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市場,其實受到央行在流動性上的動作的影響比較大,如果當天是淨投放,那麼當天的資本市場一般來説都不會太差,如果是淨回籠,那麼在預期上,是會有負面影響的。
也從側面説明了,當下的大A,其實是弱不禁風的。因為這些動作以前也有,但不會因為每天的投放還是回籠,就去產生波動,因為逆回購所影響的流動性,和股市的流動性,並不能直接劃等號,只是一個流動性預期的傳導罷了。
保守來看,節前大概就是這樣弱勢震盪,中期選方向什麼的,還得等到節後,節前主要還是以浮盈兑現和槓桿資金撤退為主。
如果放在以往的存量市場,看到這種信號一般也是要跟着撤退的,但現如今,上證指數2018年以來的下跌趨勢,已經被新的多頭趨勢所取代,交易思路太偏存量博弈就容易錯失行情。
而春節後,緊接着就是召開NPC和CPPCC,政策面的窗口期不是沒有,在我看來,大方向上,還是要呵護股市的,因為直接融資功能的實現需要一個健康向上的二級市場。
以往通過銀行放貸的間接融資方式,去支持實體,風險也都集中在銀行系的金融機構上,相比股市,讓專業的投資機構以及股民參與進行風險定價,這筆賬怎麼算都是後者更為合算。
因此,大方向上要有慢牛的格局,小方向上也要有局部過熱後被打壓的準備,這樣的行情,如果能玩個幾年,豈不美哉?
今日覆盤:兩市成交額9515億,全A漲跌幅中位數-1.83%,個股情緒面相當差,中證1000基本又奔着新低去了,只不過對於滬深300、上證50這些主流指數,在銀行板塊的呵護下,並沒有什麼大波動。
板塊上,養殖、造紙等領漲,酒店餐飲、景點旅遊等順週期板塊繼續温和小漲,國防軍工、半導體等板塊領跌。
繼續是極端分化的結構牛市,只不過整體上市場的氛圍是大不如1月上旬那會,原因就在於,現在買龍頭、買ETF的,和買題材、買ST的交易者,是完全兩撥人,而前者的力量要遠遠強過於後者的。
因此,光看指數是沒什麼問題,但後者不斷有人“打不過就加入”,當下的虹吸效應也是絲毫不遜色於過去任何一個時期的。
這裏我還是偏好指數化的ETF投資。現在選股的難度,比以往兩次牛市都要大,選擇堅守現有的龍頭,那麼諸如魔都機場這樣的也可以直接崩給你看,如果去做一些風格切換,又擔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不確定性着實不小。
時下最中性的策略,在我看來還是配置一籃子股票,向上不至於踏空牛市,向下也不至於踩雷某隻個股,畢竟現在是業績披露的窗口期,排雷還是首要的。
關注板塊:有色、券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