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隨着全球新增確診人數的進一步下降和疫苗注射的深入和普及,全球幾大經濟體的製造業再次表現強勢,紛紛創下新高。
在多國因封鎖導致服務業遭受重創的時候,製造業率先扛起了恢復經濟的大旗,引領全球經濟強勁復甦。
雖然當前全球部分地區疫情反彈形勢依然嚴峻,疫苗也尚未大規模普及且效果如何仍有待觀察,但幾大主要經濟體制造業連續多月的擴張表明全球經濟已步入趨勢性恢復軌道,且前景較為樂觀。
美國:生產和訂單增長助力指數創三年新高
2021年2月,美國ISM製造業PMI錄得60.8,創2018年2月以來的三年最高,連續9個月擴張。得益於工廠持續補庫存和滿足需求的提升,關鍵的生產和新訂單分項在短暫回落之後再次出現增長,推動指數創下新高,並雙雙連續第8個月高於60。積壓訂單指數上升4.3個點至64,連續第8個月處於擴張區間,並創1993年1月有數據記錄以來的史上次高值;庫存指數在五個月裏首度跌入萎縮區間;客户庫存指數則降至32.5的歷史最低水平並連續55個月處於“過低”水平;雖然仍面臨缺勤率上升和熟練工人短缺的困境,但就業指數連續3個月擴張並升至2019年6月以來的最高點。上述四個指標繼續釋放出了未來生產的積極信號。
開年,美國ISM製造業PMI錄得58.7,連續8個月擴張,但較前值放緩。關鍵的新訂單和生產分項指數較前月出現較大回落,導致PMI擴張程度整體放緩,表明疫情反彈對製造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擾。不過得益於工廠持續補庫存和滿足需求的提升,新訂單和生產指數連續第7個月高於60,重回疫情前水平。積壓訂單指數從59.1進一步升至59.7,連續7個月擴張,並創2018年6月以來最高;庫存指數雖連續第4個月擴張,但繼續從前值回落,距離50榮枯線不遠;客户庫存指數從37.9進一步跌至33.1,刷新2009年12月以來的11年最低,連續第52個月屬於“過低”水平;就業指數從前值升至52.6,創2020年10月以來的3個月新高,也是2019年6月以來的次高位。上述四個指數均顯示出了未來生產的積極信號。與此同時,出口和進口指數也連續8個月擴張,反映了美國工廠進出口狀況的持續改善以及對補庫存的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物價支付指數上升3.9個點至86,連續9個月處於擴張區間,並創2008年5月以來最高,表明通脹壓力正在顯現。供應商交付指數上升3.8個點至72,創去年4月以來最高,表明環比交付速度下降得更快。部分生產企業及其供應商將繼續面臨原材料、勞動力和其他投入成本上升的問題,並將繼續成為生產增長的主要障礙,直到整個供應鏈中的就業水平和工廠運營恢復正常為止。同時,隨着美國國內接種疫苗人數的增加,需求可能在夏季重新轉向服務業,製造業活動逐漸放緩。
歐洲:出口訂單激增推動製造業創三年新高
2021年2月,歐元區製造業PMI錄得57.9,連續第8個月擴張的同時也攀升至2018年2月以來的新高位,這一成績主要得益於出口市場需求的強勁復甦帶來的新訂單激增。與此同時,對製成品的旺盛需求也促使工廠在近兩年來首次增加員工數量。歐洲防疫限制措施令服務業廣受影響,意味着支撐經濟的重擔落在了製造業的肩上。從近期來看,隨着疫情的好轉,內外需持續回暖,帶動製造業一直保持着較為穩定的不錯表現。但運輸延誤和原材料短缺正在導致接近記錄水平的供應延誤,生產成本也在以近十年來最快的速度上漲,這意味着未來幾個月消費者通脹將進一步上升。主要成員國方面,德法意繼續創新高,西班牙重新擴張。非成員國英國繼續擴張。
德國2製造業PMI錄得60.7,創下37個月新高,並連續擴張8個月。來自海外的旺盛需求推動德國製造業出口繼續強勢表現,帶動新訂單、出口及就業等相關分項指數大增。但高成本和低庫存繼續使得原材料供應延遲,或導致製造業增長面臨放緩風險。儘管如此,生產商普遍對於未來一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法國2月製造業PMI錄得56.1,創2018年1月以來新高。同德國一樣,出口成為最大推動因素。但供應端因疫情導致的斷供情況仍然較為嚴重,原材料成本提高也使得進口價格增長。不過,製造業生產商對於未來一年前景的樂觀程度仍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新高。
英國2月製造業PMI錄得55.1,連續擴張8個月。對指數貢獻最大的因素是供應商交貨時間接近創紀錄水平的延長。雖然這通常是經濟日益繁忙的積極跡象,但近期的延長則是與英國脱歐和疫情相關的問題有關。儘管2月再次受到供應鏈問題、疫情限制、出口停滯、投入短缺和成本壓力上升的衝擊導致生產不暢,但生產商對於未來前景的樂觀情緒卻創下了6年半以來的新高。
綜合來看,當前歐洲整體的經濟復甦主要依靠製造業。在封鎖持續,疫苗尚未大規模普及之前,製造業企業仍不能掉以輕心,能否持續復甦有待觀察。
日韓新高,東盟波動
