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微医又现IPO传闻,此前被重罚超3000万,卖服务能成功突围吗?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互联网诊疗平台微医计划于今年4月底之前提交IPO申请。1月10日,微医方面告诉红星资本局,上述消息为市场传闻,集团方面暂不作回应。

在此之前,微医曾于2021年正式向港交所递表,但终石沉大海。其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公司累计亏损79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累计达20.41亿元。

截至目前,港交所已迎来包括京东健康(06618.HK)等在内的四大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而微医还未搭建起成熟的药品销售框架,仅凭借医疗服务难以以支撑其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6月,微医曾举牌易联众(300096.SZ),但由于未及时信披,且违反规定在限制转让期内交易易联众股票,被证监会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微医及董事长廖杰远,分别处以3030万元和8万元的罚款。

IPO观察|微医又现IPO传闻,此前被重罚超3000万,卖服务能成功突围吗?

↑资料配图 图据IC Photo

绸缪上市多年未果

3年亏损近80亿元

微医即将申请上市的消息并非首次传出。

早在2018年5月,微医完成5亿美元Pre-IPO融资后,计划将旗下微医疗、微医药、微医保三块业务整体打包赴港上市,并倾向把“微医云”业务分拆独立在A股上市。

2019年1月,微医举牌易联众,又在当月多次增持易联众,持股比例高达9.58%,升级为易联众第二大股东。

微医将举牌易联众的行为解释为“看好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当时有观点认为,微医作为医疗科技平台,估值超过55亿美元,而易联众是全国领先的医保及基卫服务商,微医举牌易联众,是为医疗和医保的深度融合提供想象空间。微医此举也被外界广泛认为,或欲通过借壳方式实现上市。

2021年4月1日,微医拆分旗下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微医控股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将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WVR)申请上市,上市完成后将成为中国医疗及医药行业第一家以WVR上市的公司。

到了2022年3月,又有消息称微医或寻求透过与特殊目的上市公司(SPAC)合并交易的模式进行上市。

进入2023年,再次传出微医欲登陆资本市场的消息,但多次上市传闻,均未有实质性的进展。1月10日,微医方面告诉红星资本局,上述消息为市场传闻,集团方面暂不作回应。

而从其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来看,2018-2020年,微医分别实现营收2.55亿元、5.06亿元和18.32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40.52亿元、19.37亿元和19.1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4.15亿元、7.57亿元和8.69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79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累计达20.41亿元。

信披及交易违规被重罚超3000万元

多年IPO之路虽未砸出水花,但其举牌易联众却引来监管部门的注意。

2022年6月,因未依法及时披露持有易联众股份变动情况且有误导性陈述,加之在限制转让期交易易联众,微医被证监会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合计处以3030万元罚款,对董事长廖杰远合计处以8万元罚款。

IPO观察|微医又现IPO传闻,此前被重罚超3000万,卖服务能成功突围吗?

截图自中国证监会官网

中国证监会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8年10月9日至2019年3月28日期间,微医利用微医投资(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医投资”)、冯某等10个证券账户(以下简称“账户组”)交易易联众。

上述账户组对易联众的交易均由微医决策,而资金均来源于微医关联企业——挂号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11月19日,账户组持有易联众约2151万股,持股比例已达到5%;到了2019年1月18日,这一数据攀升至10%。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微医均未及时履行报告及公告义务。

微医还在限制转让期内有交易易联众股票的行为,累计买入和卖出金额分别为5.8亿元和4.05亿元。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微医及廖杰远还曾以量罚过重等理由提出申辩,但均未被采纳,最终将计划、主导、决策并最终举牌的微医集团认定为信息披露的义务人与事实、证据相符。

被资本“催熟”

卖服务的微医能撑起未来吗?

与其他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不同的是,微医的业务主要聚焦在服务上。

据招股书,微医的主营业务包括医疗服务及健康维护服务等。其中,医疗服务主要为数字医疗咨询及诊断、综合医疗服务、专科医疗服务等;健康维护服务则主要包括数字慢病管理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

而再看同行业对手,截至目前,港交所已有阿里健康(00241.HK)、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01833.HK)和叮当健康(09886.HK)四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其中,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已在2022年三季报中实现扭亏为盈。

已上市的四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各有优势,叮当健康发力O2O模式,进入药品即时配送;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拥有巨大的平台流量池;平安好医生则拥有上亿注册用户。

反观微医,其在欠缺药品市场的同时,医疗服务也不足以覆盖线下医疗机构的所有项目,经调整净亏损逐年扩大。因此,微医的商业模式及盈利能力屡屡遭到质疑。

据公开报道,2022年7月,微医获得超10亿元融资。不同于此前来自外资美元基金或者保险企业投资,这次领投方为山东省的国有产业投资基金。而在此之前,微医已先后完成9轮融资,引进了红杉中国、友邦保险、高瓴资本、腾讯投资等;其中,红杉中国及腾讯出现在多轮融资中。

庞大的投资“团队”让微医光环加身,但同时也苦于迟迟未变现的压力中。那么,在“卖药”的主流行业逻辑中,“卖服务”的微医能否最终等来成熟的市场教育,从医疗服务中实现盈利?

红星新闻记者 邓凌瑶

编辑 杨程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160 字。

转载请注明: IPO观察|微医又现IPO传闻,此前被重罚超3000万,卖服务能成功突围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