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2020年一季度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再疊加疫情的影響錯失了一年吸收存款的旺季,為了緩解攬儲的壓力,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上海銀行、東莞銀行悄悄推出了“拼團存款”。
今年初,建設銀行App更新4.2.5版本時,打出了“愛拼才會贏”拼團存款,號稱“存款拼團新玩法,尊享低門檻高收益”,存款產品新增E紅包、拼團存款、智存通、步步盈、夢想儲蓄功能。手機銀行用户發起存款開團後,將生成的鏈接發到羣裏邀請親朋好友參與拼團,拼團人數達到成團人數時,系統發起產品批量購買。
不過,目前該活動在建行的APP首頁已經不再推送,記者通過查詢發現,“拼團存款”主要為整存整取產品,共分為四類,其中,3個月、6個月和3年期2人即可成團,一年期的產品則需3人成團。其中,三年期整存整取,單人為5萬元起存,2人成團則可2萬元起存,年化利率從2.75%上升至3.8%。一年期的整存整取,單人2萬元起存,年化利率為1.75%,3人團可5000元起存,年化利率達2.1%。
不同銀行“拼團存款”名目不一,但均通過拼團的方式,參團人數越多,期限越長,利率越高。如,上海銀行推出的“拼團存款”,均為三年期,分為1人團、3人團、5人團三檔,每檔分為1萬元、5萬元起存兩類。其中,5萬起存限江浙除外地區可購買,1人團、3人團、5人團的利率分別為3.68%、3.98%、4.125%。
東莞銀行的“拼定存”,1000元起存,包括1年期、3年期,3年期年利率最高4.125%,這相當於3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2.75%上浮50%。
記者查詢發現,拼團存款這類攬儲手段並非新鮮事物,自去年開始,為解決負債端壓力,多家中小銀行變着花樣“創新”,除了在各家銀行上購買拼團產品外,互聯網金融平台也來給銀行攬儲加持,針對新客和部分銀行存款產品發放加息券,兩相疊加利率非常可觀。
例如京東金融針對新客推出了8%的超大額“發財加息券”,新用户購買指定產品,持有15天后,可額外獲得8%的收益獎勵。以年利率4.5%的眾邦銀行“多幫利-6個月”產品為例,存款5萬元,持有15日後,用户就能獲得164.38元的額外獎勵。
不過記者留意到,加息券一般期限比較短,且有存款金額限制,所以最終獲得的利息比較有限。
業內説法
利率料持續走低 吸引力不大
對於上述銀行推出的新玩法,有銀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拼團存款不過就是換了個馬甲的智能存款而已”。一直以來,中小銀行由於營業網點少、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原因,在吸儲能力上,相較於大型銀行而言是難上加難,且中小銀行在負債端面臨較大壓力,不得不通過提高存款收益來緩解攬儲壓力,智能存款也因而成為了民營銀行、地方性小型銀行攬儲的利器。
記者留意到上述“拼團存款”三年期最高的利率為4.125%,其實仍在市場報價利率範圍之內,並未超出市場最高利率,上述銀行人士認為“拼團存款”產品在收益率上並不具備太大的吸引力,對國有大行而言在攬儲方面的作用有限。
“高吸攬儲的行為雖然受到了投資者的歡迎,但對銀行本身並不見得是件好事,如何覆蓋高成本並實現盈利才是這些銀行需要考慮的問題。”該人士預計,未來這類存款產品的利率將會繼續走低。
無獨有偶,在走訪中,建行廣州一家網點的客户經理告訴記者,儘管該行的拼團存款產品在年後已經上線,但基本沒有客户諮詢,網點也不會主動推薦,“和其他理財產品相比,拼團存款產品的收益率並不算高,對客户的吸引力很一般,相較之下,大額存單仍然是最受青睞的,”20萬元起存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可上浮50%,達到4.125%,這個是目前最受客户歡迎的。
此外,在央行一季度金融數據發佈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表示,從銀行實際的掛牌利率來看,各個期限的存款利率沒有“一浮到頂”,特別是國有大行、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大多在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左右,而且已有部分銀行存款的實際執行利率下降。
孫國峯指出,隨着LPR改革深入推進,貸款利率的市場化水平明顯提高。隨着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銀行發放貸款收益降低,為了保持和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也會適當降低其負債成本。通過提高存款利率來“攬儲”的動力也會隨之下降,從而引導存款利率下行。
不能成為 變相的高息攬儲
前景展望
儘管借鑑了電商公司在新零售領域的創新玩法,多位人士認為,拼團存款的核心訴求仍是獲客,特別是在當前疫情影響零售金融業務的情況下。不過,“拼團存款”與“拼團貸款”“拼團理財”有所不同的是,存款端受到的監管更嚴格,也與銀行息差密切相關。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從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角度看,銀行資產端的規模、利率對負債端是有傳導作用的。當前,銀行資產規模擴張的速度在減緩,加上資產端收益下滑的趨勢影響,負債端反而更需要降低成本。曾剛表示,“爭取更高的存款收益增加負債成本並不是明智的做法,有些銀行其實並不缺存款,更多的是基於監管指標達標和與資產端匹配的考慮。”因而,這類“拼團存款”更多的是銀行營銷手段,而非存款大戰。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也表示,隨着智能存款、結構性存款、靠檔計息等業務方式被央行要求規範後,部分銀行以“拼團存款”等名義變相突破相關要求,值得關注,這反映出中小銀行負債渠道窄、負債成本高等現狀。
他認為,銀行的確需要學習借鑑新思維、新做法,來吸引和留住客户,作為一種營銷手段,“拼團存款”無可厚非,但是,“拼團存款”不能成為變相的高息攬儲,不能突破金融管理部門、市場利率自律機制關於利率的規定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