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
8月26日至28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北京海南兩地召開。作為我國燃料電池領域優秀成果重點推介企業,海卓動力(青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卓科技)核心產品燃料電池系統以及自主化核心零部件精彩亮相。
成熟的商業化需要多方合力
海卓科技是一家致力於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發與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依託同濟大學和中國工程院資源平台,公司建立了由院士領銜的國內頂尖研發團隊,在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工程服務等方面擁有先發優勢。
把握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機遇,公司圍繞“制氫”和“用氫”產業環節,在燃料電池系統、關鍵零部件和制氫設備深入佈局,面向能源、工業、交通等領域提供多種不同的產品組合和解決方案。
得益於國家的支持和引導,當前,我國已初步掌握了燃料電池產業鏈和氫能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實現了千輛級動力系統與整車的應用能力。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能一蹴而就,受制於成本、技術、場景、基礎設施等因素影響,燃料電池汽車商業推廣之路任重道遠。在未來車用能源中,傳統燃油、氫燃料與電力將在很長時間內並存互補,共同支撐汽車產業發展。” 海卓科技常務副總經理謝佳平説,政策風向標是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後,會倒逼燃料電池汽車具備傳統油車續航能力長、能源補給便利、動力強勁等優勢。
謝佳平認為,燃料電池汽車行業要實現成熟的商業化,需要多方合力:從產品的角度,需要在穩定可靠性、經濟性、車輛的輕量化以及使用空間等方面不斷優化和提升;從能源補給的角度,加氫的便利性問題需要得到充分地解決;尤其重要的是,在示範推廣前期,需要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不過,在未來,隨着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的規模化,技術的進步和全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必將不斷推進商業化進程。
“一縱一橫”,探索應用場景
關鍵零部件的進口壟斷長期以來都是阻礙國內眾多高精尖領域發展的一大掣肘,新能源領域也面臨同樣的難題。海卓科技團隊在20年的行業研發中,始終抓牢科技創新“牛鼻子”,加大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攻堅行業“卡脖子”難題。
公司在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的探索,可以總結為“一縱一橫”。在縱向上,公司建立了正向自主的燃料電池開發體系,不斷提高自主化程度,實現了電堆的自主化,擁有從MEA製備工藝、從雙極板正向設計到電堆集成完全自主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申請了近百項專利技術。
謝佳平介紹,公司已量產3個燃料電池發動機平台,能夠滿足乘用車以及大中小型商用車的車型需求,並逐步拓展到船舶、工程車輛等方面,按規劃,在未來3年內,公司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功率將覆蓋60kW-200kW,電堆功率覆蓋80-300KW。
燃料電池汽車一頭連着製造業,一頭連着應用端,行業前期推廣需要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橫向方面,海卓科技建立“場景+產品+商業模式”的組合形式,對氫能技術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做了深入探索。
謝佳平認為,有着大載重、長續航、高效率需求的中重卡面臨節能減排的壓力,是氫燃料電池商業應用的突破口,另外,在固定線路行駛且車輛集中的公交和客車,商業化應用可行性強。目前公司在全國多地配套了500多輛燃料電池重卡,覆蓋市政渣土、城市物流、礦卡短倒、冷鏈物流、電商物流、港口倒短等各個場景。
氫氣是目前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的短板,謝佳平介紹到,公司目前已佈局制氫相關業務,提供電解槽標準化產品以及提供製氫加氫一體化解決方案。助力解決產業鏈短板問題,加速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進程。