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基層年輕幹部涉網腐敗
半月談記者 鄭明鴻 李驚亞
近年來,不少“80後”“90後”走上領導幹部崗位,成為單位的中流砥柱甚至是“一把手”。與此同時,貪腐“低齡化”和“低職化”現象隨之而來。半月談記者在基層採訪和梳理各地紀委監委通報的案件發現,不少年輕幹部貪腐案件涉網,“伴網而生”的一代人“因網而腐”現象值得關注。
年輕幹部“涉網”腐敗案件多發
“85後”左某某曾是西南某省一名鄉鎮幹部,有一天他在手機上看視頻時,突然彈出一個賭博網站,他懷着好奇心點擊鏈接。“最開始,我下的賭注很小,都能贏,嚐到甜頭後,我不斷增加賭注,但輸得越來越多。”左某某説。
隨着越陷越深,左某某開始鋌而走險,挪用羣眾繳納的2019年度新農合醫療基金340多萬元用於網絡賭博,並先後用100多個網貸App“拆東牆補西牆”。2019年,時年32歲的左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鋃鐺入獄。
左某某並非個案。近年來,有多地紀委監委通報年輕幹部“涉網”腐敗典型案例。
今年初,電視專題片《零容忍》披露了安徽滁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95後”幹部張雨傑的案例。張雨傑3年間侵吞公款近7000萬元,而他走上“不歸路”的最初緣由是沉迷網絡遊戲,用公款在網上充值買遊戲裝備。在虛擬世界裏找到自信的感覺令他相當上癮,“後面跟雪崩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河北省南宮市水務局財務股“90後”幹部李曉飛同樣沉迷網絡賭博,短短8個月裏,他挪用、貪污公款1921萬餘元;成都城投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出納、“90後”曾小茗利用職務便利,先後13次將公司賬户內共計1018萬餘元轉入其控制的賬户,將其中880萬餘元用於網絡賭博……
有的年輕幹部因網貪腐,也以網絡作為貪腐手段。據瞭解,不少受查處的國企年輕幹部熟悉網絡,違紀違法手段越發專業和隱蔽,有的甚至利用技術手段竊取計算機辦公系統後台文件。
半月談記者梳理發現,沉迷網絡主播打賞、網絡賭球、開設網絡賭場等詞語時常出現在被查處年輕幹部的通報中。“過去的基層幹部很多根本玩不轉這些新事物。”西南某市一位紀檢幹部説,年輕幹部違紀違法的突出特點就是涉網,而且其貪污、挪用的款項幾乎都被揮霍了,追贓難度大。
入職把關和監管提醒有缺失
年輕人涉世未深,對網絡誘導警惕性不強,容易被大數據“個性化”“精準化”的推送擊中。一旦上當,就會斷送前程。同時,一些受訪基層紀檢監察干部認為,目前玩網遊的大學生數量不小,部分“網癮”畢業生通過公務員考試後,從校門走進機關門,不適應環境,容易在沉迷網絡中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貴州民族大學紀委監察專員辦綜合室主任劉軼認為,個別年輕幹部面臨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壓力,也面臨各種誘惑,如果單位不能把嚴管和厚愛有機結合,及時瞭解掌握年輕幹部的思想動態,就容易對違紀違法行為失管失察。
與此同時,個別部門監管機制缺失也是年輕幹部涉網腐敗發生的誘因。有的部門內控機制不健全、工作程序不規範;有的單位把公章交給年輕幹部保管,任其濫用卻無人過問;有的單位甚至安排年輕幹部同時擔任會計和出納等要職,且領導審批形同虛設。
以左某某案為例,該案暴露出代收資金後“不上交”,收到羣眾繳納的醫保資金後“不入庫”,鄉鎮、業務主管部門對資金“不監督”等制度漏洞。目前,該地紀檢監察部門正配合當地黨委政府深入推進城鄉兩費徵繳工作制度改革,提升工作科學性和監督針對性。
健全制度,防控青春被“網”住
年輕幹部的廉潔自律關係到黨和國家事業的未來。中共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指出,要加強年輕幹部教育管理監督,教育引導年輕幹部成為黨和人民忠誠可靠的幹部。
如何扣好年輕幹部廉潔從政的“第一粒釦子”,這一課題亟待解答。近年來,已有多地紀檢監察部門出台文件,開展相關警示教育活動,預防年輕幹部“因網而腐”。但基層反映,由於網絡隱蔽性強且涉及個人隱私,實際工作中對“涉網”腐敗的對策和辦法仍然不多。
西部某省會城市一國企“80後”出納陷入網絡賭博後,侵吞公款數千萬元。這家企業負責人表示,事後,企業為了解年輕人玩網絡遊戲的情況,專門組織了一次網遊比賽,藉此瞭解大家的網遊賬號等級有多高,會不會有沉迷網絡的可能。
基層紀檢監察干部認為,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應重點監督年輕幹部參與網絡涉賭活動情況,要求其簽訂用網承諾書,建立“涉網”腐敗案例庫,加大相關案件曝光力度。同時,強化教育提醒,經常與年輕幹部談心談話,及時發現其沉迷網絡遊戲、網絡賭博等異常狀態,增強他們“三不腐”的自覺性。
廉政主題剪紙 李博 攝
更重要的是,基層各部門和單位應針對不同崗位的廉政風險點,健全落實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制度,健全財務、會計等崗位定期輪崗制度。對諸如行政審批、行政執法等基層一線重點崗位關鍵人員的教育管理監督,應更加嚴格。
(刊於《半月談》202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