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白酒,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北京,大鐘寺,冬日暖陽之下,天朗氣清。
午盤收盤後,我在樓下的潮汕牛肉火鍋店見到了從廣州遠道而來的易方達的朋友,李總。
上午又被白酒毒打了,貴州茅台股價站上1900塊,創歷史新高,一直等回調準備上車招商中證白酒的我流下了沒有格局的淚水。
熟悉民工的朋友們知道,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是我的基金組合“長跑老司基”的第一大重倉基金,此外我的另外一個組合還有張清華的易方達新收益,此外我再也沒有任何易方達的倉位。
説來也是慘,我19年高點買過易方達消費行業和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剛好買在那一波白酒的頂上(現在回頭看就是黃金坑!),於是蕭楠和劉彥春兩大白酒大佬的業績被我“買崩了”;今年四月底,我高點摸進了易方達高等級信用債,結果遇上一波大熊,又把林森“買崩了”。
買白酒,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直到我遇到了張坤。此處説明一下,這不是易方達的推廣!
回看了一下張坤數據,我發現這個人還是非常靠譜的:無論你在什麼時點買入張坤,只要拿半年,幾乎必定賺錢。易方達主動權益四大天王,張坤毫無疑問就是最大的那個天王。
加上又有老鄉的力薦,我就開始買易方達藍籌精選,至於為什麼不買易方達中小盤,因為老鄉告訴我,藍籌精選可以投港股(這也我也説過很多次了)。
這次遇到易方達的朋友,必定要聊聊張坤,因為他出來接受採訪太少了,説不定能從內部人那裏套些話出來。
李總説,我們家張坤總,確實非常低調,性格也很好,對誰都很和氣沒有架子,看誰都笑呵呵(跟張清華一樣),而且除了做投資做研究,沒有什麼別的愛好。
我説這可不完蛋嗎,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投資機器。
李總沒有理會我,而是低頭猛吃菜。
我開始跟李總分析我對於白酒行業的一些簡單看法。看了一下市場上管理規模超過300億和500億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發現大部分人都會重倉白酒,尤其是茅台。
先看500億以上這一檔:
管理規模超800億的劉格菘算是一個例外,他是主要投科技股的,第一大重倉是隆基股份,三季報披露的時候還有人嘲笑劉格菘是接盤俠,高位接盤隆基,結果張磊大手一揮,告訴劉格菘和傅鵬博,我跟你們站在一起。
然後隆基就創新高了。
管理主動權益規模第二大的就是張坤了,700多億的規模,今年只發了80億新產品,然後易方達中小盤和易方達藍籌精選都被買到限購。我們組有個姑娘喜歡坤坤,我説我也喜歡坤坤,我一直以為我們喜歡的是同一個人,後來她説她喜歡的那個坤坤姓蔡。張坤自然是白酒選手,前四大重倉都是白酒,且倉位非常重。
管理規模第三名的是南方基金的茅煒,他跟劉格菘是一個戰線的,對白酒並不感冒。
隨後是匯添富的胡昕煒,第一大重倉是茅台。
然後是王宗合,前五大持倉有四個白酒。我之前對王宗合的規模膨脹特別警惕,後來有個前輩跟我説,王宗合我認識了很多年,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基金經理,注意,基金經理沒有笨蛋,但是他在基金經理這個羣體裏面,也是屬於絕頂聰明的那一檔。而且從規模膨脹後的業績來看,此前市場的擔心也是多餘的。本民工歸因了一下,剛好王宗合選擇的賽道就是資金容量最大的白酒行業,所以50億到550億其實是無所謂的。
再然後是劉彥春和蕭楠,我想不必多説什麼了。以及嘉實基金的頭牌歸凱,也持有茅台。
再看300億~500億這一檔:
董承非是不愛買酒的,同屬一家公司的謝治宇也不買白酒,但是前幾天謝治宇罕見出來發聲,叫《興全基金謝治宇:過去兩年在白酒上犯過錯,明年應適當降低收益率預期》,我點進去之後發現,感受到了謝治宇對白酒行業的絕望。
買白酒,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謝治宇的話你看懂了嗎?過去幾年,謝治宇反思自己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買白酒。
往後看,管理400億的陳皓也有白酒,中歐的王培、周蔚文也有白酒,勞傑男也有白酒,蔡向陽前三大持倉都是白酒,華安的饒曉鵬也有白酒,南方的駱帥也有白酒,
蔡嵩松和李元博算是異類,主要投資科技股,所以沒有茅台。交銀的楊浩也比較有個性,還沒有買茅台。而鄔傳雁、葛蘭、鄭磊這幾位都喜歡醫藥。
我們幾乎可以下一個結論:管理規模超300億的基金經理一大半都會買白酒。
買白酒,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個現象呢?先説白酒上漲的邏輯。
