的81式衝鋒槍,打死了包括團政委等領導在內的23名官兵後,一路殺往市中心,在建國門立交橋至雅寶路之間遇到警察阻擊,又打死9名過往行人。

  當時殺手田明建的目的地是天安門廣場,由於警方拼死阻擋,最後他被擊斃在雅寶路的一塊空地上。“田明建事件”後,北京衞戍區司令員(兼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何道泉中將遭到降職處理,北京衞戍區政委張寶康少將被撤職,兩個副司令員也遭免職。

  回顧1982:姚錦雲製造的天安門廣場血案來 自 西 陸 軍 事 http://www.niubb.net

  天安門廣場,中國人民心目中感情上的至尊之地,近代以來曾發生過無數次關係中國乃至世界政治以及牽動中華民族情感的事件,或震撼,或悲壯,都載入了民族史冊。

  也許正因為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地位,一些想製造影響的人,也把鬧事地點選擇到這裏。20多年前,23歲的北京出租車司機姚錦雲,因為與單位領導的矛盾一時沒得以解決,駕車闖入天安門廣場,在如織的人羣裏軋出一條血路,最後衝向天安門城樓下的金水橋,5人被當場撞死,19人被撞傷。當天,境外媒體就披露了這一新聞。這一罕見的慘案也引起了國內的大討論,人們開始深思,改革開放這場社會變革給人們思想上帶來的巨大沖擊不容忽視。

  姚錦雲達到了製造影響的個人目的,同時,她的車輪也嚴重踐踏了中國法律,她生命之弦也必然戛然斷裂在這一事件上。1982年l月30日,姚錦雲被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

  1982年馮玉祥秘書之女駕車闖天安門 致5死19傷

  因為這起轟動一時的特大案件,姚錦雲的名字被列入了史冊。當然,她只能被列入中國北京的治安簿冊。

  1982年1月10日,是個星期天,因此,天安門廣場的遊人比平時多。一月份是北京市最冷的季節,而徜徉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們,心裏卻很温暖。他們來自全國各地,許多人都是懷着朝聖般的心情、帶着圓夢的情感,第一次來到嚮往已久的這裏,飽覽天安門城樓的雄姿,領略這世界第一大廣場的風采,並紛紛將自己和城樓、廣場攝入照相機。

  突然,人們聽見有人急促地大聲呼叫,接着就見一輛米黃色的華沙牌小轎車像脱繮的野馬:從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西側衝出,向天安門城樓急駛而去。天安門城樓前密集着遊人。

  因為絕大多數遊人都是面朝天安門城樓,所以,對從身後而來的小轎車毫無察覺,即便有遊人發現了小轎車,但因車速太快而躲閃不及。小轎車駛過之處,有的遊人被碾入車底,有的被騰空撞出,更多的是被刮、蹭倒地,也有的被汽車帶來的強風推倒。

  人們驚魂未定時,“咔碴”一聲響,金水橋的一段漢白玉欄杆被撞斷,那輛米黃色的華沙牌小轎車才停住。

  小轎車在人民英雄紀念碑至金水橋之間,留下的是一條100多米的血路。這條無情血路帶來的冰冷,遠遠超過了氣候的寒冷。

  在後拼命追趕小轎車的兩名北京交警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小轎車前。車內的女司機正用頭狠命地碰撞方向盤和車窗玻璃,民警拽開車門,把她拉了下來,攔截了一輛公共汽車,把姚錦雲以及受傷羣眾先後送往醫院搶救。

  1982年馮玉祥秘書之女駕車闖天安門 致5死19傷

  從醫院被押到市公安局刑偵處的女司機,情緒很激動。臉上充滿着執拗、憤懣和仇恨。她是北京市某出租汽車公司動物園車隊的司機,23歲,名叫姚錦雲。

  當姚錦雲一口氣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後,參加審訊的民警們很難表達內心的感受。這個年輕的姑娘,竟然因為工作中與領導產生了摩擦而製造了這起影響巨大,後果嚴重的慘案。

