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數字貨幣內測:手機沒網也能支付,可在很多場景替代現金,目前在多地小範圍測試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財經

如今出門逛街只需一部手機就能滿足所有的消費支付需求,原以為這個已經很方便了,沒想到還有更便捷的支付方式。

今年4月開始,數字貨幣已經在深圳、蘇州等地進行小範圍測試。

擁有了數字貨幣,每天再也不用擔心手機沒網不能付款了。只要手機有電,就能進行支付。

近日,網傳深圳二手房買賣已經開始使用數字貨幣且銀行大額轉賬無法兑換成紙幣,引起大範圍的討論。隨後,官方闢謠稱目前數字貨幣試點應用場景僅為小額零售,與紙鈔可以1:1雙向兑換。

據瞭解,今年4月開始,數字貨幣就已經在深圳、蘇州等地開啓小範圍測試。8月14日商務部發布通知顯示,目前數字貨幣的試點為“4+1”模式,即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後續視情況擴大到其他地區。

任何人不得拒絕數字貨幣支付

央行發佈的數字貨幣又稱為DCEP,它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擁有國家信用背書,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數字法幣”。

此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曾公開表示:“DCEP的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因此,它和人民幣一樣具有無限法償性,可有效發揮計價手段、交易媒介、流通手段、貯藏手段等貨幣功能。

擁有無限法償性意味着任何人不得拒絕接受這一支付方式。比如現在電子支付非常方便,有些商家更希望顧客使用微信、支付寶等方式進行支付,但他無權拒絕接受現金支付。在這一點上,DCEP的地位是一樣的,待到DCEP普及後,用户在任何商店想使用DCEP支付,對方都不能要求你更換支付方式,這就是DCEP的無限法償性。

其次,DCEP是可追蹤、可定向流通的,比如要求發行到商業銀行的這部分DCEP必須要流通到製造業,那麼持有人就只能這些錢用來買機器買設備、採購原材料、發放工人工資等,這些數字貨幣流向哪裏都是可追蹤的。

短時間不會對微信、支付寶造成衝擊

國內許多人對於數字貨幣的想象都來自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認為數字貨幣與現在的電子支付是一回事。實際上,兩者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

首先,是結算方式的不同。微信、支付寶屬於第三方支付工具,進行資金轉移必須通過傳統銀行賬户才能完成。而央行數字貨幣在交易環節對賬户依賴程度大為降低。通俗地講,央行數字貨幣既可以像現金一樣易於流通,不需要註冊賬户,只要手機裏有一個DCEP錢包就可以進行交易。其次,在安全性上,DCEP表現更好。

穆長春同時認為,DCEP並不會對支付寶、微信的地位產生影響。對支付寶而言,現在支付寶的用户羣體已經達到了10億人之多,而且每年的支付市場份額第一基本都是由它佔據,這也就説明支付寶的用户規模非常龐大。而且,支付寶自從2004年面世以來,讓它擁有了大批忠實的用户粉絲。

因此,在短期內,就算央行數字貨幣直接嫁接到每個商業交易當中,也不會對支付寶形成非常強烈的衝擊,因為這跟用户羣體的支付習慣是有很大的關係的。而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已經習慣了利用支付寶進行支付,故而短時間內是很難改變的。而淘寶有支付寶支付,微信小程序有微信支付,這個習慣大家已然養成,就算數字貨幣是國家法定貨幣,短時間內對它們是根本造不成很大的衝擊的。

除此之外,數字貨幣更多隻是滿足於支付這一層面,而對於其他方面並沒有過多滲透。

從各方面服務上,數字貨幣都不會對支付寶造成過多的影響,最多就是支付時分點流出去,因為這方面最終還是由用户來決定。

鏈接

數字貨幣現金提現時不需要手續費

此前,農行、中行的數字貨幣錢包內測圖接連曝光。從流出的圖片可以看出,DCEP錢包界面有着傳統的掃碼、收付款碼、匯款等交易方式,同時多了一個“碰一碰”的功能。

這是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自主開發的一項專利技術,穆長春曾這樣描繪它:“只要你我手機上都有DCEP錢包,那連網絡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錢包裏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

當然,許多人會擔心DCEP錢包的提現功能,就像支付寶剛出現時人們也僅僅把它當作網購這一場景的支付工具,因此用户非常在意在支付寶上的錢是否能隨時取出來。在這一點上,DCEP與微信不同,現金提現是不需要手續費的。

據瞭解,線上用户可以通過App綁定個人銀行賬户實現DCEP的兑換和存取,這與支付寶、微信提現功能是一樣的。此外,DCEP還可以直接在ATM上完成提現。據消息顯示,國內最大的ATM機供應商“廣電運通”已開展DCEP在ATM機上自由兑換研發項目。

趨勢

數字貨幣將和現金長期共存

目前,數字貨幣的內測工作正在有序開展。蘇州已有公務員領取到用數字貨幣形式發放的交通補貼;在雄安新區,麥當勞等19家公司已開始試點數字貨幣。

據瞭解,試點區域選定的數字貨幣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零售、交通卡充值、餐飲等小範圍場景,進行的是封閉試點。銀行人員表示,一旦技術成熟,或相關部門批准,應用場景可能延伸至醫療、教育、電商、旅遊、文化消費等。有人預測,很可能在2022年冬奧會可以一睹數字貨幣的“芳容”。

隨着數字貨幣工作的推進,不少人會擔心以後現金是不是就不能用了?對此,央行研究局兼貨幣金銀局局長王信明確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在中國主要是對現金進行一定程度的替代,而不會全面取代。

另一方面,在所有的支付方式中,現金的匿名性仍然是最強的。絕大多數時候,人們不介意金融機構掌握自己的資金記錄。但也有很多時候,人們希望一些交易只有自己知道,而這種交易並不違法,央行不會強制要求讀取所有的交易記錄。因此,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在很多場景替代現金,卻不會在所有場景取代現金。

也就是説,數字貨幣對現金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不會完全取代現金,而是兩者長期共存。 瀟湘晨報記者粟霜晴 長沙報道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