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爺爺”堅守大山38年 為6000多名兒童接種疫苗
“疫苗爺爺”堅守大山38年被稱“最美”
走了10萬多公里山路,騎壞4輛自行車5輛摩托車,為6000多名兒童接種疫苗;他説願繼續幹下去
63歲的王春生還堅持在一線,到村裏給孩子打疫苗。受訪者供圖
王春生曾被這樣的場景擊中:湘北山村遭遇麻疹疫情侵襲,村民跪地求天,拜請巫師,卻多次將醫生擋在門前,最終,村裏20多個孩子感染離世……
這是1975年春天,發生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安鎮的事情。當時的王春生還是鎮上一名“赤腳醫生”,曾參與搶救的他,至今回想起這段往事,仍覺“心怦怦跳”。
3年後,他穿上白大褂,成為鎮上唯一一名防疫醫生,用懷裏的藥箱給山民打開一條通道。這條通道連接着西安鎮6000多名兒童的兩個世界:一個落後閉塞,一個健康光明。
山路崎嶇悠長,王春生38年間走了10萬多公里,騎壞了4輛自行車5輛摩托車。在他的努力下,近10年來,西安鎮沒有發生過一例麻疹、乙腦、流腦,未發生過重大傳染病流行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日前,他的經歷被拍成短片在網上熱傳,被人稱為“疫苗爺爺”。63歲的王春生笑稱,自己接種過的孩子最大的都30多歲了,跟父輩“見了就躲”不同,他們會主動抱娃上門打疫苗了,“這個‘爺爺’,當得很滿足。”
“心怦怦跳”的記憶
西安鎮依山而建,舊時貧窮閉塞。生長於斯的王春生記得,30多年前,村民們一年種出的糧食還不夠一家人吃,“不少人一輩子沒出過村。”更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遭遇疾病時,如果草藥治不了,村民就靠“祈福”治病。
王春生十幾歲的時候,跟着“學醫潮流”,在一名老醫生手下學藝。1971年,他成為“正規軍”,進入西安鎮衞生院工作,想着能給村民治些“神靈”治不了的病。沒想到,3年後,他遇到了一次讓他終生難忘的疫情。
1975年春天,西安鎮薛家衝村暴發麻疹疫情。王春生稱,當時的村民不懂防控和救治,認為這是“得罪神仙后老天給予的懲罰”,求神拜佛、請巫師驅趕“瘟疫”,將參加救治的醫護人員拒之門外。參與搶救工作的王春生和同事們有力氣使不上,最終,村裏20多名兒童因此病故。
王春生每次提起這段經歷,都覺得“心怦怦跳”。他認為,這場死亡悲劇本可以用“防疫”規避,而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村民對醫學的抗拒。
西安鎮有“一腳踏三縣”之稱,是桃源縣山地面積最大的鄉鎮,一萬餘人散居在200多平方公里的大山區。每年都有新生的孩子,也預示着,每年都有孩子感染麻疹等疾病的可能。而在當時,還沒有固定的防疫醫生進山開展工作。
“這些孩子得有人管。”王春生暗下決心。1979年,他正式接下鄉鎮的防疫工作。披上白大褂,挎着冷鏈箱,王春生再次走進大山,這一走,就是38年。
過去38年,人稱“疫苗爺爺”的王春生,常常像圖中這樣,翻山越嶺挨家挨户給小孩打疫苗。視頻截圖
10萬多公里山路
大多數時候,王春生都是獨自進山。
王春生回憶,那時候他的工作是,每天背上疫苗,到各個村子裏找小孩子。山裏沒有公路,只能沿着村民一腳一腳趟出來的石路走。那裏的山平均海拔560米,800米以上的山峯有3座,鎮裏20多個村子隱匿其中。
“有的同村兩户人家之間,都要走10多公里,平均一天下來,要走30多公里。全鎮的村子走完,要花一個多月時間。”為了不落下一户人家,王春生每隔半個月就要進一次山。
為了提升效率,王春生買了自行車代步,10年間,他騎壞了4輛自行車;1992年,他又花了一個多月工資買了一輛摩托車,之後,又陸續換了5輛……根據推算,過去38年,王春生已經行走了10萬多公里山路。