  矛盾由扣獎金而產生,因未得到化解而升級

  由於案情簡單,姚錦雲很快被從刑偵處轉到了預審部門。審訊工作進行得很細緻紮實,每日不間斷審訊,一連持續了一個星期,最後,將事件的前因後果徹底查清。

  應該説,姚錦雲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日子。20世紀80年代,中國內地實行的開放政策,衝擊着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經濟思想的復甦,商品社會的萌芽等,使人們原來被壓抑的慾望越來越表面化了,那些年流行着的一句話“向錢看”,就充分表露了一些人對物質、金錢等私利的直裸態度。在那樣一場社會大變革中,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但卻缺乏普遍的人文關懷,忽視了人文精神。姚錦雲與單位領導產生矛盾,以及矛盾升級為事端,就是以此為社會背景的。

  1982年1月6日下午,姚錦雲所在的北京市某出租汽車公司動物園車隊召開全體職工大會,車隊隊長總結了l981年全年工作後,通報了這年12月份的獎勵情況。其中着重通報了了姚錦雲l2月份未完成調度派車任務的情況。

  開全體職工大會前,車隊幹部和羣眾召開座談會,會後形成了一個規定:每月超出車隊調度派車次數8次的,增加獎金3元;沒完成調度次數的,每差2次扣 l.30元,從獎金和出車公里費津貼中扣除,如出車公里費津貼不足扣除的,另外討論辦法。此辦法從1982年2月份開始實施。

  圖為案發當天姚錦雲給副隊長寫的字條

  雖然這個辦法剛制定,並從l982年2月份開始實施,令人不解的是,卻要回過頭去扣罰姚錦雲以前的未完成任務款。

  照這個規定套,姚錦雲l981年12月份應完成車隊調度派車52次,實際只完成l5次,差了37次,應扣除姚錦雲未完成任務款30.60元。姚錦雲l2月應得超產獎和出車公里費津貼7.40元,這些扣下頂未完成任務款還欠23.20元。為此隊裏決定:對應扣姚鎬雲所欠的23.20元未完成任務款,可以採用三種辦法處理:第一,如果姚錦雲本月完成了調度次數,就不再扣除了;第二,如果本月差四五次沒完成調度任務,但沒超出正常出車範圍,也不再扣除;第三,如果本月因業務清淡,差七八次沒完成調度任務,也可以不再扣除。但是如果姚錦雲本月與上月情況一樣,完成調派任務次數太少,那麼就從她的工資中每月扣5元,直至扣足她欠下的23.20元。

  姚錦雲對這個處理結果非常不滿,她是個烈性姑娘,當即拉住隊長要求談話,車隊兩名隊長向她解釋:這個處理意見是隊裏集體決定的。姚錦雲哪裏聽得進去,見隊長不想與她談話,情緒更大了。

  第二天,姚錦雲正坐在汽車裏生悶氣;車隊的副隊長拉開車門上來,與她談了一個多小時,無法説服姚錦雲。她覺得自己委屈,一邊質問副隊長,一邊哭:“上月初沒有提出完不成調度扣獎金,現在為什麼提出來?這不合理!今年l月份才定的新規定,為什麼要反過頭去扣上個月的?你們是成心整我,欺負我!”

  第三天一早,姚錦雲剛要出車,隊長、副隊長兩人一同來找她。隊長説:“隊裏已經找你談了,你思想包袱總放不下。”姚錦雲説話毫不客氣:“什麼包袱?我提了意見就是包袱?你們扣獎金為什麼不事先規定?”

  隊長見她又動怒,當即與副隊長商量,姚錦雲這種心情出車,存在不安全因素,還是暫時不讓她出車,在隊裏寫年終總結為好。

  姚錦雲依然毫不客氣:“不讓我出車可以,這個月的任務量給我減不減?”隊長説:“不減,這是公司的規定,誰都一樣!”

  姚錦雲一聽,既不讓她出車,指標數還不減,怒了,大聲嚷起來:“你們講不講理?!”隊長也沉不住氣了:“我不講理!你告我去吧!”

  車隊設立獎懲制度,是順應改革潮流的新舉措,車隊按照規定要求姚錦雲,最終目的是使姚錦雲能端正工作態度,杜絕今後再不完成調度任務情況的再發生。並且,懲處完全是“以觀後效”式的,如果她本月任務完成得好,就能免於懲處。姚錦雲在口供中説:“因為急於搶回經濟損失,爭取不被扣工資,所以她對車隊隊長不讓她出車很生氣。”

  一方急於出車,不出車就無法搶回損失,一方怕她情緒不好出事故而不讓出車。舊矛盾沒解決,又出現了新僵化。

  姚錦雲的臉漲得通紅,把自己紅色的羽絨服衣領一拽:“你們他媽的不講理,算什麼領導,我跟你豁了!”説着,她順手抄起一根火通條,要打隊長,在場的副隊長以及聽見爭吵圍過來的同事把姚錦雲抱住,奪下了火通條。阻攔中,副隊長對姚錦雲喊:“你要冷靜,要考慮後果!”姚錦雲也不管不顧地喊:“頂多不就是進監獄嗎?!”

