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閆晶瀅
首批科創板做市商名單,定了!
9月16日,證監會公佈首批獲得科創板做市商資格的名單,銀河證券、申萬宏源、華泰證券、中信建投、東方證券、財通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8家券商成功入選。
今年1月,證監會官方網站發佈消息稱,擬在科創板引入做市商機制,並就《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此後,科創板做市各類配套制度不斷下發,做市商資格“花落誰家”成為業內關注重點。雖然符合資格的券商數量多達二十餘家,但此前媒體援引接近監管人士稱“首批數量接近10家”,此次共有8家券商獲批,符合市場預期。
首批科創板做市商名單為何引起業內廣泛關注?據多家券商測算,科創板做市業務收入有望達到百億量級,而獲批試點資格當可獲得先發優勢,搶先一步打開市場空間。後續哪些券商能在科創板做市業務中成為佼佼者,值得市場期待。
8家上市券商獲批試點資格
誰能在科創板做市業務中飲到“頭啖湯”?首批試點券商名單正式出爐,銀河證券、申萬宏源、華泰證券、中信建投、東方證券、財通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8家券商入選。
從首批8家券商名單中來看,獲批券商均為上市公司,但並非侷限於頭部券商,財通證券、國金證券兩家中型券商殺出重圍成功入選。而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等排名居前的大型券商錯失首批試點機會。
證監會要求,獲批券商應當為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依法配備有關人員、業務設施、信息系統和經營場所,並根據批覆修改公司章程,向公司住所地證監局報備所修改條款,獲批券商應當自批覆下發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工作。在取得換髮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前,不得經營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
同時,證監會還要求,獲批券商應當加強信息技術安全管理,採取有效措施保障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相關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建立有效應急預案並定期演練,嚴格防範系統事故。
獲批券商應當加強對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的動態風險監測,確保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在公司預定的風險限額內開展。業務開展過程中如遇重大問題,須及時報告證監會及住所地證監局。
今年7月以來,多家券商向證監會提起變更業務範圍的行政申請,上述8家券商均在其中。
今年1月,上交所曾邀請28家證券公司就關於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進行了動員及交流,各家券商均對參與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表達了積極意願。
鑑於該業務為行政許可事項,且涉及到營業執照、經營範圍變更等條款修改,需經董事會、股東大會等多方審議流程。上交所建議各券商可結合年度股東大會時間節點先行審議申請事宜,同時與監管層就所關注的問題積極溝通。
此後,多家上市券商曾就申請科創板做市資格發佈信披公告,並獲得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除了上述獲批券商外,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天風證券、招商證券、方正證券、浙商證券等多家上市券商均曾發佈相關公告。
對於首批試點證券公司,監管曾提出十項要求,包括自營業務資格、風控指標符合標準等。其中,近12個月淨資本持續不低於100億元、最近三年分類評級在A類A級(含)以上兩項為“硬指標”。
據華泰研究測算,同時符合上述兩項指標的券商約有26家。不過,此前媒體援引接近監管人士“數量接近10家”,此次8家券商獲批符合市場預期。
鼓勵保薦機構提供做市服務
7月15日,上交所發佈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規則及配套業務指南,對科創板做市交易業務作出細化交易和監管安排。
上交所指出,做市商機制的推出是持續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進一步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的重要舉措。科創板開市以來,穩步試點註冊制,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制度改革。引入做市商機制,有助於進一步提升科創板股票流動性,增強市場韌性,更好推進板塊建設。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實施細則》,科創板股票做市服務申請採用備案制,取得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經向上交所備案,可為具體的科創板股票提供做市服務。
其中,鼓勵具備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的科創板股票保薦機構,或者實際控制該保薦機構的證券公司,在持續督導期間為其保薦的科創板股票提供做市服務。也即,投行業務存在優勢的券商,將在科創板做市業務中獲得更多市場機遇。
科創板做市業務屬於典型的重資產業務,對資本金的需求頗高。根據《實施細則》,做市商應當使用自有資金開展做市交易業務,通過專用賬户持有股份,且納入證券公司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數量合併計算,適用權益變動披露及短線交易等相關規定。
上述8家券商中,有半數在年內曾經進行過“補血”,提前儲備彈藥。例如,國金證券通過定增融資58.17億元,銀河證券完成78億元可轉債發行,東方證券、財通證券均完成配股融資,金額分別為127.16億元和71.72億元。
對此,滬上某獲批試點資格的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結合海外經驗及新三板做市實踐,參與科創板做市業務可有效提升做市商與上市公司及其股東之間的互動,豐富客户服務的內容並提高粘性。並且,業務開展中還涉及投行項目承攬、戰略跟投、研究定價、場外期權等多個業務領域,有助於各項業務協同發展和券商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上交所根據做市指標、做市績效與監管合規情況,定期對做市商做市服務進行評價,對做市商的服務評價分為AA、A、B、C、D 5個檔次。對於“表現好”的做市商,上交所可以根據做市商特定科創板股票月度做市評價結果,對積極履行做市義務的做市商給予適當減免交易費用等措施。後續各家券商業務開展情況如何,將定期得以展現。
預計將成百億級“大生意”
科創板做市業務的市場機會,將達到怎樣的體量?
對此,財通證券表示,雖然科創板做市商業務的市場空間短期內不大,但長期有望推廣至主板和創業板。假設券商做市持倉市值在1%-4%之間,科創板做市總規模預計在500-2100億元區間。中性假設引入做市商後交易量提高(至550億元/日),做市價差為0.5%,做市交易佔比為20%,預計每年帶來的增量收入約為100-130億元;按90%的利潤率測算,帶來的增量利潤約為90-117億元。
海通國際則指出,科創板做市制度的推出將增厚券商業績,展望未來,券商做市業務在A股市場空間廣闊。中性假設下,預計2022年、2023年券商做市收入分別約為393億元、518億元,佔券商2021年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8%、10%。
更具有想象力的是,2021年滬深A股(剔除科創板)成交金額合計為247萬億元,同比+24%。假設未來10年內A股市場全面引入做市商制度,中性假設下,A股成交金額年均增速為10%,做市價差為0.10%,做市交易佔比為15%,10年後隨着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券商做市資格的放開,預計券商做市收入有望達到2500億元左右。
在業務創收之外,銀河證券表示,科創板做市商制度將有利於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科創板上市公司以科技創新企業為主,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市商制度推出將提升科創板流動性,有利於科技創新企業赴科創板上市融資進程,也有助於已上市企業的再融資。
同時,做市商通過發揮機構投資者在估值方面的專業定力能力,將提升科創板的價值發現功能,從而引導資金更好地服務於真正具備較強科創屬性與研發能力的高技術企業,更好地促進國家科技產業發展。
此前,在新三板做市業務中,曾有股東以“操縱市場”的理由向做市商提起訴訟。雖然並未獲得法院支持,但卻給市場留下一定負面印象。那麼,券商在開展做市商業務時,是否存在操縱市場的意圖?
華泰證券表示,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對證券公司的系統、資金、人員、風控、合規、策略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做市商針對科創板股票市場特點進行了大量投入。相較傳統的市場參與者來説,做市商對於市場方向的態度更為中性,利益衝突更小,風險控制條件更為嚴格,不會對市場的穩定運行造成風險,是市場秩序的維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