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歐美多國製造業PMI創下新高。在東方,中國連續擴張8個月,日本收縮程度繼續收窄,韓國年內首度擴張,東盟萎縮情況有所緩和。儘管全球製造業整體繼續回升,且相比較服務業,製造業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但多國疫情的再度嚴重反彈、歐洲部分國家出現的恐怖襲擊以及本週或將揭曉的美國大選等仍然是擾動全球製造業和經濟持續復甦的不安因素。
美國:製造業創新高,就業指數15個月後首擴張
美國10月ISM製造業指數升至59.3,創2018年9月來新高,連續5個月擴張。多個分項數據創下新高,表明美國製造業在供需兩端繼續保持良好的復甦態勢。在需求端,因疫情導致汽車和日用品等商品的內部消費需求激增,使得新訂單指數從9月較前值暴跌7.4個百分點到10月暴漲7.7個百分點,以67.9的值創下自2004年1月以來近17年的新高,並連續5個月擴張。同時,進口指數升至58.1,創2018年6月以來的兩年多新高,在連續5個月萎縮後連續第4個月擴張;而隨着中國經濟的強勁復甦以及近2個月履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速度的加快和力度的加大所帶來外需的顯著回暖,推動新出口訂單指數升至55.7,創2018年9月以來最高,在連續4個月萎縮後連續第2個月“温和擴張”。需求的有效復甦也帶動了供給端的恢復。10月生產指數升至63,在連續第5個月處於擴張區間的同時連續第4個月高於60整數位。此外,就業指數自2019年7月以來重返擴張區間,表明在連續恢復數月後,製造業就業開始重新出現增長。
儘管如此,風險和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一方面,若11月美國大選如期塵埃落定,無論是共和黨繼續連任,還是民主黨成功勝選,對於當前美國國內仍然嚴重的疫情都會做出新的應對,同時中美關係和其他國際關係等也會在短時期內出現一定程度的緩和,對於美國經濟的進一步復甦也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另一方面,由於今年新冠疫情具有極高特殊性,加之現任總統特朗普具有“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出現因為美國大選結果遲遲不出或者現任總統因不滿大選結果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導致美國出現局部騷亂甚至波及全球,從而使得剛剛有所起色的經濟復甦再次出現嚴重惡化的可能。
歐洲:德國成為主要推手,疫情反彈仍需警惕
歐元區10月Markit製造業PMI終值攀升至54.8,在連續4個月擴張的同時創下2018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分項指數方面,產出和訂單增長均罕見超過二十年來的增速,表明供需兩端的強勁復甦。值得一提的是,主要是德國推動了歐元區產出和新訂單的急劇上升,與其他國家增長的不平衡更為突出。不過其他重要成員國的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10月製造業PMI終值也都明顯高於前值及預期。
德國10月製造業PMI錄得58.2,為2018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相較於內需,外需做出巨大貢獻。全球經濟,尤其是中國經濟的強勢復甦,使得汽車和機械設備的訂單猛增,推動德國新訂單指數出現創紀錄增長,從而帶動整個製造業繼續優異表現。
法國10月製造業錄得51.3,略高於前值和預期。雖然疫情反彈較為嚴重,但難阻製造業復甦之路。儘管產出增長有所放緩,但仍大體符合指數趨勢,新訂單的增長速度也更快。
英國10月製造業錄得53.7,連續5個月擴張。儘管因封鎖措施以及脱歐等導致上升勢頭正在減弱,但製造業復甦勢頭仍在繼續。
隨着疫情的二次反彈,歐洲各國在10月底和11月初再次紛紛採取全國性的“封城”措施。不過,由於封鎖力度並沒有春季那麼嚴厲,並且應對舉措主要集中在社交端,對需求衝擊為主,與春季供需兩端受到衝擊顯著不同,製造業所受影響可能較弱。與此同時,法國等歐洲多國出現恐襲事件,因此製造業仍然不能掉以輕心,能否持續復甦仍有待觀察。
日韓東盟:日韓持續向好,東盟有所緩和
日本10月製造業PMI錄得為48.7,雖然然連續18個月萎縮,但繼續較前月改善,顯示日本整體制造業的景氣正逐漸趨穩。包括新訂單指數在內的許多指標繼續好轉。受來自中國等亞太地區外需增長的影響,10月新的出口訂單出現近兩年來的首度增加。但就業指數較前值出現惡化,主要是老齡化和疫情疊加所致。此外,在協助調查的企業當中,大約有38%的比例認為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內產出將出現增加,是近三年來的最佳數據,表明企業信心進一步上升。
韓國10月製造業錄得51.2,年內首次擴張。多項指數持續改善,其中生產指數創下七年半以來的新高,新訂單指數年內首次轉正。企業普遍對於未來預期的樂觀程度升至9個月新高。
東盟9月製造業PMI錄得48.6,雖然連續第8個月萎縮,但惡化程度有所緩和。產出和訂單量持續低迷是製造業整體不振的主要原因,但兩者萎縮程度均較9月有所收窄。此外,海外需求疲軟也是拖累行業整體健康狀況的另一大原因,這項因素導致了新增出口訂單繼續大幅下降。同時,10月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的積壓工作量再次下降,顯示出產能壓力疲弱的跡象。因此,各企業仍在繼續裁員,導致10月行業用工人數總體上大幅下降。
中國:進出口持續擴張,小企業再度萎縮
10月製造業PMI錄得51.4,連續8個月處於榮枯線以上。其中,進出口指數連續第2個月擴張,小企業則再度萎縮。10月製造業呈現出以下四大亮點。
一是產需兩端動力強。生產指數為53.9,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2.8,與上月持平,均持續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製造業生產繼續回升,需求穩步改善。從行業情況看,部分傳統制造業恢復有所加快,其中,紡織、化學纖維及橡膠塑料製品、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金屬製品等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二是進出口連續擴張。10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1.0和50.8,分別高於上月0.2和0.4個百分點,均連續2個月位於擴張區間,主要是穩外貿外資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疊加近期全球主要國家經濟和製造業恢復性改善,我國進出口進一步回暖。
三是需求持續回暖帶動價格回升。10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為58.8和53.2,分別高於上月0.3和0.7個百分點,均為近期高點。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9個行業的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11個行業的出廠價格指數高於上月。其中,紡織、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化學纖維及橡膠塑料製品等行業的兩個價格指數升幅最為明顯,反映相關行業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
四是企業信心不斷增強。10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升至59.3,高於上月0.6個百分點,企業對行業發展信心加快恢復。從行業情況看,紡織、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汽車等12個行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位於60.0及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表明企業對市場預期較為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重回擴張區間後,10月小型企業新訂單指數再次回落至萎縮區間並明顯低於製造業總體水平,顯示出小型企業市場需求非常乏力。不過小企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創歷史新高則是為數不多的亮點。由於小型企業處於弱勢地位,在資金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相對不足,且許多屬於配套性。當出口受阻時,大企業降低成本以度過嚴冬,導致小型企業需求嚴重不足。小企業的恢復任重道遠,生產經營依然面臨相當的不確定性。
植信投資研究院 羅奐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