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6日盤後,特斯拉發佈了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4.38億美元,創史上最高季度盈利紀錄。
這個數據看上去很美好,但資本市場卻給出了差評:次日,特斯拉股價收盤大跌4.53%,市值蒸發3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82億元)。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特斯拉盈利不是靠賣車,而是靠賣碳積分和炒比特幣,對於一家主機廠來説,這簡直是不務正業,這跟賣房、賣股權的海馬汽車又有什麼區別?
雖然特斯拉已經連續七個季度實現盈利,但是仔細分析財報,特斯拉盈利的秘訣都靠賣碳積分,這與其年銷量高達50萬輛、市值在全球車企中遙遙領先的身份地位根本不匹配。從這個維度分析,特斯拉的估值是被嚴重高估了。再往後,它的日子會很不好過。
賣“碳”11年獲利42億美元
01
特斯拉的盈利之路,其實就是賣“碳”之路。
美國和歐盟都對汽車行業實施嚴格的碳排放管理制度,未達標者會被重罰。以歐盟為例,2020年歐盟範圍內所銷售的95%新車碳排放平均水平需到每公里不超過95克,超出部分將受到每車95歐元/克/公里的處罰。大眾集團就因未能達到歐盟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將面臨超過1億歐元的罰款。
超標車企為了不被罰款,只能斥巨資向新能源車企購買碳排放積分,作為全球電動車銷量最高的特斯拉自然坐收漁人之利。
但是特斯拉賣碳積分,可不是這兩年的事,而是始於2010年。因為,從2009年開始,美國加州就開始實施零排放汽車法案,要求車企達到一定零排放積分,後被其他11個州採納。
(特斯拉2011-2018年碳積分收入,圖源:彭博社)
截至目前,特斯拉已經賣了11年的“碳”,據不完全統計,累計收入已經超過42億美元。
特斯拉是什麼時候開始賺錢的呢?2019年第三季度,當季淨利為1.43億美元。
2020年,斯拉首次實現全年盈利,淨利潤為7.21億美元,而這一年的碳積分收入是15.8億美元,去除這部分收入,全年淨利應該是-8.69億美元。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盈利4.38億美元,減去碳積分收入5.18億美元,淨利潤為-0.8億美元,若再減去炒比特幣賺的1.01億美元,實際淨利應為-1.8億美元。
這樣來看,特斯拉盈利完全是“勝之不武”,不是靠賣車,全靠賣碳積分。
所以,特斯拉2021年Q1財報出來後,雖然總體表現不錯,總營收同比增長74%,淨利潤達4.38億美元,創史上最高季度盈利紀錄,但股價卻在第二天大跌4.53%。
特斯拉的好日子已經到頭了
02
隨着新能源汽車窗口期的到來,成立近18年的特斯拉這兩年過得很是愜意,新車年銷量已達50萬輛,穩拔頭籌,市值也在全球車企中遙遙領先,但其自身汽車業務居然還未實現盈利,這簡直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情。
本週二股價大跌後,特斯拉目前總市值6764億美元,比排在第二的豐田汽車(2136.25億美元)還多出兩倍多,正常人都會拋出疑問:資本市場是否高估了特斯拉?高估了多少?
當下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的追捧已經逐漸失去理性,這裏面既包括長期看好新能源汽車的長線投資者,也包括只想迎着風口大賺一筆的短線投機者,後者正是新能源汽車泡沫的幕後推手。特斯拉的投資者中,顯然有不少這樣的短線投機者。
雖然新能源汽車如今風頭正盛,但特斯拉往後的日子會更難過。
為什麼這麼説?
首先,特斯拉在產能爬坡階段,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出現安全隱患,Model 3集中出現剎車失靈問題就是由此而來,馬斯克也曾承認“解決Model 3產能之路就是通向地獄之路”。終有一天,特斯拉要為這些不負責任的行為買單,而這一天已經來了。
近期,特斯拉質量問題集中爆發,“剎車門”和自動駕駛系統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其在中美兩國備受指責,並遭遇嚴重的品牌信任危機。
另一邊,競爭對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強大,傳統車企加快轉型步伐,推出了極氪001、福特mustang mach-e等有力競品,另外還有華為、小米、蘋果、百度等新的競爭者出現,而且華為、小鵬等對手的智能技術都很強大,對特斯拉造成很大的威脅。
從經營維度來看,特斯拉通過零部件本土化和改用磷酸鐵鋰電池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實現汽車銷售毛利率連續增長,但如今原材料不斷上漲,生產成本壓縮空間越來越小,要提升毛利率越來越難,加上汽車業務一直沒有真正實現盈利,這將給特斯拉帶來不小的經營壓力。
特斯拉本來有着很強的品牌和技術優勢,只是一手好牌卻被自己打爛了,如今四面楚歌,未來的日子大概率不會好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