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車位被佔不該是道“無解題”
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站運營管理規範》本月起施行,而落地首周便遇上了清明小長假的“大考”。記者調查發現,節日期間全市多處景區停車場爆滿,當有電動車車主試着詢問是否可以把場內的電動汽車充電樁車位空出來時,車場管理員無奈回應:“那我不得被罵死啊?”
資料圖 京報集團記者 周明傑 攝
一邊是排隊的車流,一邊是專用的車位,有限的資源面前,停車效率和對電動車的專門保障,似乎成了矛盾的選項。在車場方看來,基本的停車需求都滿足不了,何論更高階的充電需求;而從停車秩序維護的角度看,新規難以落地,也會進一步放大業已存在的現實矛盾。這番糾結,表面看是停車資源不足造成的結構性矛盾,深層則是不斷髮展中的城市,如何更好兼顧傳統需求與新興需求的問題。
眼下,北京汽車保有量已突破60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達40萬輛。但由於相應的基礎配套不到位,“燃油車佔用充電位”等問題接踵而來。為此,本市在2018年即頒佈《機動車停車條例》,如今進一步拿出《電動汽車充電站運營管理規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決電動車充電難,紓解相關車主的“里程焦慮”。但事實説明,一項好政策的落地,並不會如預想般簡易,多重政策目標往往存在交叉和衝突。與之類似的,還有基礎設施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裏最大限度兼顧更多人的需求,或者在有限的時間窗口中,更高效地統籌問題逐一解決的步驟,都是對治理能力的重要考驗。
解決矛盾都有一個推進的過程,而法治是必須堅持的底線。就拿“充電車位被佔”來説,既然管理規範已有明確規定,就應嚴格落實,在此基礎上再優化存量、做好增量。比如通過充電車位掃碼停車,充電完畢後再停將收取較高佔位費等措施,實現車位利用最大化。通過大數據摸底,尋找本市燃油車與新能源車位的最優配比,增設並更新原有充電樁設備,找到解決車位之爭的根本路徑。直擊痛點制定政策,結合實際落實舉措,才能進一步提高市民對城市管理的滿意度。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侯鑫鑫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