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視覺:揭秘民國火車制度:普通車廂座位全靠爭搶 2016.1.7日
1 / 16春運回家,我們買到火車票,乘車必去票上的指定車廂指定坐席就坐,而民國時代的火車票卻不是這個樣子,那時候無論站票還是座票都不印座號,就像上面這張票一樣。民國時期的火車票。
2 / 16因為沒有座號,所以乘客們可以坐在任何一個自己想坐的位置,前提是如果你能找到座位的話。圖為20世紀30年代停靠在站台上的滬平通車 (左側車廂上標有 “Ⅰ”字樣,代表頭等車)。
3 / 16 1922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出台了一部《中華國有鐵路客車運輸規則》,該規則第二十七條規定:“乘車票概按本列車之座位多少發售。”圖為頭等車。
4 / 16就是説火車站不賣站票,完全按照現有的空位數量向乘客售票,有多少空位就賣多少張票,如果車廂裏已經沒有座位了,售票人員會謝絕乘客的購票要求,提醒他們耐心等待下一趟火車。圖為二等車。
5 / 16如果民國時期的售票人員真的按照這條規定去做,那車票上有沒有座號也就無所謂了,反正是一人一座,大家用不着爭搶。可惜這條規定根本不可能付諸實施。圖為三等車。
6 / 16為啥不能付諸實施?首先是因為當時沒有發達的通信設備和調度設備,售票員無法及時知道每趟列車上還有多少個空位。圖為正在登乘二等車的外國傳教士。
6 / 16為啥不能付諸實施?首先是因為當時沒有發達的通信設備和調度設備,售票員無法及時知道每趟列車上還有多少個空位。圖為正在登乘二等車的外國傳教士。
7 / 16其次售票人員的獎金跟售票收入是掛鈎的,而普通乘客的投訴又常常得不到受理,這一不合理的獎懲制度必然促使他們超額賣票,即使明明知道所有車廂都已經滿座了,他們還會繼續把票賣出去。圖為1914年山東的火車站站台。
8 / 16最後還有一項關鍵原因:民國時期不流行預訂車票(頭等車廂和卧鋪車廂可以預訂,但是預訂時效最長不超過兩天),一般都是在火車即將進站的時候才開始賣票,在火車開行前兩分鐘馬上又停止售票。圖為頭等卧車內部。
9 / 16這個時間非常短,大站約兩小時,小站約一小時,只有始發站、終點站和非常重要的火車站(如北京前門、天津總站、南京浦口車站)才有可能將售票時間延長到兩小時以上。圖為京奉鐵路二等車內部。
10 / 16售票時間如此之短,乘客怕買不到票,窗口一開,蜂擁而入,火車站的工作人員光維持秩序和查點票錢就夠忙活的了,哪裏還有時間顧及售出的票數是否超出空閒的座位數呢?圖為民國天津火車站等候火車的旅客老照片。
11 / 16民國時期有些乘客的素質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因為座位緊缺,所以搶到了座位一定要好好佔着,否則就會被其他乘客鳩佔鵲巢。民國京滬鐵路局上海號列車照片。
12 / 16乘客多,座位少,偏偏又有一些混蛋多佔座兒,自己坐一個,行李坐一個,甚至把坐椅當成卧鋪,老實不客氣躺上去,一個人霸佔五六個座兒。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原因有三。民國時的溝幫子火車站。
13 / 16一、這些乘客素質太低;二、民國乘警不作為,沒人懲處這些乘客;三、火車票上不印座號。圖為普通民眾乘坐火車的場景,1943年乘火車逃離災區的災民。
14 / 16在民國人心目中,頭等車和二等車屬於高等車廂,三等車屬於普通車廂,四等車屬於低等車廂,而爭搶座位的現象主要是在普通車廂和低等車廂裏發生,如果乘坐頭等車、二等車和睡車(車尾加掛的卧鋪車廂),那是沒必要搶座的。圖為普通民眾乘坐火車的場景。
15 / 16高等車廂的火車票也不印座號,為什麼沒人搶座呢?倒不是説高等車廂裏的乘客素質特別高,而是因為買得起這種車票的有錢人特別少。因為人少,所以座位綽綽有餘,所以無需爭搶座位。圖為普通民眾乘坐火車的場景。
16 / 16以1933年為例,從北京去河北滄州的火車,三等車票價5元(大洋,下同),二等車票價9元,頭等車票價14元。頭等車裏並沒有卧鋪,晚上如果想睡,還需去車尾加掛的車廂訂牀,上鋪每晚3.5元,下鋪每晚4.5元。當時駱駝祥子一年攢60元。圖為1943年在排隊等候的男人。(責任編輯:朱彥 SN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