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汽車銷量的回暖給行業帶來了一定信心,不過疫情對中國汽車產業的負面影響,短期內不會停止。
據中汽協統計,4月國內汽車銷量環比增長43.5%,同比增長4.4%,結束了21連降。雖然,此增長由商用車拉動,單看乘用車依舊還有2.6%的同比降幅,不過這對於汽車行業來説,依舊算得上是一個不小的喜訊。
不過從前景來看,目前只能算是企穩,4月份的銷量有2、3月份疫情之後的補償性消費因素在內,加之政府的救市政策、車企的終端降價等一系列動作,也稍微帶動了一部分剛性需求的釋放。
消費端或許可以對剛性需求進行一定的刺激,要實現汽車銷量的穩步增長,或許生產端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評估,目前而言,供應鏈的斷供風險依舊沒有解除,若海外疫情遲遲控制不住,那麼或許國內的斷供危機還會發生。
國內的大範圍復工,並不能緩解主機廠對於海外供應影響的擔心。當下,特斯拉就已傳出五一假期後,總裝線並未按時開工。對於目前一直欠產能的特斯拉來説,如果不是出現毫無解決辦法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特斯拉所説的假期對生產線進行調試維護的官方説辭並不可盡信,。“已經進入量產階段之後再進行長達10天的生產線停產調試,這樣的事情很少見。”汽車行業人士如此解釋稱。真實的情況很可能是供應鏈受阻。
在2019年底開始在上海工廠生產的特斯拉,初期零部件國產化率只有30%~40%,他們宣佈要在2020年底將國產化率提高到100%。
短期來看,如果海外零部件商停產時間在1~2個月內,那麼抵消雙方的庫存量,影響相對有限,不過如果停產時間超過兩個月,並且廠家沒有相關零部件備用供應商,那廠家的生產必然受到影響。
雖然國內基本實現了1500種汽車零部件的全覆蓋,很多T1、T2零部件也基本實現大規模本地化部署,不過依然不可避免有部分高端零部件仍需要進口。高技術附加值的進口零部件,尤甚。
就去年看,汽車零部件進口額是252億美元,主要涵蓋國內不能生產的或需求不夠的總成、零件、元器件等。
從國別看,德國、日本、韓國、美國、墨西哥是進口的主要五大國家,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來看,德國、日本、韓國、美國、墨西哥的佔比分別是32.04%、26.85%、6.78%、5.88%;從進口的零部件細分產品構成來看,其中佔比最高的前三項,合計佔零部件進口額的71.3%。
以進口額排名第一的變速箱為例,變速箱的生產、測試周期非常長,要找到替代供應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現狀是從3月中旬開始到4月初,全球停產的整車企業超過150家,停產的零部件企業超過3000家。
如果説,最晚5月下旬零部件商不能復工,應該在6月份會陸續開始對國內的供應造成阻滯。如果主機廠的補救措施不及時,基本上風險暴露程度從大到小依次是:豪華車、合資高端、合資中低端、自主。
比如説北京奔馳,其變速箱在內的多個核心零部件均來自歐洲。雖然奔馳表示生產活動有序進行中,不存在供應鏈短缺的情況,但是知情人稱:“當下的庫存和仍通過海路運向中國的量加在一起大概夠兩個月左右的產能。”
除此之外,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長城汽車的海外供應商中,墨西哥供應商受影響嚴重,印度、歐洲也有5家供應商受到影響。如果疫情進一步惡化,來自日本的高科技核心零部件的供應也將受到影響。
有的車企會將產能供應端困境表露出來,有的並不願意。不過,供需關係引起的最敏感的價格浮動,卻宣告着零部件產能壓力。米其林、風華高科等供應商均宣佈在部分市場上調價格,漲幅最高的,達到兩倍以上。而這樣的漲價情況,有零部件企業稱可能至少持續半到一年。
目前,據JHU CSSE統計,歐洲(不含俄羅斯)新冠確診病例達到132萬例,一週內增加10萬例,蔓延的勢頭正在減弱。不過,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卻達到131萬例,一週內增加18萬例,形勢依舊嚴峻。
從中金追蹤的101家零部件工廠看,海外汽車產業鏈復工穩步推進中。六成工廠啓動復工,主要集中在歐洲、亞洲地區。而伴隨着美國各州陸續解封,通用、福特、FCA均計劃於5月18日恢復北美工廠的部分生產,特斯拉也同樣在與當地政府的拉鋸下嘗試重啓加州工廠。
海外供應鏈的恢復快慢,隨時影響着我國汽車生產停滯的風險大小,同時供給端是否能穩定生產也為後續的汽車消費留下了彈性。
短期的影響或許在汽車行業的流動長河中很快就會過去,不過這次的深刻教訓,也給國內車企敲響了警鐘,我們的產業鏈還需要進行改善。
“這次疫情對我們來説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訓,”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對中國車企在此次疫情中的困境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中國主機廠對中國的供應商要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加快他們的技術進步,以替代國外的一些產品和技術。”
相信稍留意我國手機行業的逆襲史的都知道,手機行業也曾被芯片這樣的核心零部件牢牢地扼住喉嚨,所以我們只能在產業鏈底端做着低附加值的產業分工。
而現在的汽車行業依然有此之困,特別是在行業變革之際,這樣的重視就顯得舉足輕重了。產業鏈的全行業覆蓋還、遠不足夠,如果一些核心的高技術附加值的零部件我們依然不能夠自主生產,那麼再全的產業鏈也只是“大而不強”,依舊會在關鍵時刻被扼住命運的喉嚨。
文/鄭文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瞭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