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預期早到位了,還是沒想到,電影開始沒多久,就破防了……
最後的結尾,的確有點出人意料,剛開始我還一下子沒整明白。
從電影敍事手法上看,賈玲這部處女作還是有稚嫩之處。
無論是色彩運營、意象選擇,穿越時空的表現方式,還是空鏡頭的運用,都有模仿電影教科書的明顯痕跡,有點生硬,節奏把握也不是特別好。
但優點也非常明顯。
一是賈玲多年的喜劇表演經驗,的確在前85%劇情中起到很好笑果,也多次把我逗笑,還是哈哈大笑那種(這事很難)。
二是處女作最佳選擇,是對自己記憶最深刻的人生經歷的復刻,只要把感動過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就容易打動觀眾。
尤其是全人類共通的情感,最典型是
親情
和
愛情
。
九把刀處女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也是他青春期真實經歷改編,火遍全亞洲,有道是“每個男孩心中都有一個自已的沈佳儀”。
10年過去了,你還能説出九把刀其他作品嗎?
從藝術成就角度看,你好李煥英和刺殺小説家屬同一類型,都是把兩種毫不相干甚至截然相反的劇本,恰到好處揉捏在一起,形成強烈戲劇張力。
刺殺是把無聊的現實世界和奇詭的玄幻世界連在一起,相互影響;
李煥英是把喜劇和催淚彈揉在一起,自成一體,沒有刻意煽情騙眼淚。
這種把純粹喜劇和純粹悲劇揉在一齣戲裏,不但不違和,還能做到立意深刻,主旨昇華,我見過的最高成就,是
《暗戀桃花源》
。
總之,李煥英是部既有滿滿誠意,也有些許新意的電影,即使不在春節檔,我也推薦。
02
但我之前很糾結,是因為我知道,看完太容易代入自己人生經歷。
賈玲82年生人,比我大2歲,她媽李煥英53年生人,比我爸大1歲。
劇中描繪的80年代,是我們父輩最燦爛的青春,也是我們這代的記憶起點。
而且電影中,她爸媽都是化工廠工人,巧了,我爸媽也是,我從小就有在化工廠聞有毒異味的記憶……
賈玲在電影裏做的穿越夢,在我爸離開我的15年間,我不止一次,毫無徵兆的,就會在某天夜裏夢見。
這些夢,總結起來就兩類。
一類時間線為當下,我爸依然活着,和我各種互動……
到快睡醒時,大腦進入半夢境半甦醒狀態,我還會在夢裏自我質疑,説我爸不早過世了嗎?怎麼還在和我説話?難道我在做夢?
另一類時間線是06年我爸去世前,就是賈玲電影裏的模式,我以當下年齡和認知狀態,回到過去,和我爸產生各種或真實或離奇的互動……
類似的夢,我相信很多人做過。
這兩種夢,只要我醒來時還能依稀記着夢境,基本眼罩都濕了(我有戴眼罩睡覺習慣)……
網上一直流傳着人生三大憾:
一、該讀書的時候,沒好好讀書,錯過了許多出社會後改命的機會;
二、該抓住的時候,沒勇氣表白,錯過了可能人生中最重要的那個人;
三、子欲養而親不待。
對應普通人最看重的三樣東西:
事業(金錢)、愛情、親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旦錯過,沒有後悔藥,必悔恨終生。
記得當年在我爸追悼會上讀悼詞,讀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我再也控制不住我自己……
20歲的我,雖然不知前路何在,但我相信——
一、我爸無法看到我之後的人生,可能是他人生最大的遺憾;
二、我無法在自己有能力時報答我爸的養育之恩,可能是我人生最大的遺憾。
我確信,他看到我今天的樣子,定會驕傲無比。
可惜,他看不到。
03
李煥英去世真實原因,並非電影描述的。
賈玲爸媽用小翻斗車拉稻草,因為稻草裝太高,怕路上翻倒,白忙活。
李煥英就坐在翻鬥裏的稻草上,想用自身重量穩住勞動果實。
結果一個顛簸,摔了下去,恰巧摔到小腦,直接去世。
你説李煥英不知道這麼做很危險?
