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周嘉寶
3月28日,“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9992.HK)發佈2021年全年業績報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截至12月31日,泡泡瑪特全年營收同比增長78.7%達44.9億元,而此前其營收增速一度超過225%,公司整體毛利率由上年的63.4%下滑至61.4%;淨利潤同比大漲63.3%至8.55億元。
不過,增長的業績並沒有得到二級市場的認可。今日盤中,泡泡瑪特股價“跳水”,跌幅一度近9%。截至3月28日收盤,泡泡瑪特股價報31港元/股,單日跌幅達6.06%。
目前市值434億港元的泡泡瑪特,已較上市初跌去千億港元。在社交投資平台,泡泡瑪特的投資價值仍存在不少爭議,一名投資者感慨“泡泡瑪特真成泡泡”的同時,另一名投資者則直言:“喝普通白酒的永遠理解不了喝茅台的。”
Molly仍是吸金之首,高端系列產品千元起
過去一年,泡泡瑪特品牌產品收入佔比88.6%,達39.78億元;外採及代銷收入佔比9.9%達4.43億元;其他收入6997萬元。
具體來看,2021年Molly、SKULLPANDA、Dimoo等泡泡瑪特自有IP產品已成為公司收入支柱,從上一年的9.80億元大漲164%至25.87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也從39%增至57.6%。
Molly吸金能力仍然是泡泡瑪特IP之首,SKULLPANDA、Dimoo緊隨其後,三者收入分別是7.05億元、5.95億元和5.67億元,三大IP共為泡泡瑪特貢獻了41.6%的收入,這也是公司僅有的三個收入超過5億元的IP。其中,SKULLPANDA僅上市一年時間就收入大漲1424%,收入佔比超越了元老級IP Dimoo。另外,小甜豆IP收入也同比增長458.1%至1.62億元,另一新品小野首個系列就收入5220萬元。
財報顯示,2021年6月推出的高端潮玩產品線,被消費者俗稱大娃的“MEGA 珍藏系列”,不僅在價格上創下泡泡瑪特產品的新高,同時也貢獻了1.8億元的收入。目前,在京東平台上,“MEGA 珍藏系列”的價格從千元到萬元不等。
圖片來源:京東商城截圖
渠道方面,2021年,泡泡瑪特在內地新開業106家線下門店,門店數量從2020年末的187家增至2021年末的288家,新開業510台機器人商店,從2020年末的1351台增至2021年末的1861台。
儘管線下新店不斷增加,零售店渠道收入佔比卻由上一年的39.9%下滑至37.3%,而線上渠道收入則由上一年的9.52億元增長至18.79億元,增長率高達97%,收入佔比41.8%,成為泡泡瑪特第一大渠道。其中,泡泡瑪特抽盒機渠道收入同比增長92.6%至8.98億元,天貓旗艦店收入同比增長47.4%至5.99億元,京東旗艦店同比增長296%至1.42億元,其他線上渠道同比增長453.1至2.39億元。
與此同時,泡泡瑪特銷售成本由2020年的9.19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17.32億元,同比增長88.4%。“銷售費用的居高不下,是因為獲客成本越來越貴,人工也變貴了。”贏來資本消費項目負責人安琪告訴時代財經。
由於成本高企,報告期內泡泡瑪特品牌產品(不含外採及代銷、其他)的毛利率從2019年的71.2%下滑到2021年的64.7%。經營溢利率也由上年的28.6%下滑至2021年的25.6%,淨利潤率從20.8%下滑至19.02%。
“線上大平台雖然有天然的搜索量,但即使這樣,新用户獲取成本也在在持續走高。”安琪認為,泡泡瑪特的利潤進一步下降是有可能的,但也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
瘋狂漲價、盲盒套餐,泡泡瑪特爭議不斷
伴隨着泡泡瑪特業績增長的爭議,還有產品漲價、商品瑕疵、盲盒消費以及二手炒賣。
去年4月,泡泡瑪特新品SKULLPANDA和一禪小和尚等新系列發售,盲盒價格從59元漲至69元就引發大眾熱議。5月份泡泡瑪特發售的娃娃裝侵蝕系列單盒漲價到79元,10月份發售的魔力卡卡系列單盒漲到89元。
盲盒產品單價的連續上調,讓消費者有些難以接受,他們同時也在抱怨泡泡瑪特的品控和售後並沒有得到提升。有玩家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買了一盒泡泡瑪特,12個娃10個有瑕疵;還有人購買到瑕疵款卻無法退貨的情況。
泡泡瑪特對漲價的解釋是,由於產品工藝愈發複雜,提高產品工藝質量,以及2021年原材料成本上漲所導致;瑕疵品變多也是因為銷量增加。
但消費者並不買賬,宣佈“退坑”泡泡瑪特的玩家也不少,“漲價現象普遍,但是質量卻沒有上去。”“生產一個娃要多少錢呢,如果連售後都賺不到玩家的好感,退坑的人只會越來越多。”“有這個錢,吃兩餐不香嗎?”
財報顯示,2021年泡泡瑪特的會員數雖有顯著增長,復購率卻在下降。目前,泡泡瑪特註冊會員達1958萬人,其中新增註冊會員1218萬人,全年會員貢獻銷售額佔比92.2%,會員復購率56.5%,而2019年這一比率是58%。
此外,今年1月,肯德基和泡泡瑪特聯名推出99元的Dimoo盲盒套餐,其中,包含6個常規款,1個隱藏款盲盒,但隱藏款出現概率僅為1:72。套餐上架後,立馬就售賣一空,甚至有消費者出為湊齊盲盒,一次性花費上萬元。盲盒套餐誘發的非理性消費和資源浪費遭到了消費者、甚至官方的批評,3·15後,泡泡瑪特也宣佈暫停與食品企業的定製盲盒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手平台,部分限量款的泡泡瑪特娃娃也被炒至高價。儘管泡泡瑪特方面曾表示“過去沒有,未來也不會以任何形式參與潮玩的二手市場。”但在潮流網購社區,一款“MEGA 珍藏系列”的娃娃就被炒至近37000元,也仍有不少消費者為此買單,一款和日本潮玩設計師大久保聯名的娃娃則被炒至近10萬元。
圖片來源:得物平台截圖
雖然泡泡瑪特是通過盲盒成功打開了大眾潮玩市場的大門,但其一直拒絕稱自己為“盲盒第一股”,而是將自己定義為“潮玩第一股”。不過,隨着“盲盒經濟”被點名,由此引發的過度消費、產品質量問題等爭議也令曾估值千億港元的泡泡瑪特股價“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