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印度惹得四鄰不安,但內憂外患很像南宋,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綜合

一、印度的地理環境,非常像南宋。

南宋,因為喪失了純天然屏障燕雲十六州,毫無天險可守,導致只能用血肉之軀阻擋北方遊牧的鐵騎。

印度的天然屏障: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北側是中國;南側,還有中國。同時還有巴基斯坦。

南宋皇帝死在海上,因為無路可逃。印度三面臨海,毗鄰印度洋。印度洋是亞洲國家的生命線,也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線,數得着的那幾個大國都在這條大洋上運送石油。但是印度海軍東拼西湊的買買買,沒什麼海權可言,一堆買來的軍艦維護自己海岸線的安全。

其實印度也很希望自己能對印度洋擁有話語權,可惜海權需要燒錢,強大的海軍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 工業實力,印度兩者都不具備。

海上沒希望——印度要實現自己的“大國雄心”就只能在陸上想辦法。然而……

對陸地有強烈野心的印度,其實活的很艱辛。

其一、尼泊爾

近日,尼泊爾凌晨出動4萬軍隊收復被印度侵佔的13處失地。其中,包括達科特,錫安庫,布拉漢德奧和卡特巴嘎德。同時建立了15個哨所部署了武裝力量。據《印度時報》報道,根據尼泊爾的新版地圖,該國的土地面積比舊地圖多335平方公里。

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面積不足15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三千萬,經濟薄弱,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也不強。但這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國家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這兩天,南亞土霸王印度有點心理失衡,自信心遭受到嚴重打擊。

其二、巴鐵

向西雖然有巴基斯坦擋住去路,不過有塊爭議的地區給印度留下一絲縫隙。 這就是克什米爾地區。 按照印度的説法,整個克什米爾都屬於印度,因此印度不承認巴基斯坦在其克什米爾實際控制區與中國的劃界。

克什米爾對印度有多重要?

克什米爾對於印度來説,就跟台灣對於中國差不多。只要印度拿下整個克什米爾地區,就能與阿富汗接壤,就能把自己的影響力滲透到亞歐腹地! 印度光在南亞這個封閉大陸稱王稱霸是無法成為大國的,只有拿下克什米爾地區,讓印度能對亞歐大陸的心臟地帶施加影響力。這是印度在惡劣的地緣版圖中實現大國崛起的唯一機會。

他對克什米爾的迫切之心,不亞於當年斯大林對太平洋不凍港的渴望!

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毫不退讓,三次印巴戰爭都是圍繞這塊地區展開。

巴基斯坦也絕對不會讓出克什米爾地區——因為失掉這塊土地,巴基斯坦就被印度切斷了與中國的聯繫,巴基斯坦就有亡國之憂。

但是,中國不同意!

中巴經濟走廊遏制了印度吞併克什米爾地區的野心,斯里蘭卡的兩個港口則是印度洋的心臟。 這兩個港口加上瓜達爾港被中國掌握,未來即使中印爆發軍事衝突,以印度海軍的實力,印度在印度洋也翻不起大浪。 所以,現在中國不僅在綜合國力、軍事實力全面碾壓印度,就算是地緣政治態勢上也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印度也就只能在中印邊境上做文章。

其三:中國

中國這塊鋼板,印度踢不動。

除了1962年那次,中印之間共出現了3次衝突。這4次,印度都沒撈到什麼便宜,但只有1962年那次,才算讓這個傻子知道疼了。

如今,1962年的情況似乎在重演,本次衝突的歷史背景是,從西方各種輿論層面看,中國正在遭遇較大的疫情等公關危機,中美之間也在鬧“脱鈎”,關係在惡化,台灣、香港問題也給大陸製造了很多麻煩,印度還獲得了美國的暗示性支持,又跟俄羅斯等是友好國家,最近還跟澳大利亞簽署了戰時後勤補給協議等。

你看,多像1962年的美蘇聯合支持印度 中國的3年自然災害?

