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 題:不平凡的2020:非凡民生舉措温暖中國民眾
新華社記者李鯤、徐揚、宋瑞
“冠脈支架均價從1.3萬元跳水至700元!”臨近年終,中國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在天津開出“第一標”。
作為設在天津的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集中採購組組長,高雪和他的同事們經過了大半年的“靈魂砍價”,打響了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流通亂象“第一槍”,讓無數病患受益。
“只要是從老百姓利益出發,方向就是對的。”全程參與冠脈支架集採價格談判的高雪説,“接下來還有1350億元的高值醫用耗材等着我們去推動,未來還將有驚喜。”
從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中國通過預撥專項救治資金等措施確保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到年中公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將與新冠肺炎治療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用藥納入申報範圍,再到年末冠脈支架降價……貫穿2020年全年的大刀闊斧的“醫改”,是非凡之年中國克服重重困難,用民生舉措温暖民眾的生動縮影。
即將過去的2020年,對中國而言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和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中國不僅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更讓民生得到了空前有力的保障。
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346支國家醫療隊、4萬多名醫務人員陸續從全國各地奔赴武漢,白衣為甲、逆行出征;1月27日至5月30日,中央統籌協調生活物資保障,全國向湖北地區累計運送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超過173萬噸,運送電煤、燃油等生產物資近395萬噸。
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復工復產、恢復經濟最為緊迫的時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印發通知,組織開展對用工集中地區和集中企業“點對點”的農民工專車(專列)運輸服務;財政部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個人和企業的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力度;工信部組織梳理摸排各產業鏈核心配套中小企業,推進協同復工復產……加上減税降費、“房住不炒”等一系列民生舉措的一以貫之、穩步推進,中國經濟社會保持了穩定發展。
今年3月2日,一些建檔立卡貧困户從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經過1400多公里長途跋涉來到天津,“點對點”進駐企業,實現就業。中建鋼構天津有限公司供圖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住就業就穩住了民生基本盤,也穩住了社會基本盤。中國政府釋放出強烈的“就業優先”政策導向,並打出一套“六穩”加“六保”政策組合拳,有力拉動了經濟回彈復甦。
曾經因疫情耽誤找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小郭説:“今年終於可以踏踏實實過個年了,不用擔心回家被看作‘待業青年’。”
通過天津市人社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台”幫助小郭找到工作的“就業紅娘”林廣瑞,是個身高一米八多的小夥子,“看到小郭的登記信息後,我第一時間跟他取得聯繫,對接有關企業,最終幫他圓夢。”
“這些既強有力又富有創新的政策舉措,有力地支撐起非常之年的非凡民生之舉。”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唐任伍説。
今年4月16日,遼寧省鞍山世捷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無塵潔淨車間內,工人趕製口罩。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遼寧,今年截至12月中旬,全省已累計為近10萬户企業核發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39億元,幫助企業穩定就業崗位418.7萬個。
中國電商平台美團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在遼寧工作的騎手已經超過11萬人,來自省內就地就近就業的騎手約佔八成。這其中,又有超過2000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户。
這一年,中國的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100萬人,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市場供應充裕,價格基本穩定。
2020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脱貧攻堅之年。年初剩餘的551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5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在疫情“加試”下,一邊“戰疫”一邊“戰貧”,成為特殊之年的特殊印記。在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今年2月以來,天津食品集團投資的河北津墾奧牧業有限公司分批覆工。
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當地建立了“百萬只優質肉羊產業化扶貧基地”,近千户建檔立卡貧困户“入股分紅”。公司還自籌資金購買母羊,以份養自繁方式帶動貧困户增收。
“去年7月我從公司領了80只母羊,今年幾百隻小羊羔陸續出生了。”57歲的韓鳳祥對自己脱貧信心滿滿。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2021年的具體民生舉措也已提出。
對照“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得到突出強調,一幅更長的中國民生畫卷正在徐徐打開。
“以百姓心為心,這是‘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重要密碼。”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孫熙國説,“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的血肉聯繫,就是在一件件民生工作中不斷密切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