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眾多市民帶孩子去當地醫院貼“三伏貼”,用中醫敷貼療法實現“冬病夏治”。張進剛攝/光明圖片
[治未病]
三伏天出現在和之中,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雖然酷暑難耐,但這段時間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所謂“冬病”,是指到了冬天症狀更為嚴重,夏天則症狀減輕的疾病。很多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等,都具有這個特點。這些疾病反覆發作,患者苦不堪言,如果此時敷貼三伏貼,可獲得不錯的效果。
對於三伏貼,多數人並不陌生,但其是怎麼發揮作用的?對症哪些疾病?什麼人羣適宜?有沒有禁忌?很多人並不太瞭解。
暑邪會逐漸深伏於體內而不為人知
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的“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叫作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作中伏(10天,也有20天),後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隨後季節變化開始進入秋季。
伏也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又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裏,暑邪會逐漸地深伏於體內而不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進而患感冒、咳嗽、發熱等疾病。進入冬季以後,這些病更是會反覆發作。因此,《黃帝內經》中明確指出,要“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
三伏天是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
《黃帝內經》中記載了用外敷方法治病,清代張璐的《張氏醫通》中也有相關三伏貼的詳細記載。根據“春夏養陽”“冬病夏治”的原則,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陽氣外泄,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張開,此時將由白芥子、細辛等具有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之功效中藥組成的三伏貼貼敷於特定的穴位,藥物更容易滲透皮膚,刺激穴位,能夠更好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平衡陰陽,從而達到有效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目的,尤其是可增強呼吸系統的抗病能力。
這是因為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温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裏,為温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此時精心選取有温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敷貼,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亦即“三伏貼”。
敷貼期間忌口油膩葷腥、生冷寒涼
三伏貼能有效地預防咳嗽、哮喘等疾病的復發,同時,由於其可以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平衡陰陽,因此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體質差、瘦弱也有一定療效。如果在飲食起居做好配合的情況下,最快的一天就可能看到效果。貼之前如果有咳有喘,貼之後第二天就可能明顯好轉。對於防病增強體質的情況,至少要貼完整個三伏,秋冬季就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變化了。對於一些體質較弱、病情比較頑固的可能要連續貼敷3到5年的三伏,才能有明顯的體質提升。
需要強調的是,貼藥期間,飲食要清淡忌口油膩葷腥、生冷寒涼等食物。貼藥部位在6小時內,儘量不要碰冷水。其實不僅是貼藥期間要注意飲食,要想身體好,擺脱咳喘、過敏等問題的糾纏,平時也要注意。中醫認為,肉類葷腥、煎炸食物、甜食、奶製品等食物助濕生熱、釀痰化濁,不僅上火,而且損害脾胃,導致人體正氣下降。
此外,如遇咳喘正發作時,除了貼藥以外,還建議看醫生,配合其他對症治療。如遇發燒,暫時不能貼,或諮詢醫生後使用。
[延伸閲讀]
三伏貼並非人人適用
需要注意,三伏貼雖好,但也並非人人適用。
中醫辨證屬於虛寒,有慢性咳喘,在冬天發病又特別嚴重等,此類人羣比較適合三伏貼。相反,中醫所講的實熱症、虛熱證或痰熱證則不適合。另外,咯血、發燒、皮膚特別容易過敏、孕婦、哺乳期婦女等人羣也不適合。
有些孩子經常生病、感冒,家長想給孩子貼三伏貼,又擔心小孩子不耐受。其實,三伏貼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小孩可以使用。但兩歲以內的小孩皮膚嬌嫩,要慎用。
對於一些過敏性體質,特別是對膠布過敏、年齡太小的嬰幼兒來説,三伏貼就不太適合。這種情況選擇“三伏脊”更為適宜。“三伏脊”即三伏捏脊,可振奮人體陽氣,提升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有效補充和加強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療效。其與三伏貼一樣,也能提高人體正氣,提高孩子免疫力。
敷貼後皮膚起泡怎麼辦
由於敷貼所用的藥物,多為辛香的藥物,比較敏感的人或貼敷時間過長,就容易出現起泡現象,甚至泡消後會留下淺淺的疤痕,這都屬正常現象。
起泡時,可用京萬紅、萬花油、燙傷膏等外塗患處。但如果已經併發感染,就要及時到醫療機構請專業人員處理。
伏天飲食指南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記的就是:三伏天,吃什麼?有句老話叫“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伏天吃餃子、烙餅、麪條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麥之後糧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們,夏天飲食不可太湊合,要經常慰勞自己一下,多吃一些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因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會損失不少蛋白質氨基酸,更損失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等礦物質,吃麪更有利於補充營養。具體到吃什麼,主要掌握四個要點:多酸多甘、補氣去火、新鮮乾淨、補水養生。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温,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導致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地多食用甘涼或甘寒食物。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症狀在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需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胡蘿蔔、檸檬、莧菜是其中首選;時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處。但要注意不要貪食生、冷或不潔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瀉等。
此外,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着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而,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