印度相信,如果中印發生衝突,西式民主制度的寵兒必將得到全球各發達國家的支持,在印度人眼裏,中國要應付的事情太多,不可能這個時候跟印度打起來。 那印度為什麼會基於這樣的判斷呢,這不僅僅是美國鼓動的原因,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印度經濟規模也有了不小的增幅(GDP已經超過了英國和法國)。儘管沒有中國增長的那麼快,但從自信心的角度來説,遠比中國膨脹多了。這才有了中印邊境重衝突。

下面就要説到軍事實力了

二、印度的軍事實力,非常像南宋。

南宋,面臨的強敵是遼、夏、金,後來多了個蒙古。無一不是強敵,一個打他十個。

印度,面臨的是巴基斯坦、尼泊爾,關鍵是中國。

和南宋一樣,印度對這些國家硬剛不過,連尼泊爾也來連續收復13城池。但好歹南宋也曾有宗澤、李綱、岳飛。

印度並沒有。

不同的是:南宋是失去了故土,要收復。印度是一個有不對稱野心的弱者,對鄰國是侵略。

印度的軍事實力有多強?

局座在一次節目中貼出一張照片,笑着説:這圖上6個印度士兵,揹着的槍來自五個國家,口徑都不一樣。具體多陳舊我就不細説了。

再來看本次中印邊境衝突:

這次在加勒萬河谷,被中國邊防軍用冷兵器教育的,是印軍陸軍的比哈爾聯隊。比哈爾聯隊是印度陸軍的最精鋭部隊,也是印度陸軍中擁有最多勳章的榮譽部隊。聯隊屬於印軍的英式編制,不是作戰部隊,而是一種榮譽部隊稱呼,目前比哈爾聯隊擁有21個營。由於該聯隊在印巴戰爭中屢次夜襲立功,被印軍重點發展成了夜戰主力,擅長夜間作戰,類似於我軍的“夜老虎團”。

就是這樣的榮譽加身、國民追捧,被中國“文鬥”了一把,顏面盡失。有的投降,有的滿山亂跑。印軍死亡,被俘,受傷的人員來自印度陸軍第3步兵師第81旅的6個單位,包括比哈爾聯隊16營12人、比哈爾聯隊12營1人、第3中型炮團2人、第81野戰炮兵團1人、第三旁遮普營3人、81旅信號部隊1人。

説句公道話,被俘的是幸運的,因為做俘虜至少能活命。其他跑回自己邊境的,因為後勤醫療不力,後續不是死了17人嗎?因為印度旅以上才設醫療隊,這次去挑事的是一個營。

最後不得不老生常談一下1962年中印衝突,我儘量簡要:

1、美蘇聯合支持、印度以多打少。在由美蘇聯合支持下,並且有蘇聯軍事顧問專家團進行親自整訓的印度武裝部隊,出動3個“王牌”主力旅,越過“麥克馬紅線”,侵犯我西藏、青海的地區領土,對中國率先動武。

2、中國自衞反擊,快速行動部署。中國戰爭部署速度不是吹的,畢竟我們是幹趴過聯合國軍的國家。短短12天中國軍隊就在山下集結了1個軍團即中國原18軍後來的中國第21集團軍。 兔子怒了,動若雷霆。簡要的説,用中國最古老的兵法戰術,圍殲了其中1個旅的大部,其餘印度部隊開始向後撤退。

然而並沒有什麼用。我們的部隊是參加過長征的,當年缺衣少穿都翻的過雪山。1支部隊,翻越了根本不可能翻越的大雪山,在氣候及其寒冷的冰河河谷內,攔擊了印度軍隊的退路。當時作為派駐印度的美國軍事專家理查德·安德魯斯准將説:這是一場中國形勢的“殲滅戰的開始”。我們在朝鮮戰爭中多次領教過這種手法。

3、印軍迅速潰散,先鋒全被圍殲。印軍後勤不力,在我軍包圍之下,8個小時內印度號稱“東亞第一、第二旅”的兩支主力部隊被盡數殲滅。

4、我軍持續逼近,深入印度腹地。中國軍隊繼續持續逼近。其先遣部隊,已達到接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圍50公里處,深入印度作戰達212公里,中國軍隊士兵已經看到了新德里的莫漢萊比塔塔尖。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打完收工,全軍後撤回家,又漂亮又幹脆。中國完成了“教訓型”打擊,其心理陰影橫亙印度三哥心間,這些年來如中國足球對韓之戰,呵呵。

話説回來,若説有天塹,也有。若説沒有天塹,也沒有。

有喜馬拉雅山,但也有我軍的南行通道;有絕境一樣的氣候和地形,但敵不過解放軍的鋼鐵意志,護國決心、毛主席的智慧和世界第一陸軍的無畏無懼。

美蘇聯合支援,我軍何懼。先進軍備,我軍何懼。天塹山脈,我軍何懼!

三、印度的亡國之憂,其實也像南宋

南宋,當時的內憂外患,皇帝昏庸,文臣怕禍,武將怕戰,時刻有亡國之憂。

印度也是這樣嗎?

