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31日發表題為《在拜登策劃全球民主峯會之際,懷疑者説:你先醫治自己吧》的文章,作者為邁克爾·克勞利,全文摘編如下:
拜登總統最具體的外交政策承諾之一是,在任期第一年內召開一次全球民主峯會。這次會議的目的是,公開表明反對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興起的獨裁主義和民粹主義浪潮——拜登及其顧問認為,這些浪潮可能會沖垮西方的政治價值觀。
然而,在拜登當選後的這些日子裏,美國自身的民主制度已步履蹣跚。
1月初,一羣特朗普支持者衝擊國會,擾亂和平的權力交接。下週,參議院將開始針對特朗普的第二次彈劾審判。國會中的共和黨人已準備好通過阻撓拜登的每一項議程來造成立法僵局。
外國對手感到,美國民主制度已功能失調——即便不是完全崩潰的話。這讓他們歡呼雀躍,並稱美國無權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
在美國國會騷亂髮生後,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在臉書網站上寫道:“美國不再製定路線,因此失去了制定路線的一切權利。更甚的是,失去了將路線強加給別人的權利。”
一名瞭解全球民主峯會策劃情況的人士説,拜登並未被美國國內最近的政治紛爭嚇住,他很可能會成為這場有其他國家元首出席的峯會的東道主。
然而,在華盛頓,前政府官員和學者已就此想法展開辯論。辯論本身僅涉及峯會計劃,但更廣泛而言,反映出對美國在後特朗普時代作為全球領導者之角色的擔憂。
迫切問題是,政治危機是否是推遲峯會計劃並重新評估在全世界推廣民主模式之努力的理由——一些人是這麼認為的。
曾於克林頓政府任期內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任職的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詹姆斯·戈德蓋爾説:“美國已失去信譽,這一點毫無疑問。”
他最近為《外交》雙月刊撰文稱,拜登總統應轉而在國內舉行一次民主峯會——重點放在美國國內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現象”上,包括選舉權和虛假信息等問題。
戈德蓋爾還説:“如果(拜登的各項計劃)在國會山徹底陷入僵局,就無法採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就無法獲得道德權威。”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埃瑪·阿什福德本月在《外交政策》雙月刊上撰文稱:“如果美國國內的民主制度都幾乎無法正常運轉,它又怎能傳播民主,或為他人樹立榜樣?華盛頓的外交政策精英仍致力於維持30年來奉行的旨在按美國形象重塑世界的外交政策。他們對這一形象在2020年已變成什麼樣子全然無動於衷。”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