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回國”四個字顯然已經成為汽車年度界最佳“梗”。
幾年前,賈躍亭口中脱口而出“讓我們一起,為夢想窒息”,其實是在向所有人傳遞着,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性格。只不過,誰承想這一“窒息”就是好幾年,到最後竟然連回到祖國都成了奢侈。
而近日,隨着近日關於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FF)頻繁登上熱搜,關於FF和賈躍亭能否“下週回國”的話題,又再次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
最近一段時間,先是傳出FF將得到來自珠海市的國資高達20億的投資,隨後又傳出了包括格力集團、華髮集團在內的珠海兩大龍頭國企,將聯手投資FF至少20億元。甚至很快,又傳出吉利將與FF合作的消息。
然後就像當代娛樂圈“求錘得錘”的定律一樣,汽車圈的傳言十有八九也都是真的。吉利官方方面很快就正式發聲明,稱吉利控股集團已經與FF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展開合作,並探討由吉利與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代工服務的可能性。
在FF的路演文件裏,還提到吉利將為FF提供生產能力,FF的中國總部將計劃從2025年起,達到年產量10—25萬台。這樣的產能數據將意味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其產能將直接來自於吉利,相當於與吉利汽車進行了深度的捆綁合作。
當然,近日來關於FF最亮眼的高光時刻,還是可能即將成功的赴美上市。
就在傳出與吉利合作的前一天,FF宣佈已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就業務合併達成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後公司估值約為3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0億元),並將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市場上市,股票代碼為“FFIE”。
從近期FF獲得投資、與吉利合作、即將赴美上市等種種動作,都不難看出,被大眾成為“鹹魚”近8年之久的FF,或許真的等來了“翻身”之日。而隨着FF的處境逐漸回暖,遠走美國的賈躍亭,説不定很快就會“回國”出現在國內的車展上。
資本的新一輪“慌不擇食”
一直以來,FF都是個無比神奇的品牌,以至於我至今都無法定義,它在汽車圈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一般的造車新勢力,如果不能成功量產,並且形成市場的良性循環,便很難在市場中存活。
在被稱作新勢力“生死年”的2020年裏,包括拜騰、遊俠、博郡、賽麟等等一些新興車企,或由於資金問題、或出於產品問題,總之都倒在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但這樣的定律對於FF來説,似乎並不適用。
在它成立之初,其實有部分人是看好它的,但直到8年後的今天,FF都還沒有一款量產車型正式交付;也有不少人從一開始就唱衰它,但是沒有量產車的它卻堅持了8年,不僅沒有被市場淘汰,如今還得到了投資並有望赴美上市。
總之,它總能成功的徘徊在曖昧的生死線上,比起拿“不死不活”來形容它,我更願意形容它是“活得夠久”,而這也是獨屬於FF的神奇之處。
而隨着汽車市場不斷變化,投資熱潮也在一輪接着一輪的迭代更進。上一輪關於新能源汽車投資熱潮大概是前兩年左右,但是隨着汽車市場逐漸趨於“寒冬”,資本的熱度也隨之褪去。不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開始,不論是國家政策的扶持力度,還是從基金、股票的走勢都不難看出,新能源汽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大勢所趨。
再具體來看造車新勢力品牌。2020年,特斯拉全球銷量逼近50萬輛,蔚來市值突破千億美元,理想、小鵬更是上市不到一年市值均達到300億美元。但凡多看幾眼這樣的資本上升數字,都不難感受到新能源汽車當下狂熱的氛圍。
在這樣的趨勢下,資本自然也就都想盡快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面對機會,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可能性,資本都想會抓住。畢竟,如果現在沒拿到“船票”,一旦新能源這艘巨輪揚帆,沒有入場的資本就只能乖乖的站在岸邊了。
於是,資本開始了對新能源汽車新一輪的“慌不擇食”。選誰都是選,選錯了不重要,重要的是代表入局的“船票”拿到了就行。所以,與其説是資本在“接盤”FF,倒不如説資本把它當做一場未知的“賭注”更為貼切。
很幸運,“活得夠久”的FF,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END
目前,隨着新一輪資金的入場,和即將完成的赴美上市,對於FF來説已經有了積極的信號。此外,FF的第二款新車FF81也進入了緊鑼密鼓的研發之中,新車預計在2023年左右量產上市,之後還將推出FF 71,將於2024年底量產上市。可以預見,FF的終極答案或許就快要迎來。
當然,現階段的新能源市場早已不是賈躍亭遠走美國時的那般模樣,在越來越大新能源車企“百家爭鳴”的態勢下,面對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在內的這些已經有大量市場積累的新勢力品牌,“回國”後的FF仍然面臨不小的挑戰。
採寫 | 唐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