常年忙着在外給孩子接種的王春生,竟因此錯過了救治女兒的機會。
1986年早春,冰天雪地,王春生進山巡醫。1歲半的女兒感染麻疹,反覆高燒,妻子想通知王春生回家,卻無法聯繫。7天后,雪融了,妻子抱着衰弱的女兒出現在衞生院時,王春生才知道家人的遭遇。
回想起那段“不管不顧”的大山歲月,王春生覺得那時候自己像個“野人醫生”。
還有很多次,差點出不了山。
他説起2012年的一個雨夜。“巡查一天後,我騎着摩托車從村裏回家,路很滑,車把突然失控了,我連人帶車掉進路邊一個10多米的深溝裏。”王春生描述,當時,自己的胸部被撞到,兩根肋骨和左手無名指斷裂。幸好,自己的呼救喚來了行人。
村民從抗拒到“抱娃上門”
山路換了公路,但防疫的路並沒有變得輕鬆。很長一段時間裏,村民把揹着藥箱滿山轉的王春生當作異類。
“很多村民一輩子沒打過針吃過西藥,他們覺得,給沒生病的孩子打針‘很可笑’。”這種抗拒,曾給王春生帶來不少麻煩。他記得,自己最初進山時,村民得知他的來意後,甚至連一頓飯都不願招待,到了晚上,還得為找人家借宿發愁。有户人家,因為孩子沒有接種疫苗,成為王春生的“關照對象”,但往返幾趟都遭到拒絕。“最後男主人見到我就躲開。”
後來,王春生意識到,防疫宣傳要比接種更重要。於是,每次進村,他都要捆上一摞宣傳材料,挨家挨户“嘮”。王春生心細,除了宣傳防疫,知道村民進出不易,每次來,他就帶上肥皂、火柴等日用品,發給有需要的人家。
時間長了,村民慢慢接受了王春生和他背後的藥箱。甚至,開始有村民主動抱着孩子去鎮上衞生院打疫苗。
前些年,村裏不少年輕父母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多了起來,對預防接種認識不足的老人在家看管。2009年,負責普及兒童防疫工作的王春生接到消息,一個村有部分村民集體拒絕讓孩子接種麻疹疫苗。王春生跨上摩托車就向30公里外的村子趕去。為了爭取時間,騎不動的山路就推車走,1個小時後,王春生一身泥濘的出現在村民面前。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説後,每個村民都在《接種告知書》上籤上了“同意接種”。
這樣的經歷在王春生看來,都只是稀鬆平常。讓他最高興的是,如今的村民不再像從前那樣躲着自己,“現在每一户村民都認得我,進村喊我‘王醫生’,願意拿家裏最好的東西招待我,這是他們對我工作的認可。”
63歲的王春生被返聘回西安鎮衞生院工作。受訪者供圖
“能幹到哪就幹到哪”
王春生今年63歲了,被返聘回西安鎮衞生院繼續工作。他還常常帶着年輕醫生進村。
有村民跟王春生開玩笑:“王醫生,你一來就把小孩弄哭,但我還是要感謝你,保護了我們幾代人。”
官方數據顯示,近10年來,西安鎮沒有發生過一例麻疹、乙腦、流腦,未發生過重大傳染病流行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今年七月,王春生在全國“尋找最美接種醫生”公益活動中榮獲全國“十佳最美接種醫生”稱號。最近幾年,西安鎮適齡兒童單苗接種率始終保持在全縣前列、全程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安全接種率達100%。
王春生也算過一筆賬。防疫工作38年來,他親手接種的兒童已經超過6000名,其中年長的如今已經30多歲了。
前幾天,一則記錄王春生事蹟的短片在網上熱傳,數萬網友為其點贊,還給他起了個稱號――“疫苗爺爺”。已經半頭銀髮的王春生笑稱,自己很喜歡這個稱號。“現在接種的已經是孫子輩的孩子了,不知道自己能幹到哪,願意一直幹下去。”
新京報記者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