還不是因為窮。
《我不是藥神》裏説的很清楚: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窮病。
不是因為窮,沒必要為了點稻草,拿自己性命冒險。
也是因為窮,家裏無法同時承擔賈玲和她姐大學學費,最後姐姐放棄學業,全家拼命供賈玲上學。
如果你是賈玲,難免無比自責,認為媽媽是為了自己,才這麼拼命,最終丟了命。
也正因為心裏憋了這鼓勁,賈玲才有更大的決心和意志,拼命學習拼命幹,一定要出人頭地,闖出一番事業,告慰母親亡靈。
人生最重要的十字路口,其實沒幾個,抓住就抓住了,錯過就錯過了。
最痛苦的,還不是做出錯誤選擇,而是至親離世,自己毫無選擇,只能被動接受。
這很可能,成為人生道路轉折點。
賈玲如此,我亦如是。
我爸去世,不僅讓我一夜成熟許多,激發了我巨大的逆天改命鬥志。
大家看喜劇演員好像都很開心的樣子,但不少喜劇演員,生活中反而不苟言笑,非常內向,甚至輕微自閉。
他們在給觀眾帶去歡樂時,內心其實承受着巨大壓力。
甚至做喜劇,都不一定是自己初心。
只是人生如逆旅,為了恰飯,被命運之舟,推到這一步。
沒法推倒重來,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前進。
最典型的,就是周星馳。
在苦逼奮鬥的過程中,我也不得不持續倒逼自己,適應市場,認知升級。
你可能覺得現在的力哥很搞笑,超幽默。
但10多年前的我,真沒啥幽默感。
這不是天生的,是後天持續磨鍊,慢慢自我培養出來的。
硬生生把幽默這種我先天不具備的性格特質,變成本能……
説到底,都是生活逼的。
04
電影最後,賈玲用蒙太奇手法,在漂亮的山間公路上,開着一輛紅色敞篷桑塔納,媽媽穿着貴婦裝,坐在副駕駛,滿臉笑容,幸福極了。
桑塔納是80年代標誌性產物,而無厘頭的敞篷版,則象徵着豪車地位。
賈玲想用這種魔幻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讓她媽過上更豐裕的好日子。
千萬別覺得土,覺得俗,覺得太拜金。
物質真的很重要。
尤其對經歷過饑荒和短缺經濟時代的50後來説,小時候餓肚子和營養不良是常有的事,這種物質極大滿足帶來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應該用今天的道德眼光做過多苛求。
我去年買了套頂復,但我還想買房。
有人説,力哥你都住“豪宅”,為啥還要買?
因為我想在“豪宅”同一小區,離我家步行2-3分鐘距離內,再給我媽買套房,既提升她的生活質量,也能更多照應,還能避免不必要的婆媳矛盾。
當我沒這財力時,可能不得不忍受婆媳朝夕相處帶來的各種雞毛蒜皮矛盾,
不得不忍受父母子女相距很遠帶來的各種不便,
不得不忍受冬天沒地暖,夏天有蟑螂,雨天易漏水,晴天曬不到太陽等各種令人抓狂的居住體驗……
當你只要有錢就可以解決這些矛盾,大幅提升生活幸福感時,我為什麼要省?
賺錢不就為這些嗎?
再比如,最近給我媽買了個兩萬多元LV包包,其實她不懂奢侈品,我也不懂,一年可能也背不了幾次這麼名貴的包。
但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她能從這個包上,感受到我的愛,感受到更強的生活幸福感,那就夠了。
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但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一定是錢買不到的。
我永遠沒機會報答我爸,只能在我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報答我媽。
05
前天文章裏,我説因為凡事容易直擊本質,我現在認知狀態,很難有事讓我狂喜。
有人留言,我兒子哪天發威拿全校甚至全市第一,你情感就會狂喜了。
我剛想反駁,仔細一想這場景,發現可能還真那麼回事……
這兩年看着孩子一點點長大,我才越來越明白,
我爸生命中最後那幾個月,為什麼那麼盼望我週末能從學校回來看他。
電影中,李煥英對賈玲説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希望你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
但如果沒錢,連健康開心都很難做到。
比如墨茶。
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我比較認同有錢人可以選擇搞素質教育,窮人最好搞應試教育。
因為人生起點大不同。
有錢人家孩子輸得起,王思聰不管怎麼瞎折騰,也不至於窮到吃不起飯,買不起房,結不起婚,父母是你最後的防線;
窮人家孩子,父母非但無法助力,甚至還是沉重負擔,你除了拼命讀書,期待現代科舉制度下,鯉魚跳龍門,沒其他任何出路。
你説就不能窮開心嗎?
可以,但代價極其昂貴。
還記得人生最大遺憾嗎?
該讀書的年紀,爸媽沒文化不雞血,自己也渾渾噩噩不懂事,沒考上大學,出社會後被各種毒打,悔不當初。
這種後悔,基本來自窮人家孩子。
有時,我挺羨慕我兒子,攤上這麼個原生家庭。
我對兒子説,就希望你這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開開心心的,比李煥英對賈玲説這話,底氣足多了。
成不了富二代,就努力成為富二代他爹吧。
春節,既是舉家團圓的節日,也是一年之計的開端,加油吧,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