當然!

如果出現外界壓力,印度國內可能面臨被分裂的風險。

從根本上講,印度本就不是一個國家。所謂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印度,更跟今天的印度沾不上邊,文明的遺蹟其實都在巴基斯坦。

印度歷史上統一的時間短到忽略不計,其中還有莫卧兒王朝——一支蒙古鐵騎建立的國家。在英國殖民者來到南亞次大陸前,印度不過是一個地理概念而已,那裏存在的是一大堆操着千奇百怪鳥語的土邦,根本沒有一個以印度的名義進行統治的國家政府。

英殖民者二戰後離開南亞次大陸時,留下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但也留下了一套議會下院多數加專職公務員的英式管理機制。儘管如此,印度的統治體系從根本上仍然是鬆散的,無法為長期在安全與經濟領域同時展開的競賽凝聚國力。

當這樣的競爭達到相當的強度並持續相當的時間時,印度比前蘇聯更容易陷入內亂乃至分裂。

自從莫迪上台以來,對國內超過2億的穆斯林採取高壓態勢,南部地區長期存在語言和地方割據,再加上印度經濟增速下降和失業率的升高,更重要的是,未來很長時間裏,印度將不得不加大在邊境地區的投入,印度僅僅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投入,每年就佔到整個財政的10%。這還不算軍費。印度在當地部署了軍隊五十萬,警察五十萬,這些都是要花錢的。

印度這個窮小子剛有點錢,能不能耗的起,答案不言自明。

經營一個國家,需要執政智慧、穩定的戰略和安定的環境,現在看起來,印度這三條一個都不佔。

現在的印度,就像在走鋼絲。有一個崩盤了,就全盤皆輸。從印度的疫情防控來看,這個國度確實在治理能力上太弱了。那麼如果他再跟中國剛起來,會怎麼樣呢?

國內宗教問題、種族問題、地區自治問題都將爆發。緊接着就是地方自治跟聯邦政府的矛盾公開化,兩黨競爭更加不擇手段。 對鄰國佔不到便宜也就算了,搞不好自己還四分五裂。

四、關於中印邊境衝突,談一談中國

實際上,中國在波斯灣進口原油,必經印度洋,還是有經濟和發展需求的。但是中國這些年也沒閒着,瓜達爾港、中巴經濟走廊、緬甸外交,無一不是放着這個蔫柿子趁火打劫。可以説是立於不敗之地的遏制之局。

印度方面説:中國對印度實行了有條不紊嚴密佈局的遏制政策。

我們有嗎?我們只是為了自己安全和發展而已。

那巴鐵和緬甸為什麼不説我們遏制了他們呢?

其實,開篇寫到1962年中印戰爭的時候,我就對兔子充滿的心疼。沒有一個國家在發展道路上面臨過我們這麼多困難,經歷如此多困境。到今天,還紛紛擾擾的各種問題,周邊被鷹醬四處煽風點火。我們想讓14億國民吃飽肚子、不再受盤剝,僅此而已,又何其艱難!

建國之初,二戰戰後秩序剛剛建立,全球都在忙重建,沒有太多問題暴露出來。並且有蘇聯老大哥,火力點不在中國身上。當美蘇爭霸變為美國一家獨大,兔子忽然承受了世界上的所有惡意。不管西方列強之間有什麼矛盾,一到中國出現,列強們立刻統一戰線,能有一兩個西方國家稍微展現點善意就很不錯了。當時北方有一個強大的蘇聯,南方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印度,東邊有美軍壓到鴨綠江邊,西邊的阿富汗則是大國的角力場。 所以,建國之初我們的邊境多次爆發戰爭——與美國打,與蘇聯打,與印度打,與越南打,這些戰爭極大地牽扯了我們的精力。

如今,70年斗轉星移,中國地緣政治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由於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中國周邊已經沒有實力相當的國家。但仍然,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地緣政治環境複雜,強鄰環伺、豺狼環繞。

70年血與火的考驗,中國已經是一個充滿足夠執政智慧的大國。

21世紀不是晚清時代,中國更不是南亞那幫蕞爾小國。建國初期我們KO過兩大超級強國,望國人和世界不要遺忘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軍隊骨子裏流淌的尚武血性。

“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中國一直沒忘!中國的所有一切,哪一樣不是打回來的?哪一樣不是爭回來的?

雖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但在經過血與火的鍛造後,必然能經得起一切考驗,包括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