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法案闖關成功,是拜登的“重大政治勝利”。而拜登選擇巴爾的摩為其宣傳造勢的首站,除了供應鏈方面的考慮,更有刻意針對前任總統特朗普的意圖。資料圖。圖/新華社
美國拜登政府的1萬億美元基建法案,在國會闖關成功後,白宮隨即宣佈,將迅速斥資170億美元,用於“改善沿海港口、內陸港口和水道以及邊境陸路入境口岸的基礎設施”。當地時間11月10日,總統拜登訪問馬里蘭州巴爾的摩港。
巴爾的摩是美國總統常常訪問的城市,因為距離華盛頓近。不過,拜登選擇巴爾的摩港作為宣傳其重大政治勝利的第一站,大概還有另外兩個原因:美國供應鏈危機和特朗普。
基建落後
巴爾的摩港也有擁堵危機
今年夏天以來,美國港口擁堵現象嚴重,導致美國出現供應鏈危機,超市甚至也因此缺貨,更加劇了美國的通脹。
美國西海岸的兩大港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擁堵情況媒體已經曝光不少。這兩個港口擔負着美國25%以上的貨物輸入,但是擁堵高峯時積壓的貨物總值高達240億美元。
洛杉磯港是美國第一大港,每個月要處理80多萬個標準集裝箱。這個效率在全球主要港口中排不上號。對比一下我國的洋山港,每月集中箱吞吐量170萬個是平常事。
美國港口效率低下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基建落後、自動化程度低,所以只能靠勞動力裝卸貨物。但由於工資常年不漲,加上疫情,相關勞動力嚴重短缺。
拖車底板嚴重短缺也是原因之一。拖車底板短缺的原因,是美國向我國相關產品加徵了關税。這算是反噬。此外,一些奇葩規定也限制了港口吞吐量。比如,不許堆高集裝箱影響景觀等。
巴爾的摩港也算美國大港口,而且歷史悠久。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糟糕狀況,巴爾的摩港大多也有。前一陣子,巴爾的摩卡車司機因為長期等不到裝貨還抗議了兩次,該港口的主要通道霍華德街隧道還是1895年建成的。
因此,拜登選擇巴爾的摩港談港口投資,肯定會受歡迎。
拜登“答謝”
巴爾的摩與特朗普有舊怨
巴爾的摩正好還是一個和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有舊怨的地方。2016年大選時,巴爾的摩的非裔美國人89%的選票投給了希拉里。而這裏本來就是非裔美國人居多的地方。
2019年7月,特朗普在推特上抨擊當時的眾議院監督委員會主席、非裔美國議員伊利亞·卡明斯,稱其所在的巴爾的摩“令人作嘔,遍地都是老鼠”。
特朗普的驚人之語,被民主黨批評是種族主義言論。結果2020年大選,將近90%的巴爾的摩選民又把選票投給了拜登,算是與特朗普結下了深仇。
拜登上台後,原本打算3月就訪問巴爾的摩,作為“答謝”之旅,但沒有成行。此次,三週前他剛去過巴爾的摩,不到一個月又要去,這麼鍾愛巴爾的摩,讓美國媒體認為有“複雜的政治考量”。
所謂“政治考量”,無非是針對特朗普。弗吉尼亞州的共和黨人揚金剛在州長選舉中獲勝,搶走了民主黨的地盤。雖然揚金在競選時很注意與特朗普保持距離,但外界普遍認為這算是特朗普的勝利。
而特朗普的勝利就是拜登的陰影。但特朗普在巴爾的摩犯過“種族主義錯誤”,拜登選擇在此宣傳自己的基建計劃,也有刻意找回場子的含義。
各州爭搶
170億美元港口基建費不夠花
不過,拜登宣傳他的基建計劃的時候,也不能把話説得太滿。
一方面是170億美元改造港口,怎麼算也不夠用。
巴爾的摩港去年搞了一次航道疏浚,就花了1.2億美元。現在霍華德街隧道要改造擴建,按美國隧道每英里10億美元算,開銷也不小。
如今,美國不少港口都在搞擴建,像南卡羅來納州港口擴建工程,計劃融資50億美元以上。各州爭搶供應鏈先手,170億美元肯定是不夠分的。拿這些錢撬動民間投資?那就得看回報週期有多長了。
另一方面,港口改造算是地方行政。聯邦政府的錢怎麼交到地方手裏,會不會讓共和黨批評為拜登在搞政治回報,也都還是未知數。
而最大的問題還在於基建效率。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問題,除了疫情等不可控因素,港務局行政效率低下是核心原因。吃現成已經吃慣了,就沒有了發展的思維。
在美國,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比如,得州一個航道項目,2014年就被批准了,2018年才湊夠錢,2020年才開始動工興建。照這麼個進度,拜登在任內恐怕看不到美國港口改造的多少成績。
還要看到,靠美國自己目前的製造業能力,也支撐不了大型基建。
9月份的時候,巴爾的摩港迎來了我國上海振華重工的4台起重機,每台高達137 米、重達1740噸,一次能吊85噸貨物。
這4台起重機是為巴爾的摩港一個新建碼頭服務的。原本只能停靠小型貨輪的巴爾的摩港,將從此具備吞吐巨型集裝箱貨輪的能力。在起重機到港時的現場致辭中,馬里蘭州州長感嘆,這是“歷史性的一天”。
因此,真心想改造美國基建,拜登除了政治秀,是不是也應認真想想該怎麼和中國好好相處?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何睿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