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養”——怎麼“養”才是“教”?

在文章的開頭,我想請大家看一組數據:

在中國,79.7%的家庭存在祖輩(包含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參與兒童家庭教養的現象:

學齡前:超七成家庭存在祖輩參與家庭教養,兩者比例分別為77.7%和72.9%。

小學階段:祖輩參與家庭教養比例仍是多數家庭的選擇,佔比達到60.1%。

父輩為主祖輩為輔的聯合教養形式成為過半家庭的選擇。

由此可見,中國的隔代教育正在成為一種主流。

本文將從隔代教養的利弊,以及作為父母如何更好的應對“隔代教養”來展開。

什麼是隔代教養?

狹義的隔代教養指的是祖父母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其父母或是因為離婚、死亡、遺棄等原因而完全沒有撫養孩子。

此種隔代教養經常可能衍生許多問題,也易陷入經濟弱勢的窘境,因為爺爺奶奶已年邁、沒有工作能力,卻又還要照顧孩子。

若是長輩年紀太大,在教養孩子上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世代的隔閡也會加劇此種狹義的隔代教養經常會出現“年紀大的辛苦,年紀小的抱怨”之情形。

我們一般常聽到的隔代教養則是廣義的隔代教養,指的是長輩協助照顧孩子。通常出現在雙親皆須工作的家庭,比方上班日孩子住在長輩家、父母週末才帶回;或是全家與長輩同住,父母親每天下班後再接手照顧孩子等,依每個家庭的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教養型態。

這種隔代教養的特點在於長輩所扮演的角色僅為“協助”而已,父母親仍為主要照顧者。即使大部分的時間孩子都由長輩照護,不過真的發生事情時父母仍會到場處理。

隔代教養的好處:

1.對中國的不少老年人而言,能夠照顧孩子,是晚年生活的一個期待,希望自己能夠為家庭多做貢獻,增加老人在在家庭當中的存在感,也會提升老年人的自信心。

2.對都在工作崗位上的父母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既能讓孩子得到照顧,又可以兼顧到自己的事業,保證生活的平衡性。

3.對孩子而言,大多數老人在照顧孩子方面,相比父母會更加有耐心,也更加有經驗,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能夠得到更全面的關注,對孩子的健康發展也有一定的好處。

4.如果是老人和父母同住的情況,如果雙方關係處理的不錯,孩子會從小接受父母對老人的照顧和孝順,對孩子仁義孝道的培養是非常有好處的。

5.老人和父母,在經濟方面可以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有助於家庭的團結。

隔代教養的問題

1.孩子在性格的培養上,可能會遇到問題。

老人對孩子更加容易溺愛,一方面是由於老人年紀比較大,寬容度更高,對孩子的規則意識更少;另一方面是,老人畢竟是隔了一代,更容易擔心孩子的安危,希望孩子更開心,反而容易對孩子縱容。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產生自我為中心的特質,讓未來的教養更加困難。

其次,由於老人和父母的教養觀念不同,容易造成一些爭執,孩子就會因為和不同的養育者在一起的所遇到的規矩完全不同,於是造成孩子內心的混亂和不安,性格也會更加的敏感和脆弱。

2. 會導致親子關係隔閡

親子隔閡包括兩個層次:

一是父母與孩子的隔閡。在隔代教養中,由於父母沒有時間或者精力照顧、教育子女,使得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減少,從而產生疏遠感。

而此時正是孩子最需要父母關愛的時候,在大量的母嬰研究當中發現,子女與父母的不安全依戀,會極大的影響孩子在未來和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

二是父母與老人的隔閡。當老人成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會非常困難,因為老人會有自己的態度和想法。因此,很容易因為孩子的 教養觀念不一致,而引發父母和老人的矛盾,從而影響家庭和諧。

老人都是很寵溺孩子,對孩子的很多需要不加思考的滿足,都不設立規則。

3.對孩子發育發展方面的影響。

大多數的老年人,由於其受教育水平以及身體能力所限,不能給予孩子足夠的語言、動作等方面的發育刺激。

尤其在0~3歲早期教育中,孩子需要大量的陪伴和帶領,通過感知世界上不同的事物,傾聽不同的聲音等方式,來刺激神經元的發展。

而老人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會無意識的阻礙了孩子的發育進程。

如何更好的處理“隔代教養”

通過上面的“利弊”分析,大家可以看到,本質上,隔代教養問題並不是如何養育孩子的問題,而是一個家庭關係問題。

良好的家庭關係中,即便是隔代教養,大家也能很好的分工合作,培養出健康的孩子;而充滿爭吵和鬥爭的複雜家庭關係中,孩子是最大的受害人。

那麼,如何處理好隔代教養中的家庭問題呢?

首先,要記住兩個原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具體的實施要點法如下:

1.明確分工,合力協作。

在隔代教養的環境中,父母要和老人商量,在養育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到底誰來負責。比如,可以讓老人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父母負責孩子的遊戲與教育。

而且,一旦確認責任人以後,絕對不可以因為“看不慣”而互相干涉。

因此,我建議家庭可以開一個小會議,把每個人負責的事務用紙寫下來,貼在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地方,萬一有些矛盾或者越界,就有據可查。

2.作為父母,要能夠對祖輩的付出常懷感恩

父母常常會對祖輩的教育理念有所詬病,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時代在發展,人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改變。

但是,無論老人做的有多麼的不好,都要記住,是自己在依賴長輩的照顧。

這是老人額外的付出,而不是應該必須要做的事情,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挑剔。

3.在育兒理念發生衝突的時候,善於向老人撒嬌。

具體的是——兒媳負責公公婆婆這邊,女婿負責岳父岳母那邊。切勿直接指責,要懂得使用“三明治”的溝通方式。

A:先肯定老人的出發點是好的;B:再婉轉巧妙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商量式的口吻和老人家尋求育兒理念一致;C:撒嬌地告訴老人家,我相信你可以幫孫子培養的像兒子女兒一樣優秀。

4.從小教育孩子要能夠體諒老人的付出,並讓他知道父母和祖輩在教育方面,目的是一致的,哪怕有些爭執也可以順利和解。並告知孩子,長幼有序,尊重老人,尊重父母。

最後,提醒一下各位讀者,隔代教養是在當下中國社會環境下不得已的一個選擇,當一對夫妻要成為“父母”時,意味着對孩子要承擔足夠的責任,不能隨意的把孩子扔給老人,一走了之;也不要以工作為藉口,遠離孩子的成長需要。

養容易,教不易。

原創:姚姚責任編輯:一隻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4 字。

轉載請註明: “隔代教養”——怎麼“養”才是“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