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乍得人民在街上高呼,“乍得是自由的,法國離開(乍得)(Chad is Free and France is out)!”
不滿於法軍的軍事和政治“干預”,這個非洲前法國殖民地國家爆發反法抗議,而有類似訴求的國家在非洲不僅限於乍得。
據路透社和半島電視台報道,近年來,非洲前法國殖民地國家的反法情緒不斷加重,馬裏、布基納法索和尼日爾、乍得等國陸續爆發反法遊行,他們要求摒棄法國、加強與俄羅斯的軍事聯繫。
抗議者摧毀法軍雕像、破壞加油站、試圖闖入總統府
“我們不知道抵抗什麼時候能取得成果。”乍得首都參與抗議的一位學生奧斯曼·巴希爾(Ousman Bachir)説,“我們目前也不關心結果,而(關心)如何抵抗法國在軍事和政治上對我們國家的干預。”
帶着和巴希爾相同的訴求,5月14日,數千名乍得人湧上街頭抗議,要求法軍離開乍得,乍得三個城鎮都爆發類似抗議。
在與蘇丹接壤的乍得東部重鎮阿貝歇,抗議者摧毀一名法國士兵的雕像。在首都恩賈梅納,有人試圖闖入總統府,但被數十名乍得警察用催淚瓦斯驅散。此外,一名警察官員告訴法新社,屬於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的七個加油站受到襲擊、十餘名警察受傷。目擊者本週一稱,當地已加強相關安保措施。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有抗議者燃燒法國國旗,並將俄羅斯國旗懸掛在恩賈梅納中心的一根桅杆上。近來,非洲越來越多前法國殖民地的抗議者要求斬斷與法國的軍事紐帶,與俄羅斯建立軍事聯繫。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本週末的抗議遊行組織者為去年成立的一個民間社會組織——維基特塔瑪運動(Wikit Tamma Movement)。據悉,上週相關活動人士便在社交媒體上傳播法國士兵在乍得中部的信息和照片,稱法軍將組建一個新的軍事基地。
這一信息被法國駐乍得大使館和乍得政府否認。乍得政府發言人阿卜杜拉赫曼·庫拉馬拉(Abdulrahman Koulamallah)證實,確實有一些法軍到達當地機場,但他們是為了修理一架因技術原因停飛一年有餘的法國飛機。
“士兵很少,大概30個人帶着幾輛車和一輛軍事坦克以守衞飛機……並不像活動人士所説,法軍並沒有建立軍事基地。”庫拉馬拉同時也譴責抗議者,稱抗議為“一些小偷試圖偷竊、破壞加油站,警察便向他們發射催淚瓦斯,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乍得與法國的“愛恨情仇”
乍得愈演愈烈的反法情緒還得從去年乍得前總統代比去世講起。據新華社報道,代比去年在前線指揮軍隊和反政府武裝作戰時負傷,4月20日去世。
代比政權在乍得持續30年,其間多次遭遇叛亂分子的攻擊和政變企圖,但他在法國的軍事支持和資助下得以維持政權。
而去年代比去世後,根據乍得憲法,該國議會首腦本應繼任成為乍得總統。但是,法國卻支持已故總統38歲的兒子穆罕默德·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諾接任該職位,這種支持也成功了。據新華社報道,代比死後議會解散,該國成立軍事過渡委員會,由伊特諾領導,為期18個月。
視頻截圖:2021年4月20日,乍得前總統去世後該國議會解散、成立軍事過渡委員會,由代比兒子穆罕默德·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諾領導,為期18個月。圖中心為穆罕默德·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諾。圖/IC photo
CNN報道指出,軍事過渡委員會在法國的支持下才得以執政,這被許多乍得人視為對該國內政的干預而遭致反對,其中也包括組織這次抗議的維基特塔瑪運動。
乍得和蘇丹的研究員傑羅姆·圖比亞納 (Jerome Tubiana)指出,法國對代比政權這30年來的無條件支持,以及在其死後支持軍方和類似朝代繼承的相關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乍得的反法情緒。
