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貧故事)三峽庫區漁民“上岸”謀“新生”
中新社重慶7月22日電 題:三峽庫區漁民“上岸”謀“新生”
作者 羅永皓 應鳳林
調飼料、餵雞仔、理果樹……家住長江邊上的“退捕上岸”漁民陳波推開家門,房前屋後桂圓樹、紅橘樹、枇杷樹環繞,養雞房裏小雞仔正在啄食。此時距地處三峽庫區的重慶市萬州區第一批漁民退出捕魚作業已過去一個多月。
2019年,中國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提出2020年1月1日起,實施長江十年禁捕。長江流域約11萬條漁船、28萬漁民將逐步告別“水上漂”的生活,退捕上岸謀求新生。
在此基礎上,重慶市2019年10月出台《重慶市長江流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要求,萬州區登記在冊的492艘漁業船舶及952名漁民要在2020年12月31日前全部“退捕上岸”。
“突然要退捕,整個人就像丟了魂。”從當地政府部門聽到退捕消息時,陳波內心充滿迷茫和不捨。從小生長在江邊,又承父業捕魚15年的他早已習慣風裏來雨裏去的日子。他困惑“上岸”後何去何從。
縱然不捨,但保護長江生態環境人人有責。4月開始,當地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多次聯合涉漁街道、鎮鄉召集當地漁民們,宣講政策、答疑解難。漸漸地,陳波也明白其中道理,長江魚一年比一年少,長江也需要休養生息。
6月12日,陳波收拾好船內雜物,與第一批退捕漁民一起和陪伴了多年的漁船合影,帶着對漁船和漁港的眷戀,告別與江為伴的日子。當地政府為他們提供一次性補償資金,以及就業技能培訓、免費求職推薦和職業介紹、“一條龍”的創業服務和創業擔保貸款貼息,並對就業困難的大齡退捕漁民和零就業家庭人員,針對性開發鎮鄉保潔保綠、江河清漂等公益性崗位。
今年58歲的熊仁健,“漁齡”超過30年。退捕“上岸”後,熊仁健便和妻子找到一份清漂的工作。“和水打了一輩子交道,這活兒幹起來倒也熟絡。”和捕魚不同,熊仁健現在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讓水變得更加清潔。
隨着6月29日最後一批漁民辦理完退捕手續,整個長江干流萬州段再無漁船。記者瞭解到,這些註銷後的漁船,大部分將進行拆解,還有15艘用於長江清漂作業、25艘用於護漁,其它將用於打造長江邊獨特的旅遊景觀。
“退捕為我帶來了新生活。”告別與江為伴的日子,陳波在家養起蘆花雞、珍珠雞、貴妃雞等各品種的7000餘隻雞苗,並且他還計劃繼續擴大規模,做品質,做特色,要“用漁民的幹勁兒,把‘上岸’生活過得有聲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