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靠天賦嗎?其實並不是這樣,孩子自身的條件固然重要,但能否成才還在於從小長到大的原生家庭。
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後必定是堅實可靠的家庭。一個家庭,不一定要給予孩子最頂級的物質財富,但該有的精神財富一定不能少。
貧窮家庭出來的孩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內心都帶着貧窮、沒有自信的孩子,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我不行”,在現實中被人際和工作困擾。
如果希望孩子能有好的未來,不能把責任都託付給學校,更多還需要家庭的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性成長氛圍,而好的家庭,往往具備以下四種因素。
一、關係和睦的家庭
黃磊曾經説過,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並非是送他到最名貴的學校,而是在家庭中,父親愛着母親,父母愛着孩子。
很多時候,夫妻之間會存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爭執,但他們最終都是為了孩子好,與其分別把重心託付在孩子身上,不如為孩子創造一個關係和睦的家庭。
每天充滿爭吵的環境,時刻充斥着壓力,像炸彈一般不知道什麼時候爆發,這樣家庭氛圍長大的孩子,是極度痛苦的,他們缺乏安全感,容易陷入敏感的狀態,把父母的爭執都歸咎於自己。
從小就養成自卑的性格,這種自卑感,是深入骨髓裏的,會反應在今後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際上他們因為自卑,沒有價值感,所以時刻都想到他人身上找安全感。
他們會因此喪失自我,成為大家口中的老好人。遇事不拒絕,有苦説不出。在工作上,他們不敢接受挑戰,害怕困難,形成迴避型人格(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總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害怕別人的批評與建議。
在戀愛上,更是由於父母的不和諧而懼怕戀愛甚至結婚,從父母身上他們間接習得了婚姻生活的不悦,所以,對於自己的情感也選擇了自我封閉,拒絕與異性交流。
而和睦家庭長大的孩子,從小在愛的環境里長大,他見識了父母相處的方式,這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的孩子懂得如何去愛別人,內心更飽滿。
家庭是社會的縮影,孩子在家庭的表現模式自然會應用於社會中,而他們從小的自我意識並不夠完善,這一切都是由父母在生活中教賦給他們的。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家,是一個孩子走出去時的底氣,有了家庭的支撐,他們才能在茫茫人海中堅定自我,不會隨時陷入自我的否定之中。
二、立規矩的家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性的本質是懶惰的,沒有外在條件的束縛將會使孩子不知道正確的三觀,隨時踩踏在違法邊界。
人們常説,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很多人都會以孩子小、不懂事而對孩子的行為選擇忽視,可正是因為他的小,才更應該重視,從小教育他好的思想觀念,勿以惡小而為之。
郭德綱,雖然學歷不是很高,但他在教育孩子方面讓人敬佩,從小為兒子郭麒麟樹立了很多規矩,特別是在德雲社裏是很注重輩分的,他教導郭麒麟更是要尊師重道。
所以,無論在何時我們都可以看見,只要有長輩在的地方,郭麒麟都會攙扶。郭德綱有一句育兒經説得特別好:小的時候你讓孩子享受了,沒有管教好,那麼長大後社會便會替你管教孩子。
可見,一個家庭的規矩有多重要,給孩子一把尺子,讓他學會好好走路。
三、有責任感的家庭
互相推諉責任的家庭只會讓孩子打小在一個責任感缺失的家庭長大。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責任感,所以遇事便會產生和其父母一樣的行為。
而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如何擔得起自己工作、學習、生活的重擔?當機遇來臨時也不會交給一個無責任感之人,能力上的缺失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連社會的立足的資本都沒有。
四、有上進心的家庭
想要孩子能成才,得源源不斷地去追求理論,求知若渴,他得有一顆不斷進取的上進心,而這種力量來自家庭。
有上進心的家庭會成為孩子的榜樣,他自己也會朝着父母的那樣去努力,沒有上進心的孩子只會用小格局看世界,他們看不見更加美好廣闊的世界,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目前的狀態便是最好的。
家庭可以不富裕,但孩子的心一定要充實。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Gener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