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哪所大學名字改得最唬人? 2015.6.18日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綜合

  【導語】

  最近,瀘州醫學院改名四川醫科大學,四川大學不幹了。川大校方迫於校友壓力,給教育部發函表示反對,還提起了行政複議。四川大學方面反對的理由是,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前身為“華西醫科大學”,再往前的名字為“四川醫學院”,簡稱“川醫”。瀘州醫學院改名後的簡稱與此相似,故“川醫”老校友認為這會搶走“川醫”的名頭,侵犯了母校的權益。

  受到高校改名困擾的還有很快就要填報志願的高考考生和家長們。據媒體報道,一位考生家長抱怨説:“現在什麼學校都叫什麼‘電子’、‘科技’大學。改來改去,我們都不知道哪兒是哪兒了。給孩子想報個學校,現在光聽校名不行,還得打聽它原來是什麼學校。”

  中國人講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是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中國高校就掀起了改名風潮,並延續至今。在過去6年的時間裏,中國共有472所高校更改校名,佔高校總數的23%。

  高校更名,不僅名頭更響亮,在招生上擁有“唬人”的資本,還能提升學校行政級別。只要這種“更名紅利”還存在,高校就不會放棄更名這種辦學捷徑。

  ●過去20年,全國近一半高校改過名

  儘管中國有大學的歷史不長,只有一百年出頭,但就在這不長的歷史中,中國大學從未停止過更名。

  先是在20世紀初,一些舊式學堂變為高等學府,比如上海聖約翰書院改名聖約翰大學,成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而京師大學堂也在那時改名北京大學。

  到了民國初年,各地又紛紛掀起了高等師範學院更名為某某大學的運動,武昌師範學院改名武漢大學,成都師範學院改名四川大學,只有北京高等師範學院堅持傳統,改名北京師範大學。

  抗日戰爭時期,各地大學內遷,不少學校在戰爭中合併而改名,最著名的就是清華大學、北平大學和南開大學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

  1949年之後,中共開始接受和改造舊的國立大學,私立大學也改造為公立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會學校燕京大學併入北京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學習蘇聯單科大學模式,中國幾所名校的一些院系被拆出來單獨成立大學,最著名的就是北京的“八大學院”,這也開啓“地名+學科”命名大學的模式。

  30年之後,中國高校再一次大規模改名,這次改名基本都是由“學院”升格為“大學”,典型的就是當年“八大學院”的更名模式:北京政法學院更名為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等等。

  1993年,國家教委決定設置“211工程”,由此引發了中國大學界的一次大洗牌和一場巨大的改名風潮,很多學校競相進行兼併聯合。本次反對他校改名的四川大學,就是這股風潮的第一個產物。

  1994年,兩所國家重點大學四川大學和成都科技大學合併,成立“四川聯合大學”,但這一新名字嚴重影響了招生質量,1998年,“四川聯合大學”再度更名為“四川大學”。

  到21世紀,大學擴招頻繁,生源日益緊張,很多二三流大學紛紛改名,從高職搖身變為學院,從學院一躍成為大學。大部分都是僅僅更換個招牌,無論師資力量還是辦學環境都沒有任何變化。鄭州糧食學院先變身鄭州工程學院,後覺得不夠響亮,繼續變身為河南工業大學。

  據相關統計,在全國近2000所公辦高校中,過去20年,有將近一半改過名字。


  ●高校怎樣改名最唬人?

  雖然這麼多高校競相改名,但也絕非瞎改,改名是有規律可循的:

  首先,名頭得大,有機會所有高校都希望改得越大越好,以市為名的高校一定要改成以省為名,比如2013年河南信陽、安陽、周口等7所地方高校更名,新校名中全都以“河南”開頭,就算不能以省為名,也至少得改成半個省,比如煙台師範學院改名為魯東大學。

  以省為名的高校則要儘量改成中國為名的高校,比如青島海洋大學改名中國海洋大學。如果不能改成中國,則至少要改成小半個中國的高校,比如太原機械學院改名為華北工學院又改名為中北大學。

  當然,也有往小了改的,2003年北方交通大學更名北京交通大學,雖然名頭是小了,但是更突出“北京”這個身份。

  其次就是“學院”升格“大學”,很多學校覺得學院不夠“高大上”,一定得改成大學才行。比如北京廣播學院改名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鋼鐵學院改名北京科技大學,雖然名字改了十幾年,但熟悉的人還叫“廣院”、“鋼院”。

  第三就是要在校名中撇棄冷門專業。流行的有“鐵道”改“交通”、“水產”改“海洋”、“地質”改“工程”、“鋼鐵”改“科技”……就算以前沒有冷門詞彙的,也要往熱門詞彙上貼,比如財經、經濟、理工等等。步子邁得最大的就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河北地質學院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這被民間評價為跨越難度最大、最不沾邊也是最唬人的改名。

