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太湖藍藻水華強度呈明顯上升趨勢
9月21日,太湖流域水治理戰略研討會在上海召開,與會專家為太湖治理建言獻策。
經十餘年努力,太湖流域水環境總體向好,太湖水質持續改善,連續十二年實現了“兩個確保”(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水質黑臭)的目標。目前,太湖流域已基本形成以長江、太湖—太浦河—黃浦江、山丘區水庫及錢塘江為主,多源互補互備的供水水源佈局,基本實現城鄉一體化供水。各地自來水廠普遍增加了深度處理工藝,有力確保了飲用水的安全。
太湖水質穩中趨好,與2007年相比,2019年太湖水質提升兩個水質類別,主要水質指標高錳酸鹽指數下降12.2%,氨氮下降79.5%,總氮下降36.6%。入湖河道水質得到較大改善,22條主要入太湖河道中11條水質已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已連續5年無劣V類入湖斷面。但要實現“還太湖一盆清水”的治理目標,還有挑戰和問題。
挑戰之一,太湖總磷濃度居高不下。對照2013年修編的方案,2019年太湖主要水質指標氨氮和總氮已達標,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分別超出水質目標12%和74%。其中總磷指標較2007年升高17.6%且呈波動上升趨。預計到2020年底,高錳酸鹽指數達到目標有困難,而總磷則無法達標。
挑戰之二,太湖藍藻水華多發頻發且強度上升。藍藻水華指的是水體中藍藻驟然大量增殖的現象。太湖藍藻水華的發生是太湖水質問題的直接表象,與水體中氮磷營養鹽濃度直接相關。目前,太湖氮、磷營養鹽過剩的狀況沒有根本扭轉,太湖已經形成藻型生境,只要氣温、光照、風力等外部條件具備,太湖就可能大面積暴發藍藻水華。受東南季風影響,西北部湖灣、竺山湖、梅梁湖和湖心區等是藍藻水華主要發生水域。
數據顯示,近10年來太湖藍藻水華強度呈明顯上升趨勢。2017年太湖藍藻數量和藍藻水華面積均達到近年來最高值;2019年,太湖藍藻主要分佈在竺山湖、西部沿岸區、梅梁湖、貢湖及湖心區。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雲介紹,今年6月初,在貢湖岸邊距錫東水廠水源地2公里左右水域,一度出現了黑色異常水體帶,約2.5平方公里。經調水等綜合應急處置後,無錫市供水安全沒有受到影響。“但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長朱威分析,影響太湖水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22條主要入太湖河道入湖污染物濃度、總量,藍藻水華與湖泊總磷循環之間的反饋機制,底泥內源釋放,水草分佈變化,大氣乾濕沉降等方面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太湖水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入湖河道水質不達標,入湖污染物總量遠超太湖納污能力。
張建雲認為,入太湖污染物總量遠超湖體納污能力,是太湖水質難以達標的根本原因。2019年,22條主要入湖河道中,14條河流(入湖水量佔67.2%)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主要超標污染物為總磷。監測數據表明,總磷、總氮實際入河(湖)總量遠超控制目標。而隨着湖泊富營養化加劇,特別是磷濃度的升高,通常會導致水體中藍藻在藻類羣落中佔據優勢。同時藍藻生長可增加底泥磷的釋放和有機磷的轉化,加快湖體磷循環,增加水體總磷含量。
問題在水裏,根子在岸上。張建雲建議,要突破瓶頸,把太湖治理好,關鍵是要堅持源頭控制、提標減排、系統治理、綜合施策。新一輪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一定要緊盯入太湖污染負荷仍超出湖體納污能力這個根本原因,堅持水污染防治為先,採取有效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入湖污染物。在具體操作層面,朱威建議,進一步加強以“減磷控氮”為重點的水環境綜合治理,建立實施22條主要入湖河道控制斷面污染物濃度和總量雙考核制度,堅持強化水資源的剛性約束作用。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孔令君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陳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