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50年難遇的糧食危機?世界糧價四連漲,中國卻不擔心“米袋子”

由 湯生 發佈於 財經

受疫情、蝗災、颱風、森林大火等重重打擊,世界多國糧食儲備已然捉襟見肘,而一些糧食出口國出於本國安全考慮,越南、俄羅斯、泰國、塞爾維亞等國一度宣佈禁止或減緩糧食出口,打亂了國際糧食進出口秩序。於是,在世界糧食供應鏈告急之際,糧價蹭蹭蹭往上漲。

50年難遇的糧食危機來襲!世界糧價四連漲

據外媒10月9日報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最新報告顯示,在穀物和植物油強勁上漲的帶動下,9月份世界糧食價格連續第四個月上漲,達到了今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糧農組織衡量一籃子穀物、油料種子、乳製品和肉類變化的食品價格指數9月攀升至97.9,環比增長2.1%,同比增長5.0%。

而糧農組織穀物價格指數9月份環比上漲5.1%,同比上漲達13.6%。糧農組織表示,對南半球小麥生產前景的擔憂以及影響歐洲冬小麥播種的乾燥天氣推動了小麥價格上漲。另外在歐盟預期減產和美國下調結轉供應量的雙重作用下,玉米價格同樣報升,國際高梁和大麥價格也呈上升態勢,但稻米價格走低。

事實上,糧食問題一直是困擾世界的一大難題。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全球糧食安全及短缺問題更加嚴峻。此前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聯合國糧食計劃署主管 David Beasley稱,為了避免全球饑荒,六個月內需要50億美元的緊急資金。

作為世界最大糧食進口國,中國有何"糧策"?

目前,國際糧食貿易主動權掌握在少數糧食生產大國手中,美國和歐洲是世界糧食出口的主要來源,加之印度和越南等大米出口國,當地疫情仍很嚴峻,也進一步增加了糧食供需的不確定性,很容易出現"少數國家擾動全世界"的局面。

那麼如果世界糧食供應鏈真的告急,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糧食進口國,有足夠的能力應對這一場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嗎?中國老百姓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

答案是不必擔憂。農業農村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糧食產量達1.3萬億斤,人均消費口糧原糧150公斤。更加可喜的是,今年中國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預計平均畝產提高近2公斤,連續6年穩定在13000億斤的水平上。

以14億人口粗略計算,平均每人可以分到糧食948.36斤,遠高於人均800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另外除了每年的新糧,中國還有大量儲備糧。2019年,中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庫存結餘2.8億多噸。

既然糧食這麼多,為什麼中國每年還要進口超過1億噸的糧食呢?2018年中國進口的穀物及穀物粉達到了2046.9萬噸,其中進口小麥309.9萬噸、大米307.7萬噸、玉米352.4萬噸。但是同期進口的大豆則達到了8803.1萬噸,合計進口的糧食總量達到了1.085億噸,再次蟬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這個數字清楚表明,進口大豆佔糧食總進口量的八成以上,不過我國三大主糧的進口量只有三百萬噸左右,和龐大的國內需求相比,可以説是微乎其微。

因為我國也是豬肉消費大國,進口大豆主要用作豬飼料。所以與其説中國是全球糧食進口大國,不如説是大豆進口大國,但這也是我國權衡利弊做出的最優選擇。


文 | 李澤鈈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