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查醫生援鄂日記》作者:“給你念一封女兒寫給我的信吧”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67個日夜、67篇日記、10萬餘字。

對話《查醫生援鄂日記》作者:“給你念一封女兒寫給我的信吧”
  在武漢的抗疫一線,有位女醫生在緊張繁重的工作之餘,堅持以最真誠的視角記錄大疫之下的舉國之戰。上海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呼吸科醫生查瓊芳從除夕到3月31日,形成了目前出版最完整的抗疫日記。4月20日,在首發200本之後,4月26日《日記》正式出版,日語、越南語、泰語等版本《日記》也正在陸續翻譯、洽談版權等,或將為世界各國共同抗擊疫情提供中國經驗。

  在《日記》之外,查瓊芳還有什麼沒有表達的?這場非同尋常的經歷,如今又給她帶來了怎樣的新觸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趁着查瓊芳門診日的午間片刻休息,與她展開了一場對話。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您的第一篇日記寫於1月25日,當天凌晨剛剛抵達武漢,在一切情況都尚未明朗的開墾階段,是什麼支撐着您開始動筆要寫日記?

  查瓊芳:説實話,我一開始是把它當作工作彙報在寫。作為支援武漢的第一批上海醫療隊員,也是國內較早抵漢的外地醫生,不得不説我們面臨了很多困難。第一個就是思想上的困難:病毒的傳播途徑是什麼?無人知曉;我們也缺少實際治療經驗,這種對病毒本身的恐懼和工作的壓力需要及時得到紓解;第二個困難是後勤保障,我只帶了一個行李箱,裝着換洗衣物、少量防護物資和醫院的2個急救包,但這場仗要打多久、後續資源能否跟上,大家也挺擔心;第三個就是院感問題。我們陸續也看了不少新聞,若這支136人的隊伍裏但凡有一人出了問題,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細心的讀者也會發現,從約第10天開始,我把寫在正文中的時間、天氣等信息寫到了最開頭,“工作彙報”便漸漸成了“日記”。

  解放日報:是的,我們也發現,您的文風從最開始稍顯嚴肅,到後期越來越輕鬆,是不是心理上也發生了不少變化?

  查瓊芳:可以説,我們的心情和患者的病情呈密切正比。最初寫得比較事無鉅細,因為也不太想讓自己閒下來。人沒事做,就會不停地翻看手機,負面信息多了也是壓力;後期隨着治療越來越順利,可能文字也慢慢被“治癒”了。

  我在這次支援武漢的工作期間,有了個別名叫“查一抽”。當時收治了一名40多歲的男性患者,從無創呼吸機到高流量吸氧,他的病情一天天好轉。可意外突然發生了,常年吸煙史和肺大皰病史讓他突發自發性氣胸。之前,金銀潭醫院胸外科團隊曾為他進行過一次胸引管抽氣,這一次,周新主任告訴我,患者的肺壓縮程度約30%,如果是普通健康人羣,幾乎無需治療,可自行恢復;但患者的肺功能很差,必須儘快治療。

  我選了更細的胸引管,穿着悶熱防護服,在兩層手套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層,護目鏡、面屏讓視野很模糊,針頭又很細,我的一切動作都像是電影的慢動作,因為不能有一絲失誤可能。針筒60毫升,氣體800毫升,我在《日記》裏寫,“姐抽的不是氣體,是新冠病毒!”十幾針筒後,患者很快恢復了平穩體徵。

  其實在上海,我們也都是一線醫生,也並非沒有經歷過疑難危重患者的搶救。但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每個人都能真切感受巨大的情緒變化。

   

對話《查醫生援鄂日記》作者:“給你念一封女兒寫給我的信吧”

  解放日報:您在《日記》中似乎經常提到周新主任和鄭軍華隊長,這兩位來自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師長給了您怎樣特別的觸動?

  查瓊芳:我們在武漢工作期間,其實除了一個班次的小組戰友們,和其他隊員們沒有太多相見的機會。但鄭軍華院長和周新主任頻繁出現,前者提供思想支持,後者提供技術指導。

  我記得特別清楚,在機場時鄭院長就對我們説過一句話,“可能在許多報道中,你們是英雄,但現在不是沾沾自喜的時候,冷靜下來才能做好工作。”這盆“冷水”把許多人都澆清醒了,但他也説過很暖心的話,“防護物資不到位,我們的醫療隊就不進病房。”

  幾乎每個班頭,周主任都在做着統籌指導,原本大多由麻醉科醫師承擔的氣管鏡引導下插管工作,我也在他的帶領下學會了。每一天不同卻似乎又相同的工作中,也正是有身邊這些如今想起來的確可以被稱為“英雄”的師長,才支撐我們做得更好,也讓我把《日記》變得更豐滿。

  解放日報:除了他們,另一個您經常觀察的羣體是90後。這一次戰疫,許多人都説,“90後的時代”來了,您怎麼看?

