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央蘇區水利史陳列館全新開館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綜合

中國日報6月30日電 6月28日,在慶祝建黨百年之際,江西瑞金中央蘇區水利史陳列館全新開館,暨中央蘇區山林水利局舊址陳列館升級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江西瑞金是著名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共產黨人的文韜武略在這裏試驗過、預演過,而共產黨領導的水利事業同樣是從這裏起步。據瞭解,早在2002年9月,在水利部的支持下,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山林水利局舊址得以修復,並被授予全國水利系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舊址修復後,全國各地黨員幹部和青少年紛紛前往舊址參觀學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且參觀學習人數逐年增加,為弘揚傳承蘇區水利精神、傳播水利正能量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是建黨100週年,是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90週年,為進一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適應新發展階段對紅色治水文化傳承弘揚的要求,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江西省水利廳和贛州市水利局對中央蘇區紅色水利資源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對原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山林水利局舊址陳列館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

當天一早,陳列館中人頭攢動,在這裏人們感受紅色基因的脈動,重温不變的治水初心。陳列館展廳分為前言、結語及三大篇章。進入大門,沿着回字形動態參觀路線,九十年前共產黨領導人民治水的“偉大的開端”躍入眼簾。

正前方中央的序廳主形象牆上為“水利豐碑”歷史浮雕組合,展現着中央蘇區政府領導人民治水的“六個系列第一”。第一個水利政府機構——山林水利局,第一個水利著名論斷——毛澤東同志提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第一處農村飲水工程——瑞金紅井,第一個水土保持工程——興國縣長崗鄉“烏砂山”水土流失治理,第一座農田灌溉工程——瑞金東華陂,第一個水利施工標準——堤高4尺、底寬7尺、頂寬3尺的河堤修築標準。……一個個贛南蘇區水利創造的光輝的共產黨水利事業第一,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們服務的赤誠初心。

展廳左側,依次分別是“建政立制 發展起步”“興修水利 奪取豐收”“改天換地 闊步征途”三大篇章。以紅色為主基調的展廳內可謂“移步換景,故事相連”。駐足於一件件銘刻着歷史印記的文物、文獻、照片面前,透過文字介紹,循着時間脈絡,時光彷彿倒回90年前。

第一篇章“建政立制 水利起步”中介紹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如何設立水利機構、命脈立論、頒佈律法、全民動員的過程。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黨和蘇維埃政府對水利事業非常重視,毛澤東同志在這裏提出了“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著名論斷。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在中央土地人民委員部專門設立山林水利局,這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歷史上第一個領導水利建設事業的政府機構。

第二篇章“興修水利 奪取豐收”將軍民合力修築塘壩、車水抗旱、挖井解困、保護水土的故事次第道來。尤為引人注目的是,視頻《蘇區第一陂紅色東華陂》將1933年毛澤東在瑞金葉坪親自帶領區、鄉民主政府幹部動工修建了第一座農田灌溉工程——瑞金東華陂引水工程,從而使過去流傳的“七里段、沙子崗,十畝農田九畝荒;早上湯、晚上糠,攜兒帶女去逃荒”的民謠成為歷史,徹底改變當地的乾旱狀況的歷史故事娓娓講述。屏幕前東華陂的模型沙盤,以實景微縮效果使觀展者彷彿置身實地。

過道邊故事牆上巨幅的剪紙將紅軍會師瑞金,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軍民共作,興修水利,紅軍長征轉移等場景一一呈現。一件件蘇區報紙、刊物、文件書籍,錯落陳列在玻璃展櫃中。感應投影屏幕前,蘇區軍民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戰天鬥地、惠澤民生 ”的一段段史料交替上映。

在那段激情歲月中,在山林水利局的組織下,廣大軍民開渠築壩,打井抗旱,車水潤田,使水利事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農業生產連年豐收,支持了前方打仗,改善了蘇區軍民的生活,為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第三篇章展現的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央蘇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農業生產迅速恢復。經過幾十年的接續奮鬥,蘇區水利建設有了長足進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蘇區水利事業步入了快速發展軌道,奔流之水惠澤萬千民生。

感慨於苦難深重的舊中國,振奮於翻天覆地的新時代,感動於一代代仁人志士的奮鬥與犧牲……參觀者在陳列館裏尋覓到的點滴歷史細節,無一不在講述九十年前的開端何其偉大,講述為什麼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當觀展者即將離開,那座恢弘的浮雕帶給人回味與力量,它的上方有醒目的八個大字——“飲水思源,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