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場消息稱,互聯網診療平台微醫計劃於今年4月底之前提交IPO申請。1月10日,微醫方面告訴紅星資本局,上述消息為市場傳聞,集團方面暫不作回應。
在此之前,微醫曾於2021年正式向港交所遞表,但終石沉大海。其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公司累計虧損79億元,經調整淨虧損累計達20.41億元。
截至目前,港交所已迎來包括京東健康(06618.HK)等在內的四大互聯網醫療頭部企業,而微醫還未搭建起成熟的藥品銷售框架,僅憑藉醫療服務難以以支撐其市場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6月,微醫曾舉牌易聯眾(300096.SZ),但由於未及時信披,且違反規定在限制轉讓期內交易易聯眾股票,被證監會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微醫及董事長廖傑遠,分別處以3030萬元和8萬元的罰款。
↑資料配圖 圖據IC Photo
綢繆上市多年未果
3年虧損近80億元
微醫即將申請上市的消息並非首次傳出。
早在2018年5月,微醫完成5億美元Pre-IPO融資後,計劃將旗下微醫療、微醫藥、微醫保三塊業務整體打包赴港上市,並傾向把“微醫雲”業務分拆獨立在A股上市。
2019年1月,微醫舉牌易聯眾,又在當月多次增持易聯眾,持股比例高達9.58%,升級為易聯眾第二大股東。
微醫將舉牌易聯眾的行為解釋為“看好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當時有觀點認為,微醫作為醫療科技平台,估值超過55億美元,而易聯眾是全國領先的醫保及基衞服務商,微醫舉牌易聯眾,是為醫療和醫保的深度融合提供想象空間。微醫此舉也被外界廣泛認為,或欲通過借殼方式實現上市。
2021年4月1日,微醫拆分旗下數字醫療服務平台微醫控股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將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WVR)申請上市,上市完成後將成為中國醫療及醫藥行業第一家以WVR上市的公司。
到了2022年3月,又有消息稱微醫或尋求透過與特殊目的上市公司(SPAC)合併交易的模式進行上市。
進入2023年,再次傳出微醫欲登陸資本市場的消息,但多次上市傳聞,均未有實質性的進展。1月10日,微醫方面告訴紅星資本局,上述消息為市場傳聞,集團方面暫不作回應。
而從其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來看,2018-2020年,微醫分別實現營收2.55億元、5.06億元和18.32億元;淨利潤分別虧損40.52億元、19.37億元和19.14億元;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為4.15億元、7.57億元和8.69億元。近三年累計虧損79億元,經調整淨虧損累計達20.41億元。
信披及交易違規被重罰超3000萬元
多年IPO之路雖未砸出水花,但其舉牌易聯眾卻引來監管部門的注意。
2022年6月,因未依法及時披露持有易聯眾股份變動情況且有誤導性陳述,加之在限制轉讓期交易易聯眾,微醫被證監會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合計處以3030萬元罰款,對董事長廖傑遠合計處以8萬元罰款。
截圖自中國證監會官網
中國證監會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18年10月9日至2019年3月28日期間,微醫利用微醫投資(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醫投資”)、馮某等10個證券賬户(以下簡稱“賬户組”)交易易聯眾。
上述賬户組對易聯眾的交易均由微醫決策,而資金均來源於微醫關聯企業——掛號網(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11月19日,賬户組持有易聯眾約2151萬股,持股比例已達到5%;到了2019年1月18日,這一數據攀升至10%。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微醫均未及時履行報告及公告義務。
微醫還在限制轉讓期內有交易易聯眾股票的行為,累計買入和賣出金額分別為5.8億元和4.05億元。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微醫及廖傑遠還曾以量罰過重等理由提出申辯,但均未被採納,最終將計劃、主導、決策並最終舉牌的微醫集團認定為信息披露的義務人與事實、證據相符。
被資本“催熟”
賣服務的微醫能撐起未來嗎?
與其他互聯網醫療頭部企業不同的是,微醫的業務主要聚焦在服務上。
據招股書,微醫的主營業務包括醫療服務及健康維護服務等。其中,醫療服務主要為數字醫療諮詢及診斷、綜合醫療服務、專科醫療服務等;健康維護服務則主要包括數字慢病管理服務、健康管理服務等。
而再看同行業對手,截至目前,港交所已有阿里健康(00241.HK)、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01833.HK)和叮噹健康(09886.HK)四家互聯網醫療企業。其中,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已在2022年三季報中實現扭虧為盈。
已上市的四家互聯網醫療企業各有優勢,叮噹健康發力O2O模式,進入藥品即時配送;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擁有巨大的平台流量池;平安好醫生則擁有上億註冊用户。
反觀微醫,其在欠缺藥品市場的同時,醫療服務也不足以覆蓋線下醫療機構的所有項目,經調整淨虧損逐年擴大。因此,微醫的商業模式及盈利能力屢屢遭到質疑。
據公開報道,2022年7月,微醫獲得超10億元融資。不同於此前來自外資美元基金或者保險企業投資,這次領投方為山東省的國有產業投資基金。而在此之前,微醫已先後完成9輪融資,引進了紅杉中國、友邦保險、高瓴資本、騰訊投資等;其中,紅杉中國及騰訊出現在多輪融資中。
龐大的投資“團隊”讓微醫光環加身,但同時也苦於遲遲未變現的壓力中。那麼,在“賣藥”的主流行業邏輯中,“賣服務”的微醫能否最終等來成熟的市場教育,從醫療服務中實現盈利?
紅星新聞記者 鄧凌瑤
編輯 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