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五金製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0日訊 隨着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經歷了疫情洗禮的經濟社會發展按下“重啓鍵”。2020年是我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給全球企業、品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挑戰與機遇並存。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攜手各分會憑藉數十年打造的創新模式和卓越品質以及不可替代的競爭力,化“危”為“機”,乘風破浪,正全力打造後疫情時代中國五金行業品牌。此次疫情,中國五金製品行業經歷了怎樣的階段,未來將如何進一步提升品牌競爭力,日前,記者專訪了訪中國五金製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
共戰疫情 彰顯社會責任擔當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五金製品行業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迅速採取行動積極應對,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張東立為記者覆盤了全行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力以赴復工復產、以及全面應對挑戰的過程:
第一階段是疫情爆發初期。1月28日(正月初四),協會接到工信部緊急通知後,在一小時內迅速聯繫了10家能夠生產醫療防護服用的拉鍊企業。相關企業接到任務後,在春節期間克服困難,緊急召集員工,組織物料,加班加點生產,滿足了抗疫一線的急需。同時,九牧、玫德、方太、老闆、萬家樂、埃美柯、鑫方盛、美大等近百家骨幹企業,在第一時間組織捐款捐物,為武漢和湖北疫區以及雷神山、火神山建設項目保駕護航,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充分體現了五金製品行業的大愛和社會責任感。
第二階段是復工復產。2月初,行業骨幹企業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復工復產。在當時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企業採取包機、包車等多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安全接回員工返崗復工。在這期間,協會和企業保持密切聯繫,深入瞭解疫情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企業的復工復產的情況,以及在復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第一時間將調查情況和企業訴求向上級機關反映,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採納。目前行業骨幹企業復工率達到100%,復崗率超過90%。
第三階段是主動全面應對。3月份以來,在嚴防嚴控疫情的前提下,企業開始探索新的線上營銷方式並取得有效成果。中國五金製品協會一方面克服種種困難,做好行業研究和服務會員的工作,幫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另一方面與有關機構和媒體合作,舉辦線上產業發展峯會,和行業骨幹企業在線上充分交流、傳遞信息、分享經驗,得到了行業、企業以及社會上的廣泛好評;協會還積極通過多種媒體為行業發聲,報道和傳遞行業的正面聲音和正能量,引導行業科學對疫情進行研判,樹立信心。同時,協會不斷適應疫情帶來的變化,積極謀劃展會的創新轉型、模式轉型,全力打造好行業展會平台,幫助行業企業深度開拓市場和渠道。
樹立信心 擁抱未來深刻變革
針對此次疫情給五金製品行業帶來的影響,張東立表示,疫情的影響是綜合的,全行業面對的內部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以廚電、衞浴、烹飪器具、家居五金產品等為代表的五金細分領域主要以內銷為主,受到疫情影響,在前期的市場銷售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但這類產品是生活必需品,所以需求僅是暫時被抑制,疫情過後,有望出現銷量的集中反彈。另外,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尤其是餐飲方式的改變,既提高了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更加註重產品的安全、衞生、健康。針對這些變化,企業要做好疫情之後消費者心理、消費趨勢的研判,做好創新設計與生產服務,把握市場機遇。”張東立表示。
事實上,近兩年國內的消費渠道正在發生重大變革,一方面線上消費和營銷異軍突起,增長迅速,另一方面精裝修、全裝修比例不斷增加,集採項目比重增大。
“這些變化產生的結果就是,市場在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渠道逐步細分,傳統渠道被大量分流。而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又有加速渠道變革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主動做出變化,在做好品質、品牌,做好產品研發、工業設計和員工培訓等基礎工作的前提下,進一步做好渠道的多元化佈局,從渠道創新上尋找增量。”張東立進一步闡釋。
張東立強調,以工具五金、建築五金、日用五金等為代表的傳統五金產品,產能大、出口量大,受到海外疫情蔓延的影響,出口數據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企業普遍遇到了沒有訂單或訂單取消的狀況。國際市場是承載中國五金龐大產能的重要部分,面對當前複雜的海外環境和困難的國際市場,大家更要堅定信心,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的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
加速推進兩化深度融合 全方位加強品牌建設
“此次疫情的影響是深遠的,所帶來的一些變化有可能在未來不斷延續。特別是隨着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越來越強,5G、物聯網等有關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五金製品行業更要持續開展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實現研發、設計、生產、營銷、管理、服務等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這將是行業未來的一項長期任務。”張東立堅定地表示。
所有的改變,都圍繞着初心使命。張東立對此有着深刻的見解,“疫情影響下的行業在變,但行業競爭的本質與核心不變。當前是五金行業從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型的關鍵時期,希望行業企業能夠把握住這一時間機遇,提升自身從設計、生產到流通、消費全生命週期的服務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提升在產業鏈中的層次,進而實現從價值鏈中低端向價值鏈中高端的轉型。這個過程中,全行業企業要持之以恆的做好質量、技術、品牌、渠道等全方位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