雖然沒有取得開門紅,但日本卻在第2個月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2月製造業PMI錄得51.4,創2018年12月以來新高。其中,新訂單以2018年10月以來最快速度增長,產出則錄得自2018年12月以來首次增長。不過,投入價格創下2019年2月以來最大漲幅,對生產商的利潤率構成了壓力。且日本在個人消費和家庭財務等方面狀況依舊不太好,製造業能否持續擴張有待觀察。值得一提的是,生產商的總體樂觀情緒達到了2017年7月以來的高位。
韓國2月製造業PMI錄得55.3,連續擴張5個月的同時創下2010年4月以來的新高。在強勁外需的推動下,生產商的生產活動異常活躍,出口和產出指數創下2010年4月以來的新高,出口價格指數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近幾個月,韓國出口大增也和製造業的持續向好相匹配。受此激勵,韓國企業對於未來前景的樂觀程度創2013年2月以來新高。
東盟2月製造業PMI錄得49.7,自去年10月之後首次處於萎縮狀態。產出和新增訂單數量再次雙雙下降,影響行業整體表現。總訂單量的下降速度略快於產出下降速度,後者僅小幅下降,部分原因是新增出口訂單大幅下降。由於客户需求疲軟和產出要求降低,積壓訂單量再次減少,且減少速度相比前一個月有所加快,但總體上實際減少幅度仍然不大。企業在2月繼續減少用工,不過裁員幅度是自疫情爆發以來最小的,且實際裁員數量較少。儘管如此,製造商仍對未來12個月的產出增長持樂觀態度。
中國:製造業連續放緩難阻經濟復甦態勢
2021年2月製造業PMI繼續放緩至50.6,連續12個月擴張。在近兩個月全球多個重要經濟體的製造業PMI紛紛創新高的大背景下,中國製造業PMI連續3個月放緩顯得格外刺眼。我們認為一方面季節性和春節假期成為拖累這3月製造業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由於疫情控制迅速,相較於歐美日,中國經濟提前步入了復甦軌道,因而提前出現一定程度的放緩也實屬合理,但經濟穩定恢復勢頭並沒有改變。2月製造業呈現以下五個特點:
一是產需擴張步伐有所放緩。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1.9和51.5,較上月回落1.6和0.8個百分點,製造業產需兩端擴張力度有所減弱,但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從行業情況看,製造業景氣面保持基本穩定,多數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高於臨界點。
二是進出口景氣度有所下降。本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48.8和49.6,低於上月1.4和0.2個百分點。受春節期間企業生產、採購活動放緩等影響,製造業外貿業務較上月有所減少。不過從市場預期看,出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60.8,位於高位景氣區間,表明多數製造業出口企業對近期外貿形勢仍保持樂觀。
三是價格指數繼續高位運行。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行影響,本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6.7,連續4個月高於60。同時,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助推出廠價格上升,本月出廠價格指數高於上月1.3個百分點,為58.5,是近期較高水平。
四是大型企業景氣水平保持穩定。大型企業PMI為52.2,較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平穩擴張。但中、小型企業受春節假日影響較為明顯,本月PMI分別為49.6和48.3,低於上月1.8和1.1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較上月有所放緩。
五是企業經營預期向好。本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升至59.2,高於上月1.3個百分點。部分調查企業反映,3月份將進入產銷旺季,市場需求有望回升,企業對節後行業發展信心增強。
此外,本月反映勞動力成本高和勞動力供應不足的企業比重分別為36.2和18.3,均為近期高點,表明當前部分製造業企業存在用工缺口,用工成本壓力有所加大。
事實上,從數據上來看2021年春節假期,較往年2月春節實際不弱。且本月春節因素影響較為明顯,一是長假導致生產停滯帶動生產指數下降程度大於訂單指數;二是長假使得出口企業無法接受訂單相關導致新出口訂單指數繼續回落,但運價依舊火爆,外需旺盛,後續出口仍可期;三是產成品庫存的回落或也反映春節期間生產停工但需求增加,消耗產成品庫存的邏輯;四是春節前夕疫情反彈有所改善,企業經營預期向好。隨着國內生產的正常化和全球復甦節奏的加快,製造業PMI波動中樞有望上移。
作者 植信投資研究院 羅奐劼
編輯 陳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