“事實上,在包括蘇丹和馬裏在內的其他國家,法國並不一定會支持軍方,”圖比亞納補充道,“這樣的雙重標準更是加重乍得人的苦澀情緒(即不滿)。”
恩賈梅納一名參與抗議的高中教師馬哈茂德·穆薩(Mahmoud Moussa)也明確指出,“我們的示威(抗議)正是因為法國對軍事過渡委員會的支持。”
乍得抗議者指責法國支持該國軍事過渡委員會。社交媒體截圖
此外,在卡塔爾,乍得政府及不同叛亂組織之間一直持續進行和平談判,但法國的這一干預遭到反對,導致一些組織退出和平談判。
這些反法情緒持續發酵,最終導致了上週末的反法抗議。不過,乍得政府發言人並不贊同這些反法言論,他稱,“人們根據社交媒體上傳播的政治言論便斷定法國干預乍得內政……但是,法國在乍得已經待了60餘年,至少有1500名(法國)士兵在乍得。”
路透社報道指出,乍得被視為西方在該地區打擊極端組織的強大盟友,包括法國在內的幾個西方國家都在乍得有軍事基地。恩賈梅納是法國在西非地區反恐活動的中央指揮中心,約1000名法國士兵駐紮在此。
非洲前法國殖民地國家反法情緒持續發酵
近年來,法國與其前非洲殖民地國家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據路透社報道,如同乍得,法國與這些國家關係惡化一方面原因是這些前法國殖民地國家當地的政局變化。
2020年8月,馬裏發生軍人政變,由譁變軍人成立的全國人民救贖委員會隨後組建過渡政府。但法國並不支持這個過渡政府。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1月28日,法國外長勒德里昂稱馬裏過渡政府“非法”,遭馬裏過渡政府強烈譴責,導致雙方關係急轉直下。
1月31日,馬過渡政府甚至要求法國駐馬大使72小時內離境。作為回應,法國政府同一天宣佈決定召回本國駐馬裏大使。
同時,法馬關係惡化也與法國撤軍的決定有關。
自2014年8月起,法國在薩赫勒地區開展“新月形沙丘”軍事行動,派遣數千名士兵與地區國家馬裏、布基納法索、乍得、毛里塔尼亞、尼日爾協同打擊恐怖組織。
2017年5月19日,馬裏北部加奧軍事基地,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當地。圖/IC photo
而2021年6月,馬克龍宣佈法國將大幅減少在薩赫勒地區的兵力部署,轉而側重於為當地軍隊的反恐行動提供支持。新華社援引法媒報道稱,馬克龍此舉一方面原因為當時法國總統大選臨近,該軍事行動在法國國內引發質疑。
馬裏過渡政府總理馬伊加隨後表示,法國單方面宣佈重新部署其在薩赫勒地區的軍事行動代表着“全面迅速的放棄”。
此外,法國與尼日爾、布基納法索之間關係也愈發緊張,尼日爾、布基納法索均有反法抗議。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去年法軍在從布基納法索前往馬裏時,還在尼日爾一個城鎮殺害兩名反法抗議者。
今年2月,馬克龍去年宣佈的撤軍決定正式落實,法國、加拿大以及多個歐洲國家發佈聯合聲明,宣佈從馬裏撤出打擊恐怖主義的軍事力量。
聲明稱,加拿大和歐洲多國認為無法在馬裏“繼續有效開展打擊恐怖主義的軍事行動”,因此決定撤軍。不過,半島電視台指出,撤軍這一決定的原因是法國和馬裏之間的關係決裂。
無論法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如何,加拿大和歐洲多國撤軍後,首當其衝的便是薩赫勒地區的安全局勢。
路透社報道分析道,薩赫勒地區可能出現新一輪武裝叛亂,暴力衝突增加或將導致更多西非難民逃向歐洲。同時,聯合國馬裏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和歐洲聯盟維和部隊維持運轉受到影響,上述部隊原本由法軍提供醫療、空中和緊急支援。
過去數年,與“基地”組織、“伊斯蘭國”等極端和恐怖組織有關的武裝人員在薩赫勒地區異常活躍,頻繁在尼日爾、馬裏、布基納法索等國實施襲擊、煽動衝突。
新京報記者 侯吳婷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