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3日消息(記者李攀奇 胡勇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從改革開放之初就長期擔負飛機播種和防風治沙任務。39年來,他們作業面積2600多萬畝,在荒漠地區、沙漠地帶築起一道道綠色屏障,助力脱貧攻堅,創造生態奇蹟,書寫下“聽黨指揮、勇於擔當”的壯麗航跡。
“嘴裏是沙,碗裏是沙,吃的飯裏都是沙,睡一覺起來就成兵馬俑……”直到今天,説起30多年前的陝北榆林,陝西省治沙研究所所長石長春還是止不住地搖頭。“沙進人退”的困境下,當時的榆林人從未想過,這座曾被預言即將消失的城市,有朝一日會成為陝西的畜產品基地和糧倉。
一場冬雪過後,行走在榆林城郊的石長春向記者揭曉了答案,從黃沙漫天變身綠野沃土,奇蹟的根源,正是身旁由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撒下的這一片片飛播林。石長春説:“沙漠里人進不去,機械也進不去,咋辦?要造林太困難了。飛播治沙就是個高招,把種子往下一飛,靠自然的力量全部埋進去,到了雨季就長出來,成果非常明顯。原來不毛之地植被的覆蓋率都非常低,為1.5%,沙區到現在有45.2%,已經非常高了。”
飛機播種,防風治沙,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的綠色航跡,始於改革開放初期。那時,生態治理引起國家高度重視,而飛播造林規模大、速度快、成本低。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這個大隊官兵作為先行者,面對的是無資料、無設備、無經驗的開拓性工作。大多數時候,他們只能在土坡上推出臨時跑道用於起降,有的跑道從空中看像一根火柴棍,有的跑道盡頭就是懸崖峭壁。大隊長辛嘉乘坦言,駕駛飛機在荒漠裏播種,難度並不亞於搏擊空天戰場,“播帶是一條一條平行的,這邊是起點,那邊是終點。第一時間準確進入起點,進去後嚴格壓着線飛,如果不嚴格壓着線飛,種子就不知道飄哪兒去了。再一個技術難點,從終點退出要準確再進入下一個起點,繼續下一條帶的工作,轉彎要一次成型。”
50米,一棟18層大樓的高度,是飛播任務的最佳高度。不同於翱翔萬米藍天,超低空作業意味着飛行員遭遇險情時,處理時間將更為有限。有一年初夏,為了搶奪雨季窗口期,原該大隊飛行員李睿在任務返航時遭遇了最不理想的情況——暴風雨。李睿説:“我幾乎看不見跑道,模模糊糊知道大概是在這個方向。飛機落了兩次沒落下來,你想讓它往左,它不一定往左,想讓它往右,它不一定往右。落地以後,機務的一個機械師要過來推飛機,過來後手就發抖,説終於下來了,跟我們握手時已經哭了。”
綠了大地,暖了民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賦予了官兵飛播任務新的時代內涵,大家更加堅定了“定讓沙漠變綠洲、不播成林不收兵”的決心。近年來,他們自主研製的空中可調式定量播種器等新技術、新器材投入使用後,飛播造林的落種率、存活率等多項指標達到先進水平。飛行員張建剛説:“越深的山裏邊越貧困,更需要我們去幫他們改善樹種。有了這個設備後,就可以沒有死角。我們從設備上把兩頭的端點經緯度輸上,(種子)從設備裏面開始飛,實現了全覆蓋,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年節省幾十萬元。”
從高原土坡到秦嶺深處,從內蒙古腹地到毛烏素沙漠邊緣,39年來,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的飛播航跡遍及內蒙古、四川、貴州、陝西等7省(自治區)130多個縣(市)。他們的飛播林聚成塊、連成片,為當地民眾送去了綠水青山,也帶去了“金山銀山”。
“走遍了山山水水,美不過遼闊的草原……”冬日的陽光下,阿拉善左旗的蒙古族小夥寶紅,開心地唱起歌曲《我的根在草原》。短短几年間,他家的收入翻了幾番,還開了一家樂器琴行。截至2020年底,當地35户建檔立卡貧困户由於飛播造林帶來的經濟效益,全都過上了致富的新生活。寶紅説:“我們每年也會舉辦花棒節,到了花棒開花的時候,風景非常美。現在牧區的好多牧民開始訓練駱駝和馬,遊客來了可以放心騎。一年下來,好的情況下,小店年收入可達十萬、二十萬元。空軍確實為家鄉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這是我們牧民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