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用到教育上其實也是如此,父母的每個行為都在給孩子的未來添房加瓦。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全在父母的教育,孩子之後的樣子在現在全部都有跡可循。
百善孝為先,今天我們就講一下,什麼樣的教育會導致孩子的的不孝順,讓家長以後無人養老。
也許説到無人養老,會有許多家長感覺不屑。我這麼可愛,聽話的孩子,長大之後怎麼會不給我養老呢?
或者部分家長會感覺,我不需要孩子給我養老,他自己能活得開心,幸福就好了。
今天我們只針對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好好養活的孩子,不給我養老?
小杰的父母從小就特別的寵愛他,每次小杰有想要的東西,他的父母總是第一時間給他買。每次有了新的玩具,小杰總是第一個得到的,是每個同學都羨慕的對象。做錯事,小杰的父母也不會批評他,他的母親是同學們最想要的媽媽。
不過相比其他的同學,小杰在家特別的不懂規矩。吃完香蕉,總是會胡亂扔香蕉皮。還有一次讓奶奶摔在了地上,年紀大的奶奶本就腿腳不好,這一摔讓奶奶去醫院住了一個多星期。不過小杰的父母也沒有批評他的行為,只是告訴他以後不要亂扔香蕉皮了。
在小杰更小一點的時候,經常沒大沒小的直呼父親的名字,而父親只是笑一笑,便不説話了。
長大之後的小杰,對父母呼來喝去,什麼事情都不和父母商量。在自己父親病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去醫院看過一眼,偶爾得見一面,也總是嫌父母這不好,那不好的,從不給父母好臉色看。
是寵愛導致的這一切嗎?不是,如果把事情都歸類到寵愛,那寵愛的類別可就大了。其實最重要的是,沒有在該給孩子設立規矩的時候,立規矩。
從小杰小時候,他的父母就不告訴他,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該做?對自己的父母不尊重,不去理解別人;香蕉皮不知道扔到垃圾桶裏,不懂規矩。
但可以説,是寵愛導致的小杰的父母,不捨得去管教。在小杰做了一些不尊重父母,有違道德規範的事情時,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好玩”。感覺自己的孩子很有趣,很可愛,很聰明。
在小杰的父母這樣的“不管教”行為下,為什麼小杰在社會上依然有立足之地呢?
是後來,學校的管教,老師的管教,社會的管教規範了小杰的行為。但是在尊重父母這種不容易被人發現的行為中,沒有人能去重新去規範他的行為,只有靠他自己,和他的父母。
父母沒有嚴格的管教,沒有樹立該有的威嚴,更沒有給孩子確立規矩,正是這種行為導致的孩子的不孝順。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心裏沒有規範尺度的尺子。
分辨我們是不是沒有給孩子樹立威嚴,是很容易的。沒有威嚴的家長無法很好地管教孩子。想要讓孩子今後孝順,一定要時刻記住,自己是孩子的父母,不是玩伴。或者説,把自己當作孩子王。自己説的話,孩子一定要能聽,並且很好地去順從。這樣就不會發生小杰父母的這種情況。
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分的讓孩子聽自己的話,這會導致其他後果。掌握“度”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件事。
(圖片轉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