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月15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刊載文章,介紹了當地的濕巴剎文化。濕巴剎即馬來語中的“菜市場”,區別於傳統市集和冷氣超市,在海外是許多華人喜愛的購物場所。
文章摘編如下:
在線上購物蔚然成風的年代,反其道而行更能滿載而歸。隨年輕廚師鑽入被忽略、被低估的濕巴剎,選購新鮮食材也蒐集滿滿的真情互動;這個岌岌可危的文化與感官饗宴藴藏島國專屬魅力,獨一無二也無可取代。
遊客出國,往往喜歡鑽進當地人喜愛的市集,彷彿越富生活氣息的“道地”旅遊體驗越珍貴。於是我們摸黑步行到東京的築地市場吃早餐,在台北搭捷運去南門市場買金華火腿;我們想起巴塞羅那波蓋利亞市場裏,排列整齊且比寶石更誘人的水果蔬菜;又惦記着西雅圖派克市場的咖啡和海風。
但對近在咫尺的本地濕巴剎,我們卻可能無知無覺,甚至漸漸把熟悉變成陌生。
新加坡統計局數據顯示,濕巴剎的食材攤販在10年內減少近800人,跌幅12.4%。按照這樣的趨勢,濕巴剎將日漸式微,或許有天不復存在。
對本地廚師謝采芹來説,濕巴剎絕對是值得守護的珍貴資產。她在2018年隨丈夫移居澳大利亞墨爾本,每次返新必去濕巴剎,因為可以身處各種族背景熙熙攘攘的人潮,聽到各種熟悉的語言,聞到豆腐、海鮮等熟悉的氣味。“這樣就知道自己真的回到家了。”但她清楚自己屬於少數,特別是在同輩之中。
小販中心與濕巴剎
“新加坡人的價值觀變了,很多人在乎的是舒適和便利。超市裏一切包裝得體,價錢標得清清楚楚。濕巴剎沒有冷氣,價錢要開口問,而且大部分只在早上營業。何況,現在許多人比較喜歡去‘上鏡’的地方,因為可以拍下美照放上社媒。濕巴剎能否長久經營?坦白説,我不太樂觀。現在有了線上購物,甚至不必和服務人員交流,我們與食材和烹調分離得越來越遠。我們還是會去小販中心用餐,但小販中心旁邊的濕巴剎,去的人卻越來越少。”
謝采芹小時候,會和母親去濕巴剎買菜,但成為廚師後較熟悉西餐和外國食材,去到濕巴剎會緊張,因為感覺自己在攤主眼中是不懂市價或烹調的“小妹”。但漸漸地,她迷上濕巴剎諸多新鮮且新穎的食材,也開始享受和攤主聊天,以及向攤販和其他顧客討教的過程。濕巴剎的充實體驗啓發她編寫英文食譜書,她希望鼓勵更多國人走進濕巴剎尋寶。
“新加坡的濕巴剎好美,因為有亂紛紛的感覺。在我們這個被精心修飾的社會,所謂的‘野生’事物少之又少,濕巴剎或許是最後一個‘有機’環境,是個讓我們可以自在地做回自己的地方。”
全島有83個濕巴剎
“濕巴剎”——單是名字已獨具特色。華人的“市場”,也是各族裔皆熟悉的Pasar(馬來語,即市場、市集)。Pasar一詞可進一步追溯至波斯語。根據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出版的電子書《濕巴剎》(社區文化遺產系列2),“濕巴剎”一名在1970年代初開始普及化,政府當時以“wet market”一詞區別傳統市集和開始受歡迎的冷氣超市。
新加坡目前有83個濕巴剎,其中81個在1985年之前建成,歷史較悠久的包括“高齡”70歲的中峇魯巴剎,以及位於牛車水、小印度及最早發展的組屋區女皇鎮和大巴窯。這些濕巴剎多為獨立建築,一般同時容納小販中心。較新的兩個濕巴剎則被規劃為商場的一部分:榜鵝廣場的榜鵝巴剎(2004年),以及2011年落户白沙伊萊雅購物中心的濕巴剎。
以外國遊客的觀點來看,濕巴剎顛覆他們對城市島國的想象,別有一番魅力。沒有金沙、魚尾獅的光鮮亮麗,也不像植物園一樣有申遺成功的佳績,卻勝在接地氣,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小市民日常生活的氣場,還能看到許多他們從未見過的食材。
超級地方性的優缺點
但從小在島國長大的人們,或許從未認真瞭解濕巴剎,因此忽略了近在眼前的美麗風景。天剛亮,濕巴剎就充滿活力,四面八方湧入的人潮,此起彼落的閒話家常,所謂的人情味,在面對面的交流過程中益發深刻。濕巴剎會不會是島國最後一個可以討價還價,攤販再忙都能和你聊上兩句,服務絕對客製化的地方?
