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Getty
海外網10月22日電 10月22日,英國路透社發佈了一篇題為《中美應對疫情存在天壤之別》的文章,記者安德烈·莎拉(Andrea Shalal)和加布裏埃爾·克羅斯利(Gabriel Crossly)通過對中國和美國在應對疫情方面存在的差異對比,延伸分析由此帶來的世界經濟格局影響。作者認為,中國對於疫情的有效控制奠定了經濟復甦的基礎,意味着中國在全球範圍經濟領域的影響力將逐步擴大。
文章提到,中國和美國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應對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毀滅性疫情,這種差異正在重塑這兩大世界主要經濟體之間的關係。據報道,中國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總數不到5000人,在較早時候實施了嚴格的封閉措施,對於確診患者精密追蹤,並對數以百萬計的民眾進行了新冠病毒檢測,這些都奠定了中國經濟復甦的基礎。
中國於本週公佈了最新的GDP數據,經濟強勁復甦,三季度進一步提速至4.9%。與此同時,中國民眾對於戰勝疫情有着十足的信心,他們走出家門去購物、就餐,共同度過愉快的時光。“與其他世界大型經濟體相比,中國非常成功得遏制住了疫情,使其經濟得以更快恢復和發展。”美國財政部前高官、美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斯蒂芬妮·西格爾(Stephanie Segal)如是説。
“然而在美國,政府的怠慢和拖延、是否佩戴口罩的黨派爭執以及違反公共衞生安全標準的大規模羣聚活動,導致美國目前有超過22萬人死於新冠肺炎,且正在面臨新一波的疫情浪潮。”文中描述:“娛樂場所、餐館和旅遊景點大批關門歇業,數百萬人無期限失業,預計本季度GDP將大幅萎縮,美國所面臨的經濟產出缺口將會持續數年。”
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伯克利研究集團新興市場主席哈里·布羅德曼(Harry Broadman)直言,顯然,美國政府對真實情況一無所知。“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美國政府浪費了太多時間,到現在依然沒有采取行動,由此帶來了經濟領域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專家們認為,中國和美國對於疫情的不同應對方式不僅將影響中美關係,更將會在世界範圍內引發連鎖反應。
彼得森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預測,到2021年,中國經濟將比2019年增長10%,與此同時,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規模都將相對縮小。“這就意味着,中國在全球範圍經濟領域的影響力將逐步擴大。”拉迪認為,這促使美國政策決策者試圖阻止其他國家與北京達成協議,或讓中國與全球經濟“脱鈎”變得更加困難。
文章進一步指出,受到海外醫療產品的需求推動,中國出口表現強於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0年,全球貿易額將下降10.4%,但是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正在逐步增長。美國財政部10月1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受大幅增加財政支出應對新冠疫情影響,2020財年(截至今年9月30日)美國財政赤字達到創紀錄的3.13萬億美元,遠高於上一財年的9844億美元。
文章最後援引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的發言表示,中國三季度大部分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實現由負轉正,中國的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確實是走在了全球前列,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的活力。作者以尼古拉斯·拉迪的感慨結尾:“反觀美國,現在還處於缺少疫情追蹤系統和新冠病毒檢測的階段。”(海外網 朱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