  人們越是攔着勸着,姚錦雲的火越旺盛,在票務室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猛然又抄起一把火鈎子,衝進隊長辦公室,被人拉住了。

  隊長、副隊長立即把這事向公司作了彙報。公司領導説:“沒完成任務扣獎金是對的,打隊長是錯的。從今天起,停止姚錦雲的班,有意見找我!”

  下午兩點,車隊副隊長向姚錦雲宣佈了停止她出車的決定,並且告訴她,好好考慮認識自己的問題,每天照常到隊裏上班,如無故不到單位,就按曠工對待。

  第四天下午,車隊4名領導同志共同找姚錦雲談話。姚錦雲依然堅持説:“扣我獎金、工資就是不合理!”她還質問四位領導:“為什麼不讓我開車?”’領導解釋説:“因為你思想包袱沒放下,不出車對你有好處。”

  “別説了!你們這是以權壓人,用停班壓我?由於連日來爭吵激烈,加上性格暴躁,姚錦雲的聲音沙啞了。車隊領導見依舊無法説服姚錦雲,只得先讓她再冷靜些。

  失去理智的姚錦雲握緊方向盤,把油門踩到最大,閉上眼睛朝金水橋衝去。

  第五天,也就是1月10日上午,車隊領導中,只有一個副隊長在隊裏值班。姚錦雲不到8點就來到了隊裏。連着幾個晚上她都因為想不通而無法入睡,今天早晨,她的嗓子啞得説不出話來了。

  在票務室裏呆坐了一個小時後,姚錦雲知道自己的嗓子説不出來話,就撕了半張紙,在上面寫道:“請問我有哪些不安全因素?為什麼不讓我出車?”給副隊長送了過去。

  副隊長看了字條後,對她説:“別急,要冷靜,冷靜,等其他隊領導回來就找你談。”

  過了一會兒,她又給副隊長寫了一張字條:“你不讓我出車,既不能完成任務,也不能為人民服務。”

  副隊長看後回答她:“你再呆會兒。”

  “你老説呆會兒、呆會兒,呆到什麼時候?!呆一分鐘都是錢,我冷靜不了!”

  姚錦雲終於忍不住了,用嘶啞的嗓子吼叫者,眼淚也止不住流下來。副隊長無可奈何,只好默不作聲。見副隊長不理她,姚錦雲的氣更大了,上前抓住副隊長的大衣領:“你們談不談,到底解決不解決我的問題?!”

  “等隊長他們回來就跟你談。你別鬧,打起來就沒意思了,現在大家都挺忙的。”副隊長忍耐着,依然不允許她出車。

  “忙我才要出車,這麼多人要車,為什麼不讓我出車?我要出車!”

  有同事過來把她拉到辦公室休息。火冒三丈的她哪裏坐得住?正好隔窗看見一位同事開着一輛米黃色華沙小轎車回來,司機把車鑰匙放在辦公室的桌子上。姚錦雲抄起車鑰匙,三步兩步跑出辦公室,鑽進車,發動後就開出了車隊院子。

  副隊長見狀急忙追出院子,姚錦雲駕着車一溜煙開遠了。

  起初,姚錦雲的本意是去公司告自己車隊領導的狀。她離開車隊,經動物園、北京展覽館、車公莊十字路口、百萬莊東口、北禮士路,上了二環路,從阜成門立交橋到復興門立交橋,上了長安街。快駛到西單時,姚錦雲忽然想起,今天是星期天,公司領導們都休息不上班。她正遲疑,西單路口的紅燈亮了。

  據姚錦雲被捕後交代,此時的她,對領導能否解決她的問題已經不抱多大希望了:“找頭兒説不了理,沒地方説理去,乾脆不活了。”絕望的她嘴唇一咬:“公司領導也不會替自己説話,回隊裏也沒自己的好,乾脆,到天安門廣場金水橋撞橋自殺算了!”