  查瓊芳:就以仁濟醫院為例,我們前後共派出172名醫護人員,有60名都是90後。我給他們的評價就是“有擔當、敢拼搏、善於學習”。和我同在第一批醫療隊的仁濟南院男護士傅佳順是1992年出生的小夥子,也是南院急診團支部書記。到達武漢的第一天,他就“中暑式”地全副武裝上了9小時班,沒有一句怨言。

  這一次疫情中,我們也看見不少青少年憧憬穿上這一身白大褂。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救死扶傷的滿足感都是物質無法替代的。我相信,正在或即將邁向社會舞台的90後、00後們,擁有比我們更活躍的思維和更開闊的眼界,勢必會為各行各業帶來更多前景和希望。但我也想告訴孩子們,醫療並非只需要技術,人文情懷將幫助我們走得更遠更長。

  解放日報:聽説您的女兒今年即將迎來高考,這幾日您也前往中學和00後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孩子們對《日記》的哪些部分更感興趣?

  查瓊芳:我告訴大家,2月18日,在武漢的我們收到了黃浦區一名小朋友用壓歲錢請父母一同購置的8套防護服和游泳眼鏡,他還寫了一封信,説隊員們“一個都不能少”。當時真的特別感動,不僅是來自家鄉的問候,也是孩子最真誠稚嫩的祝福。

  女兒在我回來之後,有一天給我寫了一封信,“作為查醫生的女兒,親眼目睹她在大年夜傍晚丟下碗筷登上飛機奔赴武漢,親耳聽聞她在武漢冒着生命危險救治病人的艱難困苦,最後親身前去祝賀她平安歸來;都知道疫情嚴重,但至少我們在上海相對於安全,當最親的人整裝待發前往武漢時內心的恐懼和害怕我仍然記憶猶新,每次在網上閲讀她的日記、每天短暫的通話,聽到她熟悉卻又疲憊的聲音,我才稍稍放下心來。我為查醫生自豪,不僅因為她是抗疫日記的親歷作者受人誇讚,不僅因為她逆行前往武漢救死扶傷令人敬佩,更是因為那根親情的紐帶擁有金石之堅,因為她是我媽,所以我永遠為她自豪。”

  這一次疫情,其實並沒有把我們的生活變成黑白色,哪怕在武漢,在最嚴峻的時刻,也都有温情和愛。有一個我沒來得及寫進《日記》的故事:剛去的那段時間,蔬菜供應極為緊張。有位住在東西湖區的菜農騎着電動三輪車,馱着花了千餘元向鄰里鄉親收購的綠葉菜送到了我們下榻的酒店,那會兒天還特別冷,我看他腿都凍僵了。他告訴我們,自己地裏的菜還沒熟,只能買一些,酒店工作人員要給錢,他一個勁兒地推脱,還説要謝謝我們。

  或許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許多人會只選擇自己想看見的內容。但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人員、貨車司機、公交司機、志願者司機、快遞員……正是許許多多普通人的日常,一點一滴拼出了中國阻擊新冠疫情的路線圖,是除了無私無畏之外的義不容辭和勇敢善良。

  解放日報:如今回到日常工作中,您的“作家”身份有沒有給您帶來什麼新變化?

  查瓊芳:早上門診時,有患者認出了我,把我當作“背景板”自拍了一張照片。如果有患者也曾看過《日記》,我很感謝,也希望自己能真正為他們帶來一些來自武漢最真實的故事。不過,我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醫生,或許這本《日記》在我的生活中激起了一些漣漪,但我也會很快再次迴歸普通的日常生活。

  欄目主編:顧泳 本文作者:黃楊子 文字編輯:黃楊子 題圖來源:仁濟醫院

  視頻:黃楊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04 字。

轉載請註明: 對話《查醫生援鄂日記》作者:“給你念一封女兒寫給我的信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