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本月16日消息,據英國路透社報道,近日,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經歷了恥辱性一幕,由美國提出的一項無限期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的草案未能通過。這個草案通過的可能性本來就是0,只要有一票否決就不可能通過。之所以媒體都用上了"恥辱"這個詞,説的不是草案被否決這個結果,而是十多個成員投出的票。
安理會總共有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總共15票,除了美國自己以外,只有多米尼加1個成員投了贊成票,其他有分量的國家不是反對就是棄權,包括英法德在內的8個美國傳統盟友全部跑票。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的傳統盟友都站在了伊朗這一邊,讓美國徹底淪為了光桿司令。
這一現象所反映出的問題不只是伊朗武器禁運那麼簡單,這代表着各個表決的國家在伊核問題上的態度,目前《伊核協議》基本是名存實亡的狀態,美國退羣之後就恢復了對伊朗的制裁,兩年多以來搞得伊朗苦不堪言。
而伊朗也陸續違反了一些規定,協議是否能夠繼續發揮作用,其他締約方發揮着重要作用。而從這一次投票中就能看出,其他締約國在伊核問題上的態度,這意味着,在該問題上,美國是被孤立的那一方。
這種孤立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就開始了,英法德三國的立場一度有些搖擺,不過隨着近兩年美國的瘋狂表演,這些美國的盟友也越來越堅定地站在了維護《伊核協議》的一方,這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不説太大,起碼是符合歐洲利益的。
雖然美國的願望落空了,但現在還沒到伊朗得意的時候,伊朗經歷的制裁是實打實的,在疫情的衝擊之下,伊朗的經濟體系已經瀕臨崩潰,基本上伊朗的銀行系統對普通民眾已經發揮不出什麼太大作用了,遠不是慶祝勝利的時候。
此外,不能小看了霸權主義的流氓程度,《伊核協議》是受到聯合國承認的決議,但是美國依然單獨對伊朗實施了制裁措施。現在美國的意圖沒能通過聯合國這個服眾的平台實現,必然還會想其他辦法。
《紐約時報》就指出了美國接下來可能的操作,當年達成核協議的時候,美國還上了一個保險,這保險説來話長,可以理解為能夠讓美國立為"不敗之地",只要美國想操作,就可以通過這個保險條款,對伊朗實施嚴厲的制裁。
這跟美國自己的制裁不一樣,走的是聯合國的流程,按照這個保險條款的規定,其他常任理事國不能直接否決美國,需要提交一個專門否決美國的草案,這個草案通過了,才可以阻止美國製裁伊朗,而美國可以用一票否決權否決掉這個草案。當然,就算沒有這個保險條款,美國也有很多方式能夠繞過聯合國打壓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