  她為什麼要選擇駕車撞金水橋自殺?她的口供材料上有這樣一段話:

  “我想,撞不死,掉在金水河裏也會淹死”而且可以製造影響,讓領導重視我的問題,追究車隊領導的責任,我死了他們也好受不了。”

  這個被怒火衝昏了頭的姚錦雲在實施她的計劃前,心裏只有自己的利益,根本沒想過他人的生死。

  自殺是需要勇氣的。姚錦雲心裏生了自殺的念頭後,求生的本能卻使她的車速慢了下來。她在天安門廣場外圍繞了一大圈後,從勞動人民文化宮門前突然將車頭由東調往西,駛上了天安門城樓前的便道。她有心從便道東側衝撞金水橋,但車速怎麼也快不起來。猶豫中,交通民警楊純謙發現了她的車嚴重違章,騎着自行車在後追趕,還不停地打手勢要她停下來。

  心中藏着一個罪惡的計劃,姚錦雲鋌而走險了。她提高車速,駛過金水橋畔,左轉橫穿長安街,從天安門廣場西北角駛向人民大會堂東門,隨即向東猛拐,直奔人民英雄紀念碑而去。

  在交警楊純謙發現並追趕姚錦雲時,正在天安門廣場西北角工作的另一名交警劉衞也察覺了險情,姚錦雲的車在他眼前飛駛而過時,他當即攔住一輛出租車,試圖追堵攔截姚錦雲的車。

  姚錦雲的車像匹野馬,直刺人民英雄紀念碑,眼看要撞上紀念碑台階時,她猛踩剎車,車子來了一個90度直角轉彎,車頭對準了天安門城樓下的金水橋。

  虎視眈眈的姚錦雲,握緊方向盤,閉上眼睛,把油門踩到最大,朝金水橋衝去。此時,廣場旁的另一名交警亢雅立出了一身冷汗,他明白姚錦雲的車要做什麼了,他能做的就是拼盡全力追趕和向姚錦雲車頭前面的人羣大喊:“閃開!快閃開!快閃……”

  亢雅立的呼喊聲立即被姚錦雲汽車的轟雞聲淹沒。姚錦雲的耳旁除了淒厲的風聲,就是“嘭!”“嘭!”“嘩啦”,以及人們驚恐的尖叫聲。

  車從國旗杆西側照相攤位密集的遊人中穿過,相繼一陣風一樣倒下去了21個人。這時,姚錦雲睜開了眼,接着又閉上,小轎車沿着中軸線筆直地衝向金水橋的中橋。在到達金水橋前,她的車後又倒下了3個人。

  隨着“咔嚓!”一聲,車頭猛烈地撞在了金水橋的中橋西側的漢白玉欄杆上,兩段橋欄杆被撞斷,小轎車被撞毀。

  從法庭回來,姚錦雲最後一次看見熟悉的街道和景物,兩行淚撲簌簌滾落下來。

  姚錦雲只是面部輕傷,沒有危險,但被她的車撞倒的24人中,有5人搶救無效死亡,l9人受傷,其中重傷ll人。死傷的人中絕大部分都很年輕,有軍人、幹部、工人、技術員、農民,還有剛畢業的大學生。

  姚錦雲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預審民警問她:“你撞死撞傷了那麼多羣眾,他們與你毫不相干,你為什麼要撞他們?”

  姚錦雲愣了一會兒:“我沒想撞羣眾……當時我只想到自己要死,沒有想到羣眾,完全喪失了理智……”

  姚錦雲喪失的豈止只是理智?!還有人性!震怒之下的她,手裏把持的是一輛殺人機器——她緊踩油門,緊閉雙眼,她是在恣意使用手中的殺人機器,她的車不是飛馳在麥田裏,而是人羣中!

