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年小寒南方雨水多 一起學習如何防寒保暖 科學進補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綜合

據中國天氣網報道,今天(1月5日)進入小寒節氣,常年來看,此時我國大部地區將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南方不少地方前期陰雨日數較多,需注意防範。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閔裕秋介紹,小寒節氣正值三九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嚴寒時期,為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從常年平均氣温來看,全國省會級城市中,大多數都是小寒比大寒更冷。其中,東北三個省會級城市以及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小寒期間的平均氣温低至-10℃以下,比大寒低1℃多。

同時,進入小寒後,6日至7日、9日至11日有兩輪降水過程。中央氣象台預計,6日至7日,江南、華南西部、四川盆地及貴州等地將有小雨,其中貴州和湖南局地有中雨。9日至11日,西北地區東部、黃淮西部、江漢西部等地有雨夾雪或雪;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東部、江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區將有小到中雨。

閔裕秋提醒,南方不少地方小寒前期陰雨日數較多,貴州、湖南局地降水偏多,需注意防範陰雨天氣對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不利影響。

來源:中國天氣網

小寒來臨 意味着一年最冷的開始

小寒時節,又正值三九隆冬之際,俗話説“冷在三九”、“三九出門冰上走”,民間也常有“小寒勝大寒”的説法。於是,小寒的到來,也意味着一年最冷的開始。

上一個節氣“冬至”,地面得到的太陽熱量最少,但土壤深層還有一些熱量可以向上散發,所以並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到了小寒,土壤深層的熱量散失到了最底點,儘管白天稍長,太陽的光、熱略有增加,但實際這是最入不敷出的時期,於是成為全年最冷的時節。

從冬至開始起的計算寒天的“九九”,“三九”是最冷的時段,也總在落在小寒節氣內。《全宋詞》中有無名氏的詞句“小寒時節,正同雲暮慘,勁風朝烈”(《望梅》),正是寫小寒之冷。

既然小寒更冷,古人為什麼要在小寒後又加一個大寒,而不是倒過來排列呢?

原來,中國傳統文化特別講“物極必反”,認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後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後小寒,從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後“回暖”的感覺了,所以把大寒放後面,讓大寒後迅速回歸立春,這才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來源:新華網

小寒必修課:防寒保暖

防寒保暖就是我們小寒時節的必修課了。除了要注意衣物的保暖性以外,更要注意腰、膝、足部的保護,這些部位肌肉、脂肪組織薄弱,身體自身的防寒能力較差,所以穿戴衣物時就要更加註意這些部位的保護,防止寒邪入侵引發疾病。另外,今年冬季天氣寒冷、乾燥、多風,容易誘發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同時也容易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反覆,所以存在基礎疾病的朋友更要多加註意保暖問題。

俗話説:“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我們倒不一定在寒冬臘月天還練什麼功,但是冬季的體育運動確實是不能少的,適當的運動,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增加熱能、提高人體對寒冷的耐受力。比如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練拳舞劍等,都是適合冬季鍛鍊的項目。冬季運動時要注意時間的選擇,室外運動要在太陽昇起後、太陽下山前,風雪霧霾的天氣就不要進行室外活動了。再者冬季天氣寒冷,血流速度慢,肌肉、關節靈活的減低,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準備,防止出現運動損傷。鍛鍊過程中,要穿合適的運動服,待暖身準備活動做好後,可以脱掉厚衣褲進行鍛鍊。鍛鍊結束後,要及時增加衣物,防止受風受寒導致感冒。

來源:新華網

到了小寒的時候,基本是在農曆臘月裏了,陸陸續續的要為過春節做準備,為過年做準備首當其衝的就是要吃好,更何況俗話還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説法,所以小寒時節不僅是冬季進補的最好時候,也是冬季進補食材最豐富的時候。像羊肉、牛肉、栗子、核桃、山藥等,都是大家常規的食物也是冬日進補的佳品,還有各種功能不同的膏方,因為服用方便,也是為大眾所喜愛的養生方法。但是由於現在冬季天氣過於乾燥,所以進補時就要注意避免過量攝入太過温燥的食物,而要注意食用甘涼滋陰、生津養陰、富含蛋白質的清補類食物以及含纖維素和維生素較高的新鮮水果蔬菜,比如糯米、芝麻、豬肉、鴨肉、烏賊魚、梨、橘子、袖子、甘蔗、香蕉、蜂蜜、雞蛋、草菇、山藥、西洋參等等。另外,還需要知道的是寒燥時節滋補不如潤補,適當的煮些銀耳百合湯、石斛老鴨湯、蘆根荸薺湯潤肺養陰,改善乾燥的皮膚、鼻腔、眼睛症狀都是不錯的選擇。

小寒也是中藥房最忙的時候

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製一點,吃到春節前後。

雖然小寒時節是“進補”的最佳時期,但進補並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傳統中醫理論,滋補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

來源:新華網

1.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

如動後冒虛汗、精神疲乏,婦人子宮脱垂等體,宜用紅參、紅棗、白朮、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2.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

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唇蒼白、婦人月經量少且色淡等,應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和首烏等。

3.補陰針對陰虛體質

如夜間盜汗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婦人白帶增多等體徵,宜用冬蟲夏草、白參、沙蔘、天冬、鱉甲、龜板、白木耳等。

4.補陽針對陽虛體質

如手足冰涼、怕冷、腰痠、性機能低下等體徵,可選用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等。陰虛陽盛的體質更宜選用冬蟲夏草、石斛、沙蔘、玉竹、芡實之類,配伍肉禽煲、燉湯水進補。

綜合來源:人民網、新華網、北京日報、中國天氣網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來源於科普中國、科普類微信公眾號及互聯網,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促進科學普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 或對其真實性、準確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知識產權、肖像權、名譽權或其他權利的內容,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 系,我們會及時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