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倩
退耕還林原本是保生態、促民生的“雙贏工程”,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的地方為突擊完成相應指標竟簡單粗暴地將莊稼一鏟了之,全然不顧種植户的利益。
據媒體報道,7月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鏟毀了2萬多畝即將成熟的麥子、油菜。原因是內蒙古去年確定了3個退耕還林試點地區,截至6月,其他兩地已完成全年主要任務,而呼倫貝爾20萬畝指標僅完成一小部分,在督查中捱了批評。
明明是當地有關部門前期落實上級政策緩慢,錯過春季退耕還林關鍵時機,卻偏要在後期草草退耕、匆匆造林,如此“趕時間”無非是在自欺欺人,令好政策大打折扣。明明是當地有關部門規劃出了問題,沒有及時出台明確補償方案,徒下禁令而沒管住春耕,如今卻要拿收穫在即的農作物下手,如此以損害羣眾利益來試圖欺騙上級、彌補自己過失的行為,實在是蠻不講理。
説到底,陳巴爾虎旗退耕還林遭遇尷尬,還是當地在基層治理上存在短板所致。工作上出了問題,不去想方設法化解矛盾、因勢利導,而為了求“過關”動歪心思、耍小聰明,結果只能是錯上加錯,到頭來不僅丟了自己的形象,也丟了羣眾口碑。就此事而言,如果當地向上級如實報告情況,先把即將成熟的莊稼收完再種樹,相信也會得到上級和羣眾的認可,不失為一種最優選擇。這給各地提了個醒:基層要把功夫下在該下的地方,做到心中有責,心中有民,多用腦力少靠蠻幹,把各方面問題都想周全,方能處理好基層治理中的各種矛盾問題,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據新華網)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