  每一個無端殞命於姚錦雲之手的人,都令人扼腕,那些活生生的人白白地死在了她的車輪下。在內蒙古科右中旗服役已經3年的陳文昌,是個英俊的小夥子,他與6 名戰友由內蒙古回廣西家鄉探親途中,利用列車在京中轉的機會,一路小跑着和戰友來到天安門廣場,準備照張相留作紀念。一羣年輕的軍人都是第一次來北京,7 名戰士排列好,快門尚未按下,姚錦雲的車就衝了過來,陳文昌被撞得飛到空中,落地後即死去,其餘4名戰士也被撞傷,其中22歲的農德海在醫院搶救10天后,也死去。25歲的張亞麗是新疆石河子墾區的女技術員,剛剛從山東曲阜師範學院進修結業,返疆中途在京逗留,與未婚夫一起,懷着幸福的心情來到天安門廣場,想以天安門城樓為背景,合張影作為結婚紀念照。一聲慘叫,張亞麗倒在車輪下,還未開始的幸福生活,瞬間被車輪碾碎。另外兩名死難者,一名是北京衞戍區年僅l9歲的小戰士,另一名是北京百貨公司的老職工。他們或懷着對天安門的崇高敬意,或想把自己的美好愛情留在廣場,或悠然地徜徉在熟悉的地方,想不到頃刻間就被一個狹隘、罪惡的念頭毀掉了。

  得知這麼多人死傷,姚錦雲喃喃地對預審員説:“沒想到我對人民犯了這樣大的罪,欠下了5條人命。由於我一時衝動,給死者和他們的家屬帶來一生的不幸,我對不起死者和他們的家屬,如果我有10條生命都該賠償……”

  慘案很快見諸北京及各地報刊,在社會上掀起了不小波瀾,北京的街頭巷尾都在談論這個話題,人們不僅對這一惡性事件表示震驚和憤慨,更重要的是,人們想探究這一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一些社會學家對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在改革大潮中,企業不能光抓業務而忽視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獎金和罰款制度只是一個手段,不能顧此失彼。專家呼籲,要抑制“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毀壞道德和社會風氣的苗頭。

  在姚錦雲的名字婦孺皆知的時候,囚室裏的姚錦雲似乎也恢復了娌智。安靜的囚室,是她檢點自己靈魂的最好處所。

  1月30日下午2點,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姚錦雲危害公共安全一案。在被押往法庭的路上,囚車經過陶然亭公園門口,姚錦雲見有人揹着冰鞋出入,不禁黯然神傷。這裏是她經常來的地方,幾天前她還來公園裏滑過冰,每到冬天,她都揹着冰鞋上班,下了班就直接來這裏滑冰。有時貪玩,滑累了,第二天起不來牀,上班遲到還受過單位領導批評。過去自由自在的日子多美好,多珍貴啊!

  法庭上的姚錦雲一直很安靜。從被捕到被審判,她一直穿着那件作案時穿的紅色的羽絨服,在紅衣服的反襯下;她的臉更蒼白。依據《刑法》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及第五十三條第一款,法庭以駕車撞人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死亡罪,判處姚錦雲死刑。

  囚車按原路線駛回看守所。姚錦雲又一次看見熟悉的街道和景物。想到自己可能是最後一次看見這些了,她閉上了眼睛,兩行淚撲簌簌滾落下來。

  一進監號,姚錦雲再也忍不住放聲哭起來:“感謝政府……讓我在這裏過了春節。我對不起黨培養教育我多年,對不起父母對我的希望……我認罪服法”

  那一夜,姚錦雲是靠回憶度過的。算起來,自己才活了23年,工作時間也只有3年,難道一切就此了結了嗎?

  姚錦雲是在一個缺少約束的家庭環境里長大的,父母都是教師,她是父親61歲時才來到這個家庭的,從小聰明又活潑,全家人對她如何寵愛和嬌慣自不必説。所以,少年時的她就養成了固執、暴躁、剛愎自用、受不得一點委屈的性格。其實,父母是很希望女兒能成為淑女型的乖女孩兒的,這從父親給她取的名字上就能看出來,父親希望女兒擁有女孩的美好品性和似錦的年華。姚錦雲走到了生命的終極時,才悟出父母的心願,可惜為時已晚了。

  長大參加工作以後,姚錦雲的脾氣稟性並無收斂。下班回家,見飯還沒做熟,嘴裏嘟嘟囔嚷地不高興;遇到不開心的事,抓起家裏的東西就摔,有一次甚至把家裏的燈繩拽斷了。哥哥從小就疼愛她,但是有一次,她發現給父母買的點心被哥哥吃了一些,竟然舉起點心盒摔在地上,驚得一家人不敢説話。

  2月l3日,姚錦雲的哥哥到看守所探望妹妹。平日裏,雖然這個妹妹沒少惹家裏人生氣,但是畢竟血脈相連,哥哥不能不仁至義盡。望着哥哥憔悴的臉,她淚如雨下,無言以對。

  姚錦雲的同事們也來看望她,她泣不成聲地説:“今後你們要正確對待生活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問題,努力地去工作……我就要離開你們了,你們活在世上的人替我贖罪吧!”

