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先後興起的“惠民保”成為當之無愧的“網紅”。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58家保險機構在27個省份參與了超過100個城市定製型醫療保險項目,項目總參保人數超過7000萬。與此同時,關於“惠民保”能否持續、如何發展的討論也是此起彼伏。
有觀點認為,這一險種免賠額度高,消費者買得起用不上;也有觀點認為,“惠民保”遍地開花,可能引發金融風險;還有觀點認為,保險公司看中“惠民保”的政府背書,有圈地賺流量之嫌。筆者認為,作為新興的保險產品,“惠民保”在發展中的確出現了產品設計不科學、投保率低等問題,引發了監管部門和從業者的擔憂,但是從近兩年各地的投保理賠數據和迭代後的產品看,公眾對“惠民保”保持了極高關注度,產品依然有較大發展空間。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惠民保”只是補充醫療保險,主要報銷的是被保險人患病、特別是患重大疾病後的醫療費用。被保險人一旦患有重大疾病,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才是最先接受考驗的保障防線。“惠民保”保費普遍較低,投保環節往往不需要核保,對患有既往症的被保險人非常友好。
其次,“惠民保”探索了商業保險與社保銜接的可能性。既然是探索就有可能走彎路,對此應該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和調整預期。一味地叫好或唱衰對這一險種的發展有害無益。保險產品能否持續經營,要靠長期數據的積累。無論是學界還是業界都應該給“惠民保”發展的空間和時間。
再次,目前各地已經上線的“惠民保”均是保障期限為一年期的短期產品。一旦賠付風險持續上升,保險公司可以通過調整費率、提高免賠額、限制賠付比例等方式降低風險,這為“惠民保”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發展中的問題最終還要靠發展解決。對於“惠民保”遭遇成長的煩惱,各方面的應對措施不應一陣風,更不能一刀切,而應明確定位、規範發展,政府和保險公司各盡其責,才能更好地發揮“惠民保”銜接社保、補充醫療的作用。
(原題為《“惠民保”,仍有發展空間》 作者 於泳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