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哥:重陽節最淒涼的對話: 因無兒女温暖, 老人只求儘快離世

  眼瞅着幾度夕陽紅,重陽節又要到了。

  曾幾何時,有人採訪一位耳背的老人,問他:“你幸福嗎?” 老人坦言:“我不幸福,我姓曾。” 後來這個神回覆還變成了大家津津樂道的段子。

  但今年再問出這個問題,答案就不會像上邊那麼輕鬆幽默了,而是讓我們感到汗顏和無地自容。

  “不幸福,不想活了。”這是我在問一位73歲的老太太所得到的回答。

新聞哥:重陽節最淒涼的對話: 因無兒女温暖, 老人只求儘快離世

  不養了

  老人看起來精神矍鑠,身子骨尚硬朗,但為何會情緒突然激動,説出自己年齡大了,不希望活着的話?

  我沉默了一陣,問老人原因,老人説:你還是年輕人,有時間我希望你多回家看看父母。

  我告訴老太太,我常年在深圳,父母在老家,基本上一年才能回老家一次。老太太聽了也很無奈,沉默了半晌,吐出一句:“現在的孩子,從他們身上都體會不到一點兒温暖,我恨不得早死!死倒不怕,就怕有話都沒人説。”

  聽她説,三個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問她要是子女回來,給她帶什麼她會高興一點兒,她説:“我什麼都不要,就回家看看,多説幾句話就行。”

  孩子之所以不孝順,感慨地説:“孩子之所以不孝順,就是從我們這一代慣的,下一代更慣。把他們慣壞了,所以要讓他們再在身邊儘儘孝,那是不可能的,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就跟養花種草似的,你怎麼培育的,出來的就是什麼花,沒有重來的機會。希望孩子能多回家陪陪我們,這也只是希望而已,要是子女心裏沒有父母,永遠也不會有。”

新聞哥:重陽節最淒涼的對話: 因無兒女温暖, 老人只求儘快離世

  慣壞了

  我替這位老太太給他的女兒打了個電話,沒想到對方的回覆言辭更加激烈。

  “我的父母,從小對我不是打就是罵,心情不好反手就是一個嘴巴。把小孩長大對於他們來説就等於是種一棵搖錢樹...在老家陪着他們,他説你是啃老,於是我出去自食其力打工賺錢,一年到頭回到家聽到的就是各種責備,要不就是誰誰家的孩子多有能耐,當了大老闆,買了幾套房,給了父母多少錢...這樣的家,我跟我老公孩子不回去也罷!也別把我媽想得太委屈,世界上真的就是有很多不愛孩子的父母,重男輕女。而不幸的我剛好有重男輕女的家長,從小受的委屈多了,我還不想活呢!”

  “我媽也知道,兒女在外面也不容易,還跟你説兒女不孝、自己生不如死這種話,這樣的話讓我怎麼抬頭做人啊,不知道的認還以為我把父母怎麼了呢!”

新聞哥:重陽節最淒涼的對話: 因無兒女温暖, 老人只求儘快離世

  壓力大

  似乎都有道理,我也陷入了思索當中。重陽節將至,但究竟子女要怎麼做才算是真正地孝敬老人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64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聞哥:重陽節最淒涼的對話: 因無兒女温暖, 老人只求儘快離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