  中級人民法院的裁決後,姚錦雲表示不上訴。她知道死期將近了,但似乎心裏還有話沒説完,於是她抓緊時間寫了一份長長的遺書,交給管教:

  “在生死離別之時,我願把心裏話及內心的感情向您傾吐,希望您能在百忙中到醫院代我問候那些受傷的羣眾及死難者的家屬,轉告他們,我以最沉痛的心情悼念死去的無辜羣眾,祝願受傷的人們早日恢復健康……回想起自己以前沒有很好地珍惜時光,為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多做些事情而感到難過。現在想做也來不及了。此刻,我開始留戀以往美好自由的生活……我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我開始悔恨了……希望轉告人們,特別是青年人,接受我這一血的教訓吧……我就要向生活告別了,雖然我今年還不滿24歲,剛剛走入社會就將被社會無情地淘汰了,我的心情痛苦到了極點。想想以往工作帶來的愉快,家庭的温暖、友誼、幸福……自由美好的生活;那溜冰場、電影院、音樂……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我為自己走上這條犯罪的道路而痛苦地流了許多淚,現在説什麼也晚了,我希望我們的國家不再出現第二個姚錦雲……”

  在寫遺書的那幾天裏,姚錦雲不停地哭。

  行刑的那一天,她的眼睛又紅又腫,以至於記者藉助十幾個鎂光燈,也沒能捕捉到她眼中一絲光亮。(原載:《1960~1990要案揭秘》,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

  回顧1982年天安門廣場撞人事件:女司機撞死5人

  這起最初在報紙上以“反革命”面目出現的事件,僅源於一次罰款後的溝通不暢——4天前,姚錦雲因未完成車隊調度任務被罰30.6元,相當於當時一個月生活費。25年後,記者追訪發現,除思想工作疏忽,這起悲劇跟姚錦雲本人的性格有千絲萬縷的關聯。

  那個悲劇的中午

  25年後,在新疆建設兵團某部負責宣傳工作的文景(化名)被問及當天情景,仍不願多回憶,只説“太嚇人了”。當天上午,他與未婚妻張亞麗到天安門廣場,為即將到來的婚禮拍照留念。11點左右,姚錦雲駕車衝來時,因躲閃不及,張亞麗當場死亡,文景受傷。

  那天是星期日,廣場上照相的人很多。車從國旗杆西側照相攤位密集的遊人中穿過,衝向金水橋的中橋。“轎車在人民英雄紀念碑至金水橋之間,留下100多米的 血路。”2003年發表在《人民公安》上的一篇文章寫道,“拼命追趕轎車的兩名交警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車前,車內的司機正用頭狠命地碰撞方向盤和車窗玻 璃。”面部受輕傷的姚錦雲當時被很快趕來的交警送往醫院。

  除了26歲的即將做新娘的張亞麗,同一天離去的,還有18歲的北京衞戍區某部戰士張德明、北京百貨公司老工人魏澤華、準備回廣西探親的內蒙古士兵陳文昌。 10天后,當時與陳文昌一起在天安門城樓前合影的戰友、22歲的農德海也因搶救無效身亡。慌亂中,傷者19人,分別來自內蒙古、遼寧、西藏、河北、黑龍 江、江蘇等地。

  很快公佈的事故原因並沒有當時外國媒體所猜測的那樣複雜。據公開的材料,1981年12月,姚錦雲只完成15次調度任務,距公司規定的52次差距甚大,她 也是動物園車隊66名司機中未完成次數最多的。1月6日下午,車隊隊長靳景義在職工大會上對此進行通報,那次大會上新頒佈的獎懲辦法規定:每少完成一次調 度次數,扣0.8元,少完成兩次扣1.7元。據此,12月份應扣除姚錦雲出車公里費津貼7.4元之後還欠23.2元。車隊領導強調,如果姚錦雲下月能完成 或基本完成調度任務,可以不扣。

  姚錦雲對這個處理結果非常不滿,她的委屈在於:“今年1月份才定的新規定,為什麼要反過頭扣上月的?你們是存心整我,欺負我!”1月8日早上,隊長靳景 義、副隊長孫堂一同找她談話,姚錦雲動怒,靳、孫二人當即決定暫不讓她出車。她在事後的口供中透露:“為了急於挽回損失,爭取下月不被扣工資,當時得知領 導不讓出車時很生氣。”

