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各方代表共話科創板和註冊制。圖為主辦方提供
新華社上海6月15日電題:中國科創板兩年成績單亮眼
新華社記者杜康、桑彤
兩年前,在上海舉辦的陸家嘴論壇上,科創板正式開板。兩年後,科創板交出了成績單。“硬科技”成色更足、制度探索方面成果眾多、投資者結構和市場化定價機制更合理,科創板兩年成績單亮眼。同時,監管機構和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具有“開創性和突破性,各項制度安排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完善”。
近日開幕的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截至5月底,中國科創板上市公司282家,總市值近4.1萬億元;科創板IPO融資3615億元,佔比超過同期A股IPO融資總額的四成。
易會滿表示,如今科創板的“硬科技”成色開始顯現。2020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的中位數為9%;研發人員佔公司人員總數的比重平均為28.6%;公司平均擁有發明專利104項。如今科創板已經集聚了一批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的科創企業。2020年,科創板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速高達59%。
註冊制下,科創板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創新。如設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標準,目前已有19家未盈利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特殊股權架構企業和紅籌企業也成功登陸科創板。再如,科創板大幅放寬了股權激勵的實施條件,已有116家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約佔科創板公司總數的41%,有效調動了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企業也深深感受到了科創板註冊制帶來的“福利”。上海硅產業集團是一家生產硅片的企業,公司致力於實現300毫米大硅片的量產,以突破國外企業的壟斷。然而科技企業,尤其是集成電路領域企業所需研發費用高,回報週期相對較久。因此企業一直不受資金“待見”,研發一度受阻。
科創板註冊制使企業煥發了新的生機。“2020年科創板掛牌後,我們上市募集的第一筆資金使得大硅片的研發加速突破,迅速規模化量產。隨着企業上市,我們進入良性循環,人心也得以凝聚。集成電路行業內人才是關鍵,但行業人才的流動率一直相對較高。自上市以來,我們的核心人才隊伍非常穩定。”上海硅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躍輝説。
“近年來,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日益上升,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也日益凸顯。同時,我們也深深感到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尤其是科創企業具有高技術、高風險、投入大、週期長的特點。科創板激活了科技創新的活力,將科技創新與金融有效融合。”俞躍輝説。
隨着改革的深入推進,科創板的投資者結構、市場化定價等方面都出現了積極的變化趨勢。“從投資者結構看,機構投資者的交易佔比正在逐步提升。2021年一季度,機構投資者在科創板市場交易總額中的比重達到25%,公募基金等專業機構投資者持有科創板公司的流通市值佔比近40%。”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紹統説。
註冊制下,A股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上升。“註冊制是成熟股票市場普遍採用的一套發行制度。註冊制改革展現了中國建設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堅定決心,有效提升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提振投資者信心。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A股市值近3萬億元人民幣,約佔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8%,比兩年前翻了不止一倍。”瑞信集團首席執行官高曦泰説。
成績亮眼的同時,易會滿在陸家嘴論壇上也表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具有開創性和突破性,各項制度安排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完善”。
“註冊制要取得成功,背後需要資本市場一系列配套基礎制度的發展和完善。中國資本市場有1.8億個人投資者,這是其特點。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投資者保護的有效性,以及一二級市場有序穩定等都需要綜合考慮、審慎判斷。”“監管機構強調壓實中介責任是非常正確的,國內證券行業分散,一些券商存在從業團隊不穩定、風險偏好高、投行內部控制偏弱等問題。”多位業內人士表示。
劉紹統表示,未來科創板將進一步堅守“硬科技”的定位、健全審核機制、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