謝采芹説:“島國的情況相當獨特,我們有好多小巴剎,而且都是極具地方性的。比較之下,整個墨爾本只有兩個大市集,其餘是較小的臨時市集,可能一週辦一次,顧客和攤販的交流機會較少,難以培養感情。但在新加坡,無論你住在哪一區,附近一定會有濕巴剎,常去就能和攤販培養密切關係。”
她指出“地方性”的優點(也是缺點):“攤販一定會認出老主顧,熟客總有特別的待遇,例如攤販會把最好的食材留給你,或是你什麼都沒説,攤販就知道你需要什麼。反之,攤販也可能把相對陌生的顧客當成‘外人’,價錢可能開得高一些。”
濕巴剎各具特色
謝采芹為編寫英文食譜書,走訪了20多個濕巴剎。“每個濕巴剎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氛圍。”換言之,即便常去濕巴剎,還是可以在別的濕巴剎找到不一樣的收穫。請謝采芹介紹她印象最深刻的濕巴剎,她的推薦包括:
竹腳中心巴剎
1915年開業,1981年拆遷,大部分攤主遷到現址(原址對面)。攤位近300個,是本地規模最大的濕巴剎之一。
想找印度、泰國或越南料理的食材,來這裏準沒錯。其他地方少見的辣木、凹唇姜、青菠蘿蜜、洛神花的葉子、香蕉花(以及香蕉樹各個部位如葉和莖)等,都能在竹腳一網打盡。蔬菜種類之豐富,足以吸引全島各地的買家,其中不乏移居本地的外國人。較大規模的攤位如Chia's Vegetables Supply亦有不少西式料理常用的蔬菜。
其他亮點包括印度香料、現榨椰奶、山羊肉及特色海產如豆腐魚。
牛車水大廈巴剎
1983年開業,本地規模最大的濕巴剎之一。
從花生根到中草藥,從煲湯用的海味和乾糧到萵筍和青龍菜,還有諸多魚類和生猛海鮮,以及從其他濕巴剎銷聲匿跡的田雞和鰻魚等,這裏或許最貼近童年回憶中的濕巴剎。
讓人驚喜的包括草藥專賣店,聚集了各類生草藥、香料和涼茶材料,乍看眼花繚亂,但主動詢問攤主,就能上一堂寶貴的養生課。
芽籠士乃巴剎
1964年建成,成為本地第六個濕巴剎。2003年拆掉重建,2006年重開。
無論是濕巴剎的食材或熟食中心的美食,都極富馬來文化特色。這裏買不到豬肉,卻能盡情選購馬來和印度尼西亞傳統料理的食材,從健康食品丹貝(tempeh)到繽紛多彩的中東香料,從各式各樣的香蕉到用來製作傳統糕點的去皮木薯,烹調馬來食物不能缺少的大功臣,這裏一應俱全。
熟食中心亦能嚐到較少見的馬來食物,例如菠蘿蜜咖喱、埃及豆及源自印尼爪哇的黃姜椰絲沙拉。更難得的是,建築本身和食材、美食一樣誘人——設計以馬來甘榜傳統房屋為發想,屋頂呈金字塔形狀,可説是芽籠士乃最重要的地標。如果近幾年沒去芽籠士乃一帶,不妨順道看看2018年新開的芽籠士乃大廈。建築外觀與濕巴剎相輔相成,內有介紹該區歷史的美術館及民眾俱樂部。
中峇魯巴剎
前身為1951年開業的成保路巴剎,2004年拆掉重建,2006年重開,取名中峇魯巴剎與熟食中心。
觀光客較多,整體氛圍感覺較“現代化”,許多果菜魚肉都以塑料預先包裝好,感覺更像超市,不像其他濕巴剎可自由酌量購買零包裝食材。
海鮮選擇特別豐富,其中包括越南人經營的海鮮攤位;濕巴剎的精彩不限於食材,還有對於各文化各背景的包容。海鮮攤位除了常見的魚蝦蟹,還有蚶、拉拉、貢貢及各種海螺,海洋的氣息原來和我們如此靠近。
除了上述名氣較大的濕巴剎,小巴剎亦有吸引人之處。謝采芹本身最中意的是白橋巴剎,“因為攤販們非常親切,會主動和顧客聊天。”她也推薦花拉路一帶的皇后巴剎,許多攤販習慣用多語交談,適合不懂華語的顧客,“有個蔬菜攤販還能用華語和英語講解不同蔬菜,包括許多原生蔬菜的藥效。”
無論是陌生或熟悉的濕巴剎,每次光顧都會有不同發現;攤販和顧客互動,看似普通的對話,但在凡事都能上網解決的年代,深刻的人情味更讓人流連忘返。農曆新年將至,建議大家除了在小販中心享受美食,也可到不同濕巴剎走走看看,採買年貨,温習這個平凡“景點”的不平凡。(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