  1月8日下午,車隊宣佈姚錦雲正式停班,此後的領導談話仍未能化解矛盾。10日,姚錦雲來到車隊要求出車,值班副隊長孫堂對她説:“等隊長回來再談,你帶 着思想情緒開車不利於安全。”她雙手揪住孫堂的衣服前襟,被旁人拉開。10點多,一名司機駕駛華沙牌轎車回隊,把車鑰匙放在辦公室桌子上,姚錦雲抄起鑰匙 就把車開走了。

  據姚錦雲被捕後交代,她原本想到公司告狀,在想到當日是星期天不上班後,“沒地方説理去,乾脆不活了,到天安門廣場金水橋撞橋自殺算了!撞不死,掉到金水河裏也會淹死,而且可以製造影響,讓領導重視我的問題,追究車隊領導責任,我死了他們也好受不了!”

  2月19日,姚錦雲被執行死刑,距她24歲生日僅3天。

  五根檁衚衕:姚家小女兒

  姚錦雲1958年出生於一個教師家庭,父親曾是馮玉祥的秘書,後到北京鐵路二中教書,母親是西直門第一小學的數學教師。姚錦雲的家庭關係比較複雜,父母都是二婚,她是家裏最小的孩子,出生時父親已經61歲。

  好友陳慧華(化名)還記得,中學時代,姚錦雲的好朋友是一羣大院裏的孩子,“他們常常穿着軍大衣,出身好,父親不是軍隊幹部就是國家幹部”。“文革”期間,姚家經歷過多次抄家,姚錦雲同父異母的姐姐和嫂子分別自殺。

  姚錦雲11歲時,父母被送到鄉下,房子被沒收,她和哥哥搬到西直門內大街五根檁衚衕8號。父母回城後,不足8平方米的小屋裏擠了一家4口人,“牀是三層 的,父母一層,她一層,她哥哥在最底層”。當時經常到她家玩的陳慧華還記得,“她高大的父親在房間裏得低着頭,每天在寫字,練書法,看書”。

  雖然“文革”中家裏受衝擊,但姚錦雲的生活還算豐富。在陳慧華的記憶中,姚錦雲有很多門路可以弄到各種各樣的書,包括《安娜·卡列尼娜》、《七俠五義》, 甚至還有當時被視為“禁書”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少女的心》。姚錦雲最喜歡《七俠五義》,“幾乎張嘴不離這本書裏的人物”。除了看書,也喜歡運動。 “她的乒乓球打得特別出色,喜歡用橫拍,抽起球來很有力。學任何體育項目都駕輕就熟,好像不費任何力氣。”

  高中時,姚錦雲迷上了滑冰,先是滑花樣滑冰,後來覺得沒意思,買了一雙速度滑冰鞋,滑速滑。一度,“大大咧咧”的姚錦雲也跟其他女孩子一樣學繡花,“直到 有一天她很沮喪地對我説,她覺得她永遠也不會真的喜歡繡花”。陳慧華回憶。姚錦雲迷鄧麗君,就花38塊錢買了一把吉他,“在我的房間裏,她唱《苦咖啡》。 簡單的歌詞,循環往復地,表達出了那麼多的失望、憂愁”。

  老鄰居周榮彥還記得,參加工作後的姚錦雲好照相,“經常看到她晚上黑着燈洗照片,白天就掛在院子裏晾”。工作後的姚錦雲還喜歡吃西餐,陳慧華記得,自己第 一次吃西餐是在當時北京僅有的兩家西餐廳之一——莫斯科西餐廳,姚錦雲請客。當時,陳慧華問姚錦雲叉子的用法,“她也束手無策,説真該先問我媽,問清楚了 好不露怯”。

  由於是家裏的小女兒,姚錦雲從小就受到父母及哥哥、姐姐們的寵愛。“個性強,不好管”是姚錦雲插隊時的知青隊長張福久對她的第一印象。1977年,姚錦雲 到順義縣趙全營公社紅銅營大隊下鄉插隊,今年64歲的張福久當時是村裏的知青隊長,管着村裏的70多個知青,他對姚錦雲的印象尤其深,這要源於當時的一次 談話。

