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個城市的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同時,穩經濟、保就業政策頻出。
在多重外部利好的刺激下,最近的兩市行情顯得有些火熱,據和訊財經統計,截至6月7日,滬指近20日以來累積漲幅達7.87%、深成指漲10.61%、創業板指漲14.22%。
不過,與A股火熱行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依舊處於冰點的公募發行市場。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市場共發行36只公募基金,相比4月鋭減近六成。
但危機之下,仍有贏家,作為市場中的明星單品——“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給當下低迷的基金髮行市場增添了一抹亮色。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全市場共發行了7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合計發行份額達541.12億份,佔當月總髮行份額之比為69.55%,其中,廣發基金、平安基金、國泰基金三家公司發行的該類產品均達到百億規模,這也是5月基金髮行市場中位數不多的幾隻“百億基金”。
另外,和訊財經還留意到,5月以來,出現了不少“自發自買”並“光速”結募的“迷你基”。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平日十分看重規模的公募們,哪怕“自掏腰包”也要讓自家新基金快成立、火速建倉呢?
新基發行數量鋭減 同業存單基金成大贏家
在公募基金髮行圈裏,流行這樣一句話:“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
這句話意為在市場行情低迷之時,新基金往往難以吸引投資者前來認購,但同時,較低的大盤點位,也為其提供了絕佳的建倉良機,相比老基金,新基金沒有歷史倉位的包袱,可以逢低吸納一批優質籌碼。
而眼下的市場行情結合公募在5月的發行情況,就將上述俗語中所描述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Wind數據顯示,以認購起始日為基準,在今年5月份,全市場共發行36只公募基金,合計發行份額達778.09億份,平均發行份額為21.61億份,截止日份額為765.6億份。出現截止日份額小於發行份額的情形,代表當月有部分新基金都未能達到募集上限或直接募集失敗。
進一步將此數據對比來看,在今年4月份滬指失守3000點時,各家公募還發行了81只基金,而到了5月這一數值就陡然變為了31只,直接鋭減近六成;
若同比2021年5月的市場,則差距更甚。彼時的滬指在3400點附近震盪,雖然相比年初3700點的高位已然回撤不少,但基金髮行市場還是一片火熱,各家公募共發行155只基金,發行份額為1837.71億份,截止日份額高達2135.21億份,湧現出不少百億級別的爆款基金。
由此可見,在大盤震盪回升的背景下,5月份的基金髮行仍未脱離冰點。
不過,雖然發行數量在減少,但在5月778億的發行份額與3月份及4月份時相比已回暖不少,而這離不開在5月發行的爆款新品——同業存單指數基金。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全市場共發行了7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合計發行份額達541.12億份,佔當月總髮行份額之比為69.55%,其中,廣發基金、平安基金、國泰基金三家公司發行的該類產品均達到百億規模,這也是5月基金髮行市場中為數不多的幾隻“百億基金”。
對於5月以來,同業存單類產品的發行盛況,平安基金基金經理段瑋婧表示,在當下股債波動加大的背景下,資金避險及閒錢理財等短期理財需求激增,投資者對除貨幣、債券外的低風險理財投資工具的需求不斷增加,預期未來同業存單類產品的需求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目前,第四批5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已啓動發行,其中,嘉實基金、景順長城基金旗下產品成為爆款,發售僅數日便觸及百億規模上限,紛紛宣佈提前結束募集,也讓同業存單基金總規模正式突破千億大關。
而從證監會官網披露的情況來看,當前還有逾百隻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等待審批,未來該產品市場規模或還將進一步擴容。
市場“報復性”反彈或現 權益基金“光速”結募只為低位建倉
實際上,5月以來的基金髮行仍未脱離冰點,除了有市場行情不佳、投資者情緒低迷的原因外,也與部分權益基金提前結募以求低點建倉有關。
Wind數據顯示,在剔除分級基金後,5月全市場一共發行了20只權益基金,合計募集規模為28.56億份,僅佔總募集規模的3.67%,而在這20只基金當中,還有不少規模僅為數千萬的“迷你基”。
以5月9日官宣發行的瑞達策略優選為例,該基金5月12日啓動認購,5月13日便公告提前結束募集,最終成立份額僅為0.1億份,實際只募集了一天便匆匆結束。
再從瑞達策略優選的基金合同生效公告中可以看到,該基金99.9%的份額都讓公司自有資金及高管、員工認購了,換言之,瑞達基金自己發行了一隻給自己購買的產品。
而在5月,諸如瑞達策略優選這類“自發自買”並“光速”結募的“迷你基”並非個案。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平日十分看重規模的公募們,哪怕“自掏腰包”也要讓新基金快成立建倉呢?