我的好友愛知君跟業內人士交流了一下最近白酒上漲的邏輯:其實最近上漲的都是二線國資白酒,捨得,瀘州,金種子等。邏輯也很簡單,但很多人其實不明白。核心邏輯是地方政府看到了白酒的現金流價值,跟印鈔機一樣,現在房地產賣地不靈了,總得有點壓箱底的貨才能維持,這就想到了白酒。其實幾年前洋河,五糧液,瀘州老窖都是這樣玩的,賣的一瓶瓶酒成就了當地的保障房,基礎設施和政府開支等等。此外白酒其實還是國資控股靠譜,像這種技術改變不了的,刻在基因底層代碼的產業,國企領導只要不瞎搞就能能躺贏,主要風險是像捨得一樣民企大股東掏空公司幹別的事情了,所以捨得國資控後就脱胎換骨了。還有在銷售端,其實大部分終端消費是三公消費的國企客户,這種客户喜歡跟國企做生意,國資酒廠在銷售上有不可比擬的血統優勢。所以記住了,技術顛覆性強的行業一定要選股權激勵好,公司治理好的,有企業家精神的民企,技術改變不了的行業國企有天然優勢。或者説,投資要投改變世界的公司(比如特斯拉)、以及世界改變不了的公司(比如白酒)。
未來幾乎所有的頭部基金經理,都要被逼着去買白酒,原因是前面所説的,只有白酒能容納這麼大的資金量。我在這裏對比一下張坤的策略和餘海豐策略的區別。
張坤的思路是,找最好的公司,在相對合適的位置買入,拿住不放,只要邏輯不變就繼續持有。
買白酒,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買白酒,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那麼這不就是抱團嗎?沒錯,管理規模大了,抱團就是最好的策略,只不過對於張坤而言,抱團隻影響他組合的波動率,不影響他看上的公司十年內會越來越好的基本面。不掙估值的錢,不做太多波段,這種策略的容量是非常大的,畢竟頭部基金經理都在用這個策略。
而餘海豐的路子是不一樣的,他會做交易。
買白酒,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在做交易的過程中,就要面臨流動性的問題,你想想,一個基金經理如果有300個億的規模,如果做個20~30%的波段,就需要交易60億以上,這對於流動性管理是非常麻煩的。
所以做交易的策略,最大的管理邊界就是200億左右,再大就不好管了。
那麼結論大概是這樣的:如果一個基金經理規模還不到百億,卻喜歡説自己持倉穩定換手率低、不做擇時、也不做行業輪動,那要麼是隱藏的大佬,要麼已經重倉了白酒,要麼就是個傻子,請大家警惕;而一個管理規模在300億以上的基金經理,如果他現在不買白酒,那麼未來總有一天會買白酒(手動滑稽)。
吳悦風老師説:貴州茅台,中年基金經理的福報。
民工表示:買白酒,就是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我把我過往各期的基金池拉出來了一個數據(剔除了股票佔比不大的、打新基金和短期業績太拉垮的),跑出了這些基金的前十大持倉,並且做了統計:
買白酒,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買白酒,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各位朋友,回想一下三季報出爐至今,財富密碼就在其中,這是抄作業的明牌啊!
沒有在往期基金池中多選一些重倉白酒的基金,可能是我犯的最大的錯誤,我反思。
今天還注意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招商中證白酒的基金經理侯昊突然在社交媒體平台發聲,疑似提示風險:
買白酒,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下面評論近千條,我記得侯昊昨天的賬號粉絲是9000多,現在已經變成16000。
什麼叫頭部基金經理?(戰術後仰)
很多網友問這個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基金經理在提示大家賣出白酒?
我覺得準備賣出的朋友還停留在第三層,缺乏大局觀。經過我前面的分析,大家都知道,白酒是頭部基金經理的壓艙石,那麼短期波動是什麼意思?就是給我這種一直沒來得及上車的人一個上車的機會!
回到牛肉火鍋,李總聽完我對於白酒的邏輯,激動得嚥下了最後一個牛肉丸,連聲誇到:漂老師真是大格局!可以寫一篇文章了。
我説,我是準備寫,但是很擔心,發出來之後,讀者會不會認為我又在給招商中證白酒或者易方達藍籌精選做廣告?
李總問:那你接廣告嗎?
我説不接啊,起身掏出了我的工行大白金信用卡,把單買了。
李總説,小夥子不錯啊,看你買單的帥氣動作,是今年在藍籌精選上掙了不少錢吧?
我嘿嘿一笑,露出黑黑的牙齒:
“我今年掙錢最多的基金是——睿遠成長價值混合”。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不作為投資依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23 字。

轉載請註明: 買白酒,中國三百億以上規模基金經理的唯一出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