  張福久記得,知青到村裏報到的那天傍晚姚錦雲就不見了。張福久急忙給公社“知青辦”打電話,四處找人。第二天一早,姚錦雲回來,只説是去看同學了,自稱一 直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張福久與姚錦雲開始了第一次談話。“問她什麼她也不説,就不吭聲。”那次談話中,姚錦雲最後向張福久袒露了實情,“她説自己從小嬌生 慣養,在家裏最小,父母和哥哥都寵着她,個性強”。後來張福久到姚家家訪時,姚父也向他提到這點,“他們説對女兒從小就管教不嚴,讓我嚴格教育她”。

  1979年底,姚錦雲被調回北京,張福久透露説是姚父動用了關係,才使她可以提前回城。

  據周榮彥回憶,姚錦雲被捕後,姚家並沒有表現出異常,“一直很平靜”。當時周在煤廠上班,廠子裏讓他在家歇班幾天,“看着姚家,看都有什麼人來”。事後, 周得知這是當時公安局的安排,因為在尚敏感的年代,“出這樣的事,政府很緊張,國外都盯着,剛開始以為是什麼政治事件”。周榮彥還記得,當時報紙上刊登的 消息,將這一事件定性為“反革命行為”,“後來大概是姚錦雲父親動用了在司法系統的關係,第二次見報的時候抹去了反革命的字眼”。

  姚錦雲被執行死刑後,姚家很快就搬出了五根檁衚衕,當時住在隔壁的吳駿麟還記得:“沒有什麼徵兆,晚上下班回來一看,姚家的房子空了,此後就再沒人回來過。”

  性格:悲劇發生的偶然與必然

  現在的五根檁衚衕已經沒有了先前的影子,整齊劃一的居民小區裏安置了許多衚衕裏的老住户。當年與姚家同住一個院子的周榮彥對姚家的印象已有些模糊,“與一 般百姓人家並無不同”。在周榮彥記憶中,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的姚錦雲“從小性格開朗活潑,但脾氣有些衝,有點男孩子氣”。

  在陳慧華的描述裏,姚錦雲這種仗義執言的男孩子氣表現更為明顯,“他媽的”這樣的詞常常掛在嘴邊。陳慧華記憶深刻的是讀高中時,陳慧華因被班長誤會上課 “傳條子”而遭班上男生起鬨,姚錦雲脱下42碼的大皮靴拍着講桌,大聲地喊道:“你們他媽的太欺負人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誰要欺負陳慧華,我的皮靴 不留情!”

  “她有一種男孩子氣,天生就喜歡冒險。”陳慧華回憶。1978年春節,高中畢業後分別在順義和延慶農村插隊的姚錦雲和陳慧華回北京,兩人到紫竹院公園, “她突然掏出香煙來”。她暗戀上了一個和她一同插隊的男生,“她不喜歡個子矮的人,她説男人要高大、男子氣,要找帥的男人”。

  跟當時大多數女孩子不一樣,姚錦雲喜歡開車。1981年夏天,在外地讀大學的陳慧華放暑假回北京,經常坐在姚錦雲那輛灰色華沙牌汽車裏,跟她一起出車,“她開着車,長髮披肩,有一種天生的瀟灑”。

  插隊期間的姚錦雲與知青們的關係並不十分融洽,張福久還記得:“有一次鬧彆扭,姚錦雲一氣之下砸爛了宿舍門玻璃。姚錦雲個性強、脾氣大,想怎樣就怎樣。”“她年輕,不讓人省心,可是,誰沒年輕過呢?只要好好溝通,講清楚了就沒事了。”

  據車場事後的總結報告描述,姚錦雲當時與隊長甚至發生了肢體衝突,“她拿起火通條,要打隊長靳景義,被勸開奪下後,她又拿起一根火鈎子,把靳推倒在牀上説‘不就是一條命嗎?’”

  被捕後,姚錦雲在通過自己的代理律師轉交給好友陳慧華等人的一封信中寫道:“此刻別無所求,只求一死,以自己的生命來平息他們的悲傷和憤怒。”她要求捐贈自己身體的每一部分,“讓他們活下去,也就是我用自己的死換取別人的活”。

  至今,陳慧華還記得,姚錦雲被槍決後沒多久,有一天她一個人走過天安門廣場時,注意到廣場上豎起了很多柵欄和隔離墩,“以前的廣場是沒有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84 字。

轉載請註明: 田明建94國慶槍殺32人 究竟是什麼原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