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推行一年之際,央行週二晚間發佈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增刊,表示將繼續有序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通過改革完善 LPR 形成機制入手帶動貸款利率市場化,並進一步推動存款利率的市場化。
業內人士認為,LPR改革在央行的大力推動下進展迅速,在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推動降低貸款利率效果明顯,不過畢竟實施時間不長,在具體操作和制度設計上仍待完善。
“LPR改革以來,信貸利率已有了明顯的回落,同時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也有了明顯的改善。”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温斌在接受財聯社採訪時表示。
央行於2019年8月宣佈啓動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截至今年8月末,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已順利完成。全國金融機構累計轉換67.4萬億元、逾8,056萬户,轉換比例92.4%。
央行報告並稱,下一步將繼續深化LPR改革,推動實現利率“兩軌合一軌”,完善貨幣政策調控和傳導機制,健全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系,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對於此前LPR中存在的問題,央行已在多方面給與了改進,但由於LPR與MLF利率相掛鈎的機制,因此仍需提高市場利率變化對MLF利率的引導性和聯通性。
“要讓MLF利率對銀行間資金邊際價格的反映更加迅速敏感,並綜合反映銀行整體負債成本。”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峯對財聯社表示。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建議,為增加LPR定價基準的代表性,央行是否可以考慮將MLF交易商擴容,讓更多的銀行作為一級交易商進入市場,以提高MLF的市場化程度。
根據央行此前公告,目前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僅為49家,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央行通過MLF對貨幣市場利率的影響效果。
央行報告認為,央行面向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可通過兩個渠道影響貨幣市場利率,一是通過招投標形成中標利率來直接影響市場利率水平,二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改變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從而影響市場資金供求,間接調控市場利率。
此外,LPR改革後,相應的風險管理工具也有待完善和加強。如LPR衍生品的制度設計,和產品創新均應逐步豐富完善,給市場提供更多風險管理工具。
對此,央行在本次報告中指出,目前衍生品基準轉換方案已基本明確,正在研究推出各類現貨產品的基準轉換方案。
LPR改革對銀行利潤影響或有限
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全面推行*LPR改革對銀行利潤影響有限,LPR推行並不必然帶來利差收窄,只有利差收窄才會影響利潤。
“資產端貸款收益率下降,但負債端存款成本也下降了,綜合來看利潤只是略有影響。”北京某國有大行資產負債部門相關人士在接受財聯社採訪時指出。
央行報告指出,LPR改革促進了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推動存款利率與市場利率也開始逐步並軌。隨着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的完成,LPR變動可影響到絕大部分貸款,未來貸款基準利率有望淡出。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存量貸款利率換軌以後,將會部分影響銀行貸款利息收入,但這與監管層要求讓利實體經濟要求是一致的。從效果來看,今年前7個月,銀行向實體經濟讓利主要來自貸款利率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