  第四就是名稱要短。比如有很多職業技術學院改名的首要目的就是去掉職業二字,福州海峽職業技術學院就改名為福州理工學院。

  第五,有一些民辦大學會盡力抹去民辦的影子。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立的海淀走讀大學,因為沒有宿舍,學生每天回家而被戲稱為“海跑兒”。但是2003年,這所學校已經更名為北京城市學院,並計劃2017年更名為北京城市大學,再也看不出當年“海跑兒”的影子。

  當然,改名也有改失敗的。很多重點大學改完的名字看起來就跟民辦學校無異。比如無錫輕工大學與兩所學院合併後組建的江南大學,地處上海的中國紡織大學改名東華大學。最著名的失敗案例就是西安公路交通大學改名長安大學,使該校聲望一落千丈,以前該校錄取線超出一本線70分以上,改名十多年,錄取分數線仍未超過以前的水準。

  ●中國大學為什麼如此愛改名?

  在高校改名熱潮這20年裏,中國大陸高校整體的教學和科研水平並沒有質的飛躍,改名時所宣示的宏大目的也並未實現。但是這些並不妨礙很多學校和很多人通過高校更名而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最直接的好處來自於招生,中國社會輿論存在着“以名識校”的問題,一所高校,從學院更名大學,辦學質量並沒有變,可當年的招生就可能提高錄取分數好幾十分。比如原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在湖北招收理科生352人,第一志願填報僅148人,達到分數線的才37人;但在更名武漢科技學院之後,生源則逐年攀升,分數線也是節節升高。一些熱門沿海城市的普通大學更換了“高大上”的名字,雖然在本地仍然沒有什麼吸引力,可是到了外地,一所二本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比一本線還要高出許多。

  對於學校來説,除了招生上的好處,還有體量的擴張。職業技術學院在資金投入、專業建設、實驗設備、師資力量上的確和綜合性大學存在差異。學院升為綜合性大學,平台更大,可以設立碩士點、博士點,獲得的資源更多,名譽、聲譽、影響力、辦學層次可能都會獲得提升。

  以此次瀘州醫學院更名四川醫科大學為例,更名後的學校將由2014年時的17個二級院系,20個本科專業,調整為12個院部,25個本科專業。截至2015年5月中下旬,研究生招生人數比去年增長了82%。


  上世紀80年代華中師範大學的校長章開沅曾在《南方週末》上撰文説,上世紀80年代很多學院都改名大學,當時他執掌的華中師範學院本不想更名,但是在教育部門編制的高校名錄上,因為華師還是“學院”而排在了很多不知名的“大學”之後,影響到了招生,教育部也在催促更名,於是華中師範學院就改成了華中師範大學。

  “更名熱潮”與大學行政化也密不可分,南京曉莊學院教授袁宗金認為:“學校更名升格後,領導的官位和待遇也會隨之上升,例如處級升副廳級,副廳級轉正廳級,這種官僚主義無疑與大學精神背道而馳。”

  在學校外,高校更名也是地方政府的政績利益。在《瀘州“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寫明要“依託瀘州市醫學院……打造區域性醫療衞生科技高地”。2014年5月,瀘州市委專門成立“推進瀘州醫學院新區建設和更名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書記任組長。

  ●大學之名,其實難副

  大學改名和擴張大動作,表面上看,政府獲得政績,學校得到擴張,公眾得到更大的受教育機會。三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在追逐更名中,不少高校為達到更名的條件,增設學科、專業,可是這些學科、專業是否符合本校的定位,能否辦出高質量,辦學者卻關注不多。更名之後的大學,很多隻是換湯不換藥。據媒體報道,一位在工科學校讀藝術系的學生接受採訪時説:“自己是進學校後,才知道藝術系是為了學院升綜合大學需要健全學科建制才成立的。我們只是學院升級大學的犧牲品。”

  事實上,學校內涵與名字沒有必然關係,如果沒有達到大學的水準,就算改掉名字,也無大學之實。

  比如,牛津大學位於泰晤士河和柴威爾河匯合處,建校之時河水不深,用牛拉車即可涉水而過,“牛津”便由此得名——這名字不但陳舊,還非常土氣,但絲毫沒有影響其在全球教育界的地位。

  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學早稻田大學,因為是1882年在東京郊區一片稻田裏創辦的而得名。這樣的名字如果放在中國,會因為鄉土氣息過重而被更改。但無論是日本人還是外國留學生,都沒有因為這個名字放棄求學的機會。

  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科學是唯一的主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則是一所將教學與科研集中在社會、政治和經濟科學領域的頂尖學校。他們得以成為所在領域的大學領頭羊,絕對不是名字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