某私募研究員對和訊財經分析稱,4月出現的大盤指數低點,大概率已觸及到市場底部區域,在眼下利好政策不斷、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的背景下,兩市或在短期內迎來報復性反,“3000點是A股的堅實底部,現在基本已經成為市場共識。那麼,當沒有歷史倉位包袱新基金在當前的點位建倉,無疑是為未來的業績騰飛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就如同賽跑一般,在3400點建倉的基金,肯定不如在2800點建倉的基金好做業績,因為起跑線就不一樣。”她進一步解釋道。
回顧最近的大盤走勢,自4月26日,滬指觸及階段低點2863點以來,市場情緒似乎便發生了反轉,兩市各大指數接連反攻,據和訊統計,截至6月7日,滬指近20日以來漲幅達7.87%、深成指漲10.61%、創業板指漲14.22%。
對於近來的股指反彈原因,華夏基金表示,市場正處於疫後經濟復甦的有利環境中,同時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今年貨幣和財政寬鬆力度基本匹敵2020年,地產政策寬鬆程度則明顯超過2020年,經濟基本面環比出現改善的確定性較強,在市場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風險偏好自歷史低位持續修復。
在華夏基金看來,此前市場的下跌具有“風險偏好領先盈利下行”的特徵,這一特徵在2011和2018均曾出現過。而今年市場情況的特殊之處在於,疫情影響對於盈利下行週期起到加速作用(盈利有望提前見底)。
“未來一個季度我們更有可能看到市場從“風險偏好上行盈利下行”轉向“風險偏好盈利共振向上”,從中期角度看,我們仍然對大勢保持樂觀。”華夏基金進一步表示。
金信基金也指出,當前圍繞上海解封的復工復產預期邏輯的邊際交易逐步來到了兑現節點,後續的進一步上攻,還需要更多的觀察上海疫情大爆發前的市場壓制因素是否緩解。
不難看出,市場拐點將至正成為多家機構的共識,在此背景下,急於搶跑於市場低點建倉的公募們,自然也就顧不上募集規模的事了,就算是“自掏腰包”也要先將位置佔好。
眼下,不少在今年3月、4月成立的基金已經享受到了低位建倉的紅利。
Wind數據顯示,將A/C份額分開計算,在近兩個月內成立的87只主動權益基金中,平均年內收益率為5.46%。
例如,泰達宏利基金老將王鵬在3月30日成立的新基——泰達宏利景氣智選,在“明星基金經理”光環的加持下,該基金彼時成立份額也僅為2.15億元。而截至6月6日,泰達宏利景氣智選的年內收益率已達到了18.41%,是王鵬6只在管基金中,唯一取得年內正收益的產品。
不過,新基金也有其固有缺點,對於剛成立的基金來説,基金經理需要一定時間將手裏現金兑換為投資標的,而這一建倉過程往往需要持續數月,畢竟基金經理是不可以拍腦袋買股的,都需要經過公司內部嚴格的投研及決策過程的。
那麼,在市場反彈的時候,相比起已經重倉的老基金,倉位較輕的新基金或許就要損失一部分收益了,由此可見,沒有歷史包袱並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因此,面對當下的新發基金,雖然其有低位建倉的優勢,廣大基民也不該頭腦一熱就湧入其中,而是應當給予其一定的觀察窗口,並仔細匹配自己的風險偏好與投資需求。
關於本篇文章的更多報道,我們已在【和訊財經APP】上刊登,應用商店搜索“和訊財經”,下載並參與猜指數活動贏取京東卡和萬元現金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