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根據以往的經驗,法系車的用料向來不含糊,那這輛東風標緻508L的內部用料如何?今天我們就把這輛車拆開,從防撞梁開始,一起來聊聊。

前防撞梁

鋁合金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拆掉前保險槓,能看到一根白晃晃的鋁合金防撞梁和一根鋁合金副防撞梁。主防撞梁呈日字形結構,厚度為2.8毫米,寬度能覆蓋車頭的62.18%。用料級別在同級別產品中,算是比較出眾的。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防撞梁與保險槓之間有一根黑色的行人保護緩衝泡沫,內部鑲有氣壓管,兩端連接氣壓傳感器,這是激發引擎蓋彈起裝置的傳感器。在引擎蓋合頁處能看到帶有向上抬起的機構以及炸藥頂柱。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防撞梁中央有一個塑料框,它的作用是讓氣壓管保持平整,受撞擊變形不受其它部件的影響,讓氣囊或主動引擎蓋激發得更準確,不得不佩服法國人對細節的把控。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車標後方是夜視攝像頭,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實現。即使在沒有任何燈光照明的情況下,也能發現動物、行人、開動的汽車等一切有温度的物體。在一些惡劣天氣下,能提前發現危險。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ACC毫米波雷達安裝在防撞梁下端的支架上,與防撞梁平行,並沒有凸出。而且,固定支架是塑料材質,受到撞擊可以斷裂,犧牲自己保護雷達本身。相比那些直接裝在鋼架上的,日後的維修成本要低得多。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這輛車還有一根防止行人捲入車底的副防撞梁,也是全鋁合金材質,這一點非常值得稱讚。位置比ACC雷達要更靠前,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前吸能盒與我們之前拆過的法系車一樣,不僅是鋁合金材質,而且還是吸能效果最好的六邊形結構,帶有潰縮打孔。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吸能盒內部其實還有額外的結構。於是我們把這輛車的吸能盒刨開,一探究竟。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看到吸能盒的內部結構,十分令人驚訝!沒想到無論是前吸能盒還是後吸能盒,甚至是副梁吸能盒,內部都有着非常複雜的力學結構,最大程度去吸收撞擊能量。我們拆過的絕大多數車型就是一箇中空的方形吸能盒,甚至有的連吸能盒都沒有。508L的這個設計成本高,而且還沒人看得到,要是放在國內的那些“降本增效”高手手裏,肯定早就被減沒了。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後防撞梁

鋁合金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這輛車的後防撞梁也是鋁合金材質,厚度為2毫米,整體寬度能覆蓋67.79%。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後吸能盒也是鋁合金材質,沒有潰縮打孔和褶皺,但內部有相當複雜的吸能結構。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以往我們看到的泄壓口擋板都非常的簡易,而這輛車的擋板是一個單獨結構,不僅工序複雜,而且還增加成本,但是經久耐用,不愛壞。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雖然後吸能盒已經很長了,但後備箱蓋還要更凸出一些。不過,防撞梁後方有一個堅固的塑料支架,充當防撞梁的延伸,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碰撞測試

五星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這輛車在歐洲的E-NCAP進行過碰撞測試,整體成績比較不錯,尤其艙內人員的保護效果出色。不過由於國產車型是加長版,所以海外碰撞成績僅供參考。

總結

孤陋寡聞了

這輛東風標緻508L前後鋁合金防撞梁、鋁合金副防撞梁,鋁合金吸能盒,裏面還帶有複雜的力學結構。這樣堪稱典範的防撞梁設計不要説是同級別車型,就連奔馳寶馬奧迪這些豪華品牌也都自愧不如。閲車無數的我們也從未見過,這次算是孤陋寡聞了。

説實話,你要把這些玩意兒都減配了,根本就沒人知道,這要是放在其他車身上,估計早就減沒了。成本降了,車價大幅優惠,能多賣多少車啊。

那麼關於這輛車的底盤情況如何?還請繼續關注後續的拆車內容。(本文及視頻中的測量數據結論觀點僅對此輛車負責,測量數據對公示的實驗方法負責。)

2021款東風標緻508L防撞梁評分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2 字。

轉載請註明: 看不到的吸能結構,放別的車身上早減沒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