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國內市場顯示出強大活力。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各大商場、餐館也在逐步恢復人氣,消費者熱情高漲。隨着復工復產全面展開,經濟運行基本趨勢持續向好。4月30日發佈的中國採購經理指數顯示,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於榮枯線以上。在疫情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衝擊的影響開始顯現,出口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的當下,擴大內需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既是當務之急更是長遠之策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立足國內需求,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不僅是當務之急,更是長遠之策。
我國經濟增長一度長期依賴“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出口拉動,容易受到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抵禦風險能力不強。近年來,我國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終消費支出和資本形成總額對我國GDP的貢獻率持續保持在高位。2019年,我國貨物和服務淨出口保持平穩增長,對GDP的貢獻率達到11%,但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9%,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8%,內需特別是消費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活動收縮,進出口市場不確定性增加,部分製造業企業反映新簽訂的出口訂單鋭減,甚至已開工生產的訂單被取消。更令人擔憂的是,國際上出現一股“全球化逆流”。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總的來看,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產業鏈、供應鏈的區域化、本土化可能是一個新趨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也表示,應對疫情挑戰,中國經濟應“以內為主,以外為輔”,抓緊形成市場的內循環,同時加強國際合作,考慮疫情之後形成全新的更加安全可靠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佈局。
消費升級趨勢增強 基建投資空間巨大
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既要千方百計釋放消費需求,發揮好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也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
從消費來看,我國有14億人口,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具有巨大市場空間。近年來,隨着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升。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中等收入羣體規模繼續擴大,消費升級趨勢進一步增強。龐大的市場空間和不斷增強的消費能力,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以城市羣、都市圈發展為重點推動區域城鄉一體化,是挖掘內需潛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支撐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疫情影響只是暫時抑制了消費需求,4月份以來,我國服務業穩步復甦,餐飲業明顯回暖,直播帶貨、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問診等新型消費發展如火如荼。
此外,我國具有完備的產業體系,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生產製造能力強大。隨着近年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和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國內市場上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和水平在穩步提升,為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提供了堅實基礎。
從投資來看,老基建空間廣闊,新基建方興未艾。我國許多地方的傳統基礎設施仍然存在明顯短板。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明顯,東部也有不少地區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管網等領域存在“短板”。隨着新興技術發展,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新型基建藴藏着巨大的投資空間。尤其是中央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後,各地紛紛出台相應舉措,搶佔發展先機,新基建點燃了經濟發展新引擎。
把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舉措抓實抓細抓落地
下一步,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必須把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舉措抓實抓細抓落地。“全面復工復產是當前面對的最緊迫、最重要任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羣表示,當前,疫情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衝擊的影響開始顯現,出口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因此,必須加快落實擴大內需戰略的各項舉措,儘快釋放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需求潛力,帶動企業銷售持續回暖、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應對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的重要舉措,更是維護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
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形勢,我們必須始終把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作為當前形勢下的重中之重,堅決穩住經濟基本盤,繼續深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擴大居民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同時,繼續把擴大有效投資與推進調結構、補短板、強弱項有機結合,精準聚焦基礎設施的短板領域,聚焦影響民生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增強發展後勁領域。只有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多措並舉,才能有效緩解外部壓力,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