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個人的品德,就看他對待父母的態度。
對待外人,或許可以掩飾真正的感受。只有在親人面前,才會肆無忌憚暴露出真實的面目。
周國平曾説:“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能做到不挑剔,那就是種教養。”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都包容不了,請問,他還能包容誰呢?
很多時候,對父母的態度,決定人一生的風水。
01
父母把我們養大,我們理應孝敬,這本是正常的事。
我們給他們生活上的享受,一旦態度有偏差,他們就會變得敏感且小心翼翼。
電視劇《老有所依》裏的江木蘭,是個孝女,因為父親有眼疾,從老家接到城裏醫治。
家中多了一個老人,江木蘭明顯變得忙碌,除了要努力工作,回家還要照料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
當她被同事陷害被辭退,父親卻帶着女兒去歡樂谷玩,不小心摔斷胳膊。江木蘭再也不想抑制心中的委屈。
她衝父親大喊:“為什麼要帶孩子出去?您眼睛不行,身體也不好,就別亂逞能了,盡給家裏添亂。”
父親被女兒突然責怪,心中也很委屈:“是我沒用,沒照顧好孩子,我還是回老家住養老院吧,不用給你添麻煩了。”
待江木蘭平息怒火,她後悔不已,不該對父親發火,不該對他態度那麼差。
她連忙尋找父親,而此時他因自責正在街上游蕩,她上前一個勁地向父親道歉。
父母在養育我們時,從未表現過不耐煩。我們卻總因為一些小事,流露出負面情緒。
太多兒女能給父母請護工、吃大餐、請他們旅遊,卻很難做到不給父母臉色看。
因為在我們的認知中,他們是我們最親近的人,無論我們做什麼事,他們都會選擇包容,不會離開我們。
但這並不是,我們向他們隨意發泄情緒的理由。
胡適曾説: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把生氣的臉擺給親人看,比打罵還難受。
因為情緒能傳染人,更能影響人,時間一長,都會潛移默化受到負面情緒影響。
我們要學會從心底去尊重他們,不向他們輸入負能量,用平和的態度溝通,讓他們不再感到不安。
02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人更是如此。
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包括父母;當他們褪下父母的光環,和大家一樣,都是普通人。
北野武的母親非常嚴厲,只要北野武不學習,就對他非打即罵,不讓他有任何其它興趣。
大二時,北野武和母親斷絕關係,選擇一人在外租房居住。
他天真地認為靠兼職,就能賺回房租和生活費,直到北野武猛然想起,他已經拖欠房東大半年房租。
原來,北野武剛搬出去時,母親就坐上出租車偷偷跟着他,還私下找房東商量:
“我家孩子傻,肯定會拖欠房租,如果他沒有交,告訴我就好。”而北野武還以為,是房東善良才讓他住這麼久。
後來,北野武因《菊次郎的夏天》和《花火》名聲大噪。
讓他寒心的是,母親第一時間不是祝賀他,而是找他要錢,還養成每個月討錢的習慣。
多年以後,母親生了一場大病,臨終前,給北野武了一個小袋子。
他打開發現,裏面是一個存摺,上面記錄着北野武每月給她打的錢數,只有匯入,沒有支出。
原來,母親知道北野武有不愛存錢的習慣,就想到這個辦法,為他以後做打算。
絕大多數家庭裏,有多少父母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更多都是平凡人家,普通老百姓。
隨着我們漸漸長大,發現父母並非完人,和其他人一樣,有不少的缺點。
或許他們沒有多大的能力,但不可否認,他們是最愛我們的人。
小時候為我們扛風遮雨,我們長大,也應盡力保護他們。
一個有教養的人,不會抱怨父母,更不會怨恨父母的普通;相反,他們會感謝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接納包容他們的不完美。
?03
時間就像流沙,總是在漸漸流逝,想伸手試圖抓住,卻總從指縫間溜走。
我有一個朋友,父親早已不在人世,他常年在外工作,只有到春節才回家。
他非常討厭母親,每天八點不到,就叫他起牀吃飯,晚上剛到十點,就催他上牀睡覺,平時還總逼他相親。
母親一和朋友嘮叨,他都趁機找理由,出去和親戚打牌。
有次和母親吵架,賭氣從家裏跑出去,兜裏沒有一分錢,只好借住在朋友家,朋友母親,給他做了一桌子菜。
他感動不已,第二天給朋友包了個大紅包,而朋友母親卻説,你母親給你辛苦養大,每次節日都有好酒好菜,你怎麼沒感動過?
幾年後,母親因病突然離世,他在外地,沒能趕回去見母親最後一面。
朋友後悔不已,懷念母親還在時,叫自己起牀,叫他泡腳,喝醉時給他泡茶。
我們總能輕易記住外人的好,卻忽略了家人對我們的付出。
餘生很短,親情經不起等待,從點滴之處做起,學會對親人好一些。
平時多回去陪他們吃頓飯,每天晚上給他們打個電話,聊聊每天